今天和大家继续共同分享资治通鉴汉纪董仲舒对道汉武帝董仲舒在他的长文中提出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他首先采取了个恭维汉武帝的策略,引用了孔子“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这是孔子认为自己身份卑贱不能招致凤凰来、黄河出现龙马背负河图祥瑞的悲哀就继而引伸出了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本可以得到天地祥瑞的表示,但为什么没有呢,原因就是“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也就是说在于没有推行道德教化,百姓没有走上正路他提出,“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意思就是说百姓追逐财利,就如同水急速地流向低处一样,不用教化筑成河堤来约束它,就不能阻止因此,他向汉武帝提出,古代英明的君主都是“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意思就是说建立太学,以便在都城兴起教化,兴办学府,以便在地方城邑中开导民众,用仁来熏陶民众,用义来激励民众,用礼来节制民众,所以,当时的刑罚很轻而没有人触犯法禁,其原因就在于推行了教化而社会风俗很好他也举了秦朝不采用这种治国之道,而仅立国有十四年就灭亡,而且导致社会风俗浅薄恶劣,百姓不讲忠信德义,触犯法律殊死反抗,这种影响至今没有完全消除因此,他总结“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也就是说汉得天下以来,为什么没有治理好国家,就是因为应该实行改革的时候而没有实行,建议汉武帝要顺应形势发展,及时采取改革措施其中,不难看出董仲舒的劝谏策略,引经据典,正反案例,以及柔中带刚的语言技巧,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董仲舒春秋繁露中最精辟之处?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最精辟之处(董仲舒论道之二)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最精辟之处

今天和大家继续共同分享资治通鉴汉纪董仲舒对道汉武帝。董仲舒在他的长文中提出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他首先采取了个恭维汉武帝的策略,引用了孔子“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这是孔子认为自己身份卑贱不能招致凤凰来、黄河出现龙马背负河图祥瑞的悲哀。就继而引伸出了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本可以得到天地祥瑞的表示,但为什么没有呢,原因就是“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也就是说在于没有推行道德教化,百姓没有走上正路。他提出,“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意思就是说百姓追逐财利,就如同水急速地流向低处一样,不用教化筑成河堤来约束它,就不能阻止。因此,他向汉武帝提出,古代英明的君主都是“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意思就是说建立太学,以便在都城兴起教化,兴办学府,以便在地方城邑中开导民众,用仁来熏陶民众,用义来激励民众,用礼来节制民众,所以,当时的刑罚很轻而没有人触犯法禁,其原因就在于推行了教化而社会风俗很好。他也举了秦朝不采用这种治国之道,而仅立国有十四年就灭亡,而且导致社会风俗浅薄恶劣,百姓不讲忠信德义,触犯法律殊死反抗,这种影响至今没有完全消除。因此,他总结“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也就是说汉得天下以来,为什么没有治理好国家,就是因为应该实行改革的时候而没有实行,建议汉武帝要顺应形势发展,及时采取改革措施。其中,不难看出董仲舒的劝谏策略,引经据典,正反案例,以及柔中带刚的语言技巧,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