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主要是客观方面的原因,即饭店和家庭做饭环境、设施、用料的区别,不涉及做饭的人的厨艺问题,好多厨师用饭店的设备炒出来的菜也并不好吃。

一、灶台、火、锅气

饭店都是用的商用猛火灶,锅体深入灶台,火力很猛,家庭天然气的压力达不到,所以火小很多,而且家庭燃气灶都是将锅具架起来,主要是锅具的底部接触火焰,而饭店的锅具深入灶台的部分更大,火焰接触锅具的面积更大,呈封闭环绕状,借用电饭煲的术语来说就是所谓的IH加热,这是一种环绕式加热,温度升高更快、均匀且稳定。这就使得饭店锅具的升温速度和温度保持要比家庭锅具好很多。温度是做菜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快速升温和高温带来的是食材的快速成熟和快速锁住水分。我们有这样的经验,有的时候如果油温不够高,炒一些肉菜比如羊肉,就很容易出水、出汤,这就是没有高油温迅速锁住水分导致的。还比如一些生爆菜,生爆肥肠、猪肚之类的,家庭小灶做起来难度就比饭店大不少,更不用说炒青菜了,猛火灶炒出来的青菜快速成熟,几秒钟就差不多了,可以很脆嫩,炒的时间一长,青菜就会变老,不好吃了。

饭店做的菜为什么好吃(为什么饭店做的菜比家里好吃)(1)

猛火灶

猛火高温带来的就是锅气,这是中餐最津津乐道甚至有些玄妙的一种东西,饭店的菜锅气十足,非常香,家庭炒菜不易出锅气。这里涉及美拉德反映等问题,锅气略有一点焦香之气,那种味道真是美啊。鲁菜名菜火爆燎肉做起来,那必须锅气十足、焦香四溢。锅气必须在高温、快速翻动等条件下产生,离着好远就能闻到。家庭小灶的火力小,出锅气不容易。

二、调料、高汤

饭店的调料之丰富是家庭所达不到的,很多酱料、香料,一般家庭都没有。仅仅举郫县豆瓣酱为例,郫县豆瓣酱有红油豆瓣、一年陈、三年陈等区别,发酵时间越久,酱越干稠,颜色越深、暗,酱香味也就越足,而我们一般家庭多用红油豆瓣,其他两种就比较少用了。饭店还会调制各种自己做的复合调料,比如调料油(明油),我们经常看美食视频,专业厨师做菜最后都会淋明油出锅,这个明油就是饭店自己做的调料油,非常香,用葱姜香菜和各种香料熬制,可以使菜明亮提味,俗话说明汁亮芡,就是明油和芡汁作用的结果。还有复合酱油等,也是将普通酱油和香料等混合熬制出来的复合调料,是原味调料的升华,绝大多数家庭是不会有的。

饭店做的菜为什么好吃(为什么饭店做的菜比家里好吃)(2)

常言说道,战士的枪,厨师的汤,厨师的高汤是很关键的。高汤的熬制很麻烦也很费功夫,我们家庭里一般不做,但是饭店就不一样了,必须有高汤,用大骨头等多种动物的骨头和鸡鸭火腿等肉精炖而成,还有毛汤、奶汤、清汤等区分,用途不一样,但都是提鲜和增加复合口味,比如炖菜,用清水炖和用高汤炖,那味道差多了,再比如麻婆豆腐用高汤煨比清水的味道更好,饭店的汤菜比家里好吃的秘诀就在这锅高汤里了。

饭店做的菜为什么好吃(为什么饭店做的菜比家里好吃)(3)

吊高汤

三、调味品、油

厨师做饭少不了味精,现在有鸡精、鸡粉等产品,其实本质都是味精,也就是谷氨酸钠,这是增鲜的。好多厨师放味精很多,味精、鸡精都会放,这就相当于放了两份味精,味道确实鲜了,所以吃饭店的菜,味精味会比较突出。当然这样做会导致钠超标,因为盐和味精、鸡精都是高钠,这样做并不好。另外,对于酱油和醋的应用和选取,专业厨师因为经过训练要比普通人精通得多,至今好多普通人还不知道老抽、生抽的区别,老抽只用来上色,生抽可以炒菜和拌菜,而且烹制酱油要让酱油和锅体充分接触,不能全弄到食材上,这样才会激发酱油的香味。

中餐的核心是炒,主要是用油炒,而且是植物油居多,常用的植物油有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等,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侧重,不同食材用不同的油风味也会有不同。饭店还会经常用到猪油,很多菜多用植物油混合猪油来炒,猪油的味道很香,会给菜品提升味道,咱们普通家庭出于健康的考虑已经比较少用猪油了。饭店商用用油,备足了大量的食用油,很多菜舍得用油。中餐很多菜,如果经过提前的过油,会大大缩短烹饪时间,提升食材的口感,家庭中,很少会备一锅油,来给食材进行过油处理,这样做会提高生活成本,造成食用油的浪费。这也是饭店一些菜做出来比家庭好吃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