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去世他一生遭众叛亲离(被父亲扫地出门)(1)

公元1931年的正月间,喧嚣的天津街头,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出殡队伍,送葬的长队足足排了几里路。

这些送葬的人里面,有北京广济寺的和尚、雍和宫的喇嘛、上海青帮的徒弟……

格外引人注目的是,队伍的最后还跟着一群青楼女子,她们不施粉黛,个个头发上系着白绳,脸上挂着泪珠,神情悲痛。

殡葬队伍所经过的街道,市民们也都自发在门前搭设祭棚,只为“送二爷一程”。

42岁去世他一生遭众叛亲离(被父亲扫地出门)(2)

袁克文出殡队伍

这位“二爷”不是别人,正是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

袁克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去世后,竟让各行各业的人纷纷悼念?

42岁去世他一生遭众叛亲离(被父亲扫地出门)(3)

自幼聪明过人,在偏爱中长大

1890年,袁克文出生在朝鲜汉城(今韩国首尔)。

那时候,还是清朝大员的袁世凯出使朝鲜,与当地一个名叫金月仙的朝鲜女子有了交往,之后又生下了袁克文。

根据当时清朝的律法,出使官员不能与驻地的女子有所来往,所以,袁克文出生后,为了掩人耳目,袁世凯便将其放在了大姨太沈氏名下。

沈氏虽然备受袁世凯宠爱,可她自己却不能生育,因此把袁克文当着亲儿子对待。

混血出身的袁克文,不仅继承了生母金氏的好相貌,而且十分聪慧,尽管他爱玩乐,不好好读书,但他诗词歌赋却样样不凡,字也写得风流潇洒,甚至还被人比作曹植。

对于这个英俊聪慧的次子,袁世凯也十分偏爱。

42岁去世他一生遭众叛亲离(被父亲扫地出门)(4)

1902年,十二岁的袁克文已经小有名气,袁世凯认为一般的老师已经教不了他了,得需要更好的名师才行。

当时有个鬼才名叫方地山,虽然才高八斗,却只是个秀才,因为每次考举时,看见别人答不出来就替别人着急,直接给别人当了枪手,回回都是别人中举,自己落榜。

几次下来,方地山索性不考了,找了个学堂当先生去了,空闲时最爱到青楼喝酒听曲。

袁世凯得知后,觉得这个人正好给孩子当老师,便将他请到家中。

一开始,对于老爹从妓院请来的这位名师,袁克文心里很是不屑。

但出于对父亲的敬畏,袁克文不敢正面拒绝,于是,他就想让方地山自己知难而退。

第一次见到方地山时,袁克文沉默不语,摆出炉香,炉香上用线吊着一枚铜钱,并用香火烧着吊着铜钱的线。

面对袁克文的“挑衅”,方地山只是微微一笑,不予理会,对待袁克文这样的“纨绔”学生,他自有一套办法。

42岁去世他一生遭众叛亲离(被父亲扫地出门)(5)

袁克文与方地山

了解了袁克文的秉性之后,方地山就把读书写字的地方,定在了青楼这样的风月场所。

而写诗作画的对象,不是妓女就是老鸨,他更是借着青楼的复杂环境,教袁克文如何与各类人物打交道。

得知袁克文时常出入各大妓院,一向对他不满的大哥袁克定偷偷跟袁世凯告了密。

哪知袁世凯非但不生气,还给了大笔的钱供他挥霍。

在方地山的教导和袁世凯的偏爱中,袁克文从小就养成了洒脱不羁、随心所欲的性格。

42岁去世他一生遭众叛亲离(被父亲扫地出门)(6)

从贵女到妓女,妻妾无数

1908年,18岁的袁克文正式踏入官场,在清廷法务部任职。

因为长得俊俏又富有文采,袁克文在官场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后来还传到了慈禧的耳朵里,于是,慈禧便找机会召见了他们父子二人。

见到袁克文后,慈禧先是对他一顿猛夸,接下来就提出要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他。

精明的袁世凯立刻明白了慈禧的用意,这哪里是赐婚,分明是盯上袁家了。

袁世凯忙说儿子已经订过亲有了婚约,这才搪塞了过去。

知道这件事瞒不了多久,回家后,袁世凯立刻张罗袁克文的婚事,虽然情况紧急,但袁世凯也不想草率地为儿子定下婚事。

经过层层筛选,袁世凯为袁克文选定了外交官刘瑞芬的孙女——刘梅真。

刘梅真是当时有名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风流才子袁克文也对美貌才女刘梅真一见倾心。

