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怎么理解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佛心道骨儒表)(1)

南怀瑾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生平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出版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及佛、道两家数十种著作。


佛为心

怎么理解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佛心道骨儒表)(2)

佛家是追求出世、讲究清净的,佛心即觉悟之心,通俗意义上是指慈悲的心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金刚经》中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心经》中言“照见五蕴皆空”。不执着于任何事、理之心,不住一切处心,并且积极的行善,能为他人着想。

在道家的观念里,生之与死,为生命之一变迁耳。言其整体,则与天地同根,万物一体。生命变迁,如波分水合。人类只不过是整个宇宙天地受“化”的一个小分子,要把握住造化之主,才能够超然于物外。道骨的核心,就是“宠辱不惊”的境界,不媚权贵的傲骨。道骨之极,就是逍遥齐物。处世之末,当清静无为,恬淡自然,不为功名所束缚,不为庸俗所羁绊。道家是追求超世、讲究自然的,要求心明大道、眼观天地、冷眼看破的。


儒为表

怎么理解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佛心道骨儒表)(3)

儒为表告诉我们要有儒家君子的言行规范,而不单指要有儒者的外表。儒家思想提倡仁,提倡孝,提倡道德。《大学》中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是追求入世、讲究做事的,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儒表归根揭底,就是仁义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