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国际油画作品展(俄罗斯是我的祖国)(1)

冬青国与画作

中俄国际油画作品展(俄罗斯是我的祖国)(2)

冬青国被聘为中国青绿山水画院画家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王毓韵):为庆祝中俄建交70周年,今年9月,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将举办规模盛大的中国书法和国画展,届时将展出来自中国数十个省市的艺术家的作品。在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前夕,该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俄罗斯与中国书法展”5月底开始在俄罗斯国家杜马大楼举行。

“我叫安娜·冬岑科,中文名字叫冬青国,冬天的冬,青春的青,国家的国。这是一位北京的画家老师为我取的名字。我非常喜欢我的中国名字。”

书画展策展人只是冬青国的众多身份之一。她曾