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17年农历四月,暮春已去,孟夏将来。此时草木摇翠,气候宜人,适合游山玩水,拍照写诗。

庐山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5A级景点之一,不仅没人收门票,而且还能时不时邂逅几个当朝明星,因此吸引了广大追星运动爱好者的登临。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全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1)

这一天,庐山景区迎来了一群中年游客,有眼尖的驴友认出,为首的正是时任九江市副市长的白居易同志。对了,当时人们更习惯称他为“江州司马”。

江州是个充满戏剧性的地方,盛唐明星李白在这里吃过牢饭;司马是个比较有文化的职务,“朗州司马刘禹锡”和“永州司马柳宗元”随口一吟就让我们背诵全文。

江州司马看似云淡风轻,内心波澜又有谁人能懂呢?唯有纵情山水,方能找到一丝慰藉。

幸而在自己的地盘上,有庐山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去处,也算是上天的一种眷顾,白居易心想。

于是乎,踩着春姑娘的尾巴,白司马领着一群办公室闲散人员,到庐山搞了一次团建。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全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2)

他们一行十七人从草堂出发,经过东、西二林寺,抵达化城,在峰顶稍作歇息后,又继续登上香炉峰,最终抵达团建目的地—大林寺。

庐山景色奇绝,可谓一步一景,深得古今文化大咖的青睐。例如在西林寺的墙壁上留有苏大学士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再往上的香炉峰上留下了太白仙人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等经典诗文。

可以毫不留情地说,到庐山,不吟上几句诗发个朋友圈,就有负文化人的名头。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全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3)

大唐一朝,诗歌朗朗,明星璀璨,李白、杜甫成仙封圣飞走后,人称“诗魔”的白居易成了唐诗江湖的砥柱中流,“庐山诗会”自然少不了他的加持。

庙远微尘,禅院添香。大林寺周遭花木成趣,争奇斗艳,好不风流。山风懒散的走过,桃花羞涩地笑红了脸颊,格外惹人。

面对如此秀色,白居易不觉回过神来,心想:这群桃花的反射弧有点长啊,五一都过了,它们现在才开,难不成是山里的春天不落窠臼?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全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4)

复杂心情的撞击之下,几句清新的小诗脱口而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的诗比较通俗,表面意思一读就懂:

农历四月民间百花凋零已尽,而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常为春光逝去无从寻觅而怅恨,殊不知它竟转到这深山老林里来了。

寻春惜春的诗作不少,有的人“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有的人“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有的人“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还有的人问:“若有人知春归去,唤取归来同住”。

别人在热闹市井踏破铁鞋没寻到的春,没想到在这大山深处被白老师手到擒来,你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全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5)

意外是有的,而且通常比明天来得更早。

写这首《大林寺桃花》的时候,白居易已经四十五岁了,是一个常年不离枸杞,失意而不得已的典型中年。

两年前,他因不当言论被人摆了一道。大老板御笔一挥,白居易从长安被下放到远离权力中心的江州,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江州司马。谁说不郁闷呢?不信你看,“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全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6)

唐朝的司马像是专门用来安置“问题官员”的,作为州郡刺史的副手,虽然工资不低,但并没啥实质性工作,说好听点就是: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活不多,钱不少,这样的工作哪里找?然而,大伙都想要的,未必就是好的。对一个自小苦读圣贤书的有志中年来说,只能苟安一隅,不能实现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理想,那是一种莫大的煎熬与屈辱。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全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7)

初唐杰出青年王勃曾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是想告诉我们,没钱的人很穷,不得志的人更穷。

看着因不得志而日渐憔悴的白副市长,南某随即来了一首打油诗:

有官无职责任轻,数钱数到手抽筋。消磨志气折了命,愧对天地君师亲。

人在落寞的时候,就爱回忆。

遥想当年科举高中,他在朋友圈意气风发地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而今人到中年,遭遇职场滑铁卢,他不禁感慨与年老色衰的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全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8)

白居易官场不顺,谁知他的情场更不顺。因母上大人阻挠,他痛失初恋,跌跌撞撞迷迷糊糊,辗转反侧命运碰触,直到三十七岁那年,才凑合着结了婚。

那年月,那年纪,积极的人都快当爷爷了,他才刚成家,确实有点晚了。

直到看到大林寺的这片桃花,它们虽然延迟盛开,却不卑不亢,卓尔不群,美好动人,白居易突然豁然开朗。

晚又怎么了,早有早的精彩,晚有晚的风采,老友刘禹锡说得好:“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全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9)

人心馥郁,就像这桃花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或早或晚,只要尽情盛放,都是风景。

这次庐山之游,意义非凡,白居易跟当今很多在公园里、抖音中、美颜下曼舞的退休阿姨一样,惊喜地找到了人生的“第二春”。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全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10)

山鸣谷应,天地悠悠。

斜阳掠过了大林寺的歇山顶,晕红了漫山云霞,桃花依旧笑对着迷路的春风。

归鸟饿了,看鸟的人也饿了。

经过两个时辰的忙碌,寺里的大厨早已备好了一大桌子农家私房菜。

白居易挺起胸膛,举起酒杯,对着在座的众人招呼一声道:有酒就去喝,有爱就去爱,一生那么短,再拘谨几下真的过完了。来来来,你们干了,我随意。

那夜,宿在大林寺,十七人中十六人东倒西歪,只有白居易没有喝倒,他保留了领导最后的体面和清醒。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全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11)

信念的崩塌比人设的崩塌更可怕。人到中年,总得信点什么。

那个曾经“长安米贵,白居不易”的热血青年,经过快三十年的努力,终于在那个午夜,将自己的座右铭“莫欺少年穷”,改成了“莫欺中年穷”。

人生不就是这样嘛,即使生活在阴沟里,也不耽误你仰望星空。与其埋怨,不如埋了怨。看淡一点,再努力一点,谁都挡不住你做一个优雅而深情的中年。

山高月明,乾坤朗朗。

大彻大悟后的白居易轻装上阵,前途一下子明亮起来。一年后,他就迎来了职场的春天,由此,他的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热闹非凡。

公元842年,70岁的白居易在刑部尚书的位置上光荣退休了。因他退休职位高、待遇高、年龄高,被誉为中唐”三高“杰出爷爷。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全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12)

余生遥遥,天命昭昭。

中年有中年的诗意与锐气,不惧努力太晚,不怕成功太迟。初心与爱永不老去,即便披荆斩棘,丢失怒马鲜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