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意,袁克文亲自在折扇上画了梅花送给刘梅真。

袁克文的浪漫追求,很快叩开了佳人的心房,不久之后,两人成了亲,平日一起作画写字,恩爱有加,

42岁去世他一生遭众叛亲离(被父亲扫地出门)(7)

袁克文与刘梅真

但这样的日子只持续了不到一年,新婚的新鲜劲一过,袁克文风流的本性就显露了出来,青楼里时常出现袁克文的身影。

面对袁克文的沾花惹草,刘梅真常常是与他争吵,但袁克文表面敷衍过去,转过头继续与妓女厮混。

一次,袁克文去逛青楼,遇上了头牌妓女薛丽清,薛丽清肤白胜雪,待人温文尔雅,袁克文对她一见倾心,当即决定要将她纳为妾室。

身在风尘,正值花样年华的薛丽清对钱财和权利很是向往,面对家世显赫又风流倜傥的袁克文,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42岁去世他一生遭众叛亲离(被父亲扫地出门)(8)

袁克文与女性友人

刚成亲时,袁克文对薛丽清宠爱有加,经常带她游山玩水,还时常带着她出入戏院。

不过还是那句话,新鲜劲儿一过,袁克文对薛丽清的热情也逐渐降低,他又做回了那个整日逛青楼的纨绔少爷。

袁克文的冷落,让薛丽清感到心灰意冷,加之袁府规矩多没有自由,薛丽清干脆离家出走了。

袁克文知道后不气不恼,也并未外出寻找,而是相继把小桃红、亚仙等名妓纳回府里。

用他自己的话说:“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

42岁去世他一生遭众叛亲离(被父亲扫地出门)(9)

坚持原则刚直不阿

然而,袁克文虽性格随性,放荡不羁,但做事却很有自己的原则。

1915年,袁世凯对外鼓吹君主制,一心想复辟帝制。

袁克文得知后,表示了极大的反对,他认为,共和制已经深入人心,父亲要当皇帝,会引起全民的公愤。

对此,他甚至不惜和家人撕破了脸皮,而且在外面,只要听见有人谈起称帝的事情,他就会立刻翻脸走人。

袁世凯“登基大典”前夕,一家人都兴高采烈,只有袁克文闷闷不乐。

有一天,袁克文在颐和园散步,看到前朝的遗迹,他忽然心生感慨,忍不住写下一首反帝制的诗:

“隙驹留身争一瞬,蛩声催梦欲三更。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早就看他不惯的大哥,立马拿着这首“反诗”在父亲面前凑了他一本。

果然,这首诗彻底激怒了袁世凯,他一气之下将袁克文关了起来,禁止他与人来往。

但倒行逆施的袁世凯,称帝不过百日便垮台了,随后不久就因病去世。

袁世凯死后,大哥袁克定立刻提出分家,袁克文因从小过继给沈氏,所以一人分得了双份遗产。

彻底没了依靠的袁克文,为了躲避袁克定的暗算,赶紧拿着钱去了上海。

42岁去世他一生遭众叛亲离(被父亲扫地出门)(10)

随性才子&败家子

到上海后,为了能够在上海有个依靠,袁克文第一件事就是加入上海最大的黑帮——青帮,并花费十几万成了“大”字辈的头头。

42岁去世他一生遭众叛亲离(被父亲扫地出门)(11)

上海青帮

袁克文花巨资买辈分的举动一下子震惊了整个上海滩,但袁克文做事向来随性,一切只按着心意来。

进入黑帮后,不论是下人还是底下的小兄弟,只要合了他的眼缘,袁克文就乐意和他交朋友,每收一个徒子徒孙,就一定要给他做一身新衣裳。

因为敬佩黄金荣和杜月笙是条好汉,袁克文随手就送了几枚纪念金币。

袁克文的豪爽,让他进入青帮没多久就和大家打成了一片。

袁克文在书法上颇有造诣,且他写字的方式与常人不同,只让侍者拉着纸,将纸展开,他便大笔一挥就成了。桌子椅子通通都不需要。

于是,青帮上下,不论老少都来要字,袁克文给字从不看身份,只有一个要求——顺眼。

袁克文不仅花钱大手大脚,而且还很清高:朋友送钱,不要;徒子徒孙送来孝敬钱,不收;张作霖高薪请他去当一个闲职,他说:“二爷不伺候”,所以很快就败完了分得的巨额遗产。

实在没钱了,袁克文便自降身价卖字,一天写多少卖多少没有定数,没买到的人询问他明天能多写点吗?袁克文只随性地说一句:“看心情”。

42岁去世他一生遭众叛亲离(被父亲扫地出门)(12)

袁克文书法

袁克文一生潇洒,挥金如土,他爱好唱戏,收藏古玩、字画、玉器等,可他的爱好,没有一样不是烧钱的玩意儿。

即使后来在“败光”巨额遗产后靠卖字维持生活,袁克文也从来没想过要节俭度日。

山东督办“狗肉将军”张宗昌听说他字写得好,请他写了一幅中堂,价码是1000元银洋。前脚卖了字,后脚拿着钱就继续去唱大戏,喝花酒。

42岁去世他一生遭众叛亲离(被父亲扫地出门)(13)

袁克文书法

在袁克文看来,即使穷,那也不能因为穷而失了乐趣。

面对外人的不解,袁克文毫不在乎,即使穷困潦倒,还是照样叱诧江湖,走到哪儿都是前呼后拥,身后永远跟着一群徒子徒孙。

有人羡慕他,有人笑话他,但他永远是那个风流倜傥的袁二爷。

42岁去世他一生遭众叛亲离(被父亲扫地出门)(14)

侠肝义胆,乐善好施

其实,他能前呼后拥地叱咤江湖,除了豪爽,还有他身上那种江湖人的侠义。

唱戏是袁克文一生的嗜好,有一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流连于戏园子里,除了听戏、唱戏,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管。

一天,与袁克文相熟的一家剧院有观众闹事,眼看就要打起来了,剧院老板招架不住,跑去向袁克文求助。

袁克文得知后,马上叫来自己的弟子李金标,让他前去跑一趟。

对方一听袁克文袁二爷的名字,嚣张的气焰立马熄了下去,剧院风波就此被平息了。

还有一次,日本人想花重金收买他为其办事,袁克文只回答了对方一个字:“滚”,不仅如此,还将前来说服他的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然而,即便深陷困境,在遇到苦命的青楼女子哭着求他赎身时,他大手一挥就赎了。

42岁去世他一生遭众叛亲离(被父亲扫地出门)(15)

袁克文

1922年,潮汕发大水,十几万人受灾。从报纸上看到消息的袁克文,立刻将自己心爱的收藏和藏书拿出来卖掉筹集钱款。

要知道,袁克文收藏的古玩字画都是他极其喜欢的,当初到手的时候他还自己刻上“与身俱存亡”五个大字。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为了救灾,他还是狠下了心来。

后来他怕钱不够,他还拉着梅兰芳这样的戏曲名流一起搭台子义演,只希望能为灾区多筹集一些银两。

对此,有人说他乐善好施讲义气,但更多人私下说他就是个“败家子”,再多家产也能败光。

袁世凯曾怒斥这个他最疼爱的儿子:“好好的皇子不当,非要学人家扮假名士,这给你高风亮节的。”

不管是真名士还是假名士,袁克文都不在乎,他做的所有事情既不图名也不图利,只求个顺心自在。

42岁去世他一生遭众叛亲离(被父亲扫地出门)(16)

风流一生,了无遗憾

1931年,42岁的袁克文突发猩红热,在家养了几天憋得难受,病刚好,就去了妓女小阿五那里想好好潇洒一番。

没想到这一晚之后,袁克文又发起了高烧,最终因高烧难退,生命在42岁这一年画下了句号。

袁克文死后,家人在他的书房抽屉里只找出来了20块钱。

要说这点钱,连丧事都办不起,最后还是青帮的徒子徒孙凑钱给他办了葬礼。

出殡那天,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的人齐聚一堂,只为哀悼袁二爷。在送葬队伍中,有一群特殊的女子,他们各个穿白衣、戴白花,眼中含泪......

42岁去世他一生遭众叛亲离(被父亲扫地出门)(17)

袁克文出殡

袁克文一生享受过富贵也受过潦倒之苦,虽然短暂却丰富异常。他是多情的,也是自由的。

在他的身上,有浪子的风流,也有文人的风骨;有叛逆的灵魂,更有侠义的心肠,不得不说,他的人生就是一段传奇。

他生在权贵之家,却一心远离政治,他吃喝嫖赌抽一样没落下,却为了救灾不惜变卖收藏,在浪荡不羁的外表下,他还有着一颗善心。

面对别人的质疑,他从不在乎,只愿在纷扰的世间活得自在;在乱世的风雨中,他虽几经沉浮,但到死都保持着真我,纯粹地活着。

人生如此,应无憾事。-END-

作者:艾豆儿

编辑:池鸿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双汇“太子”隐忍30年,81岁老父与秘书生女,35亿美元流向美国?男子砍伤小偷被索赔134万,当街跪地求公道,结局怎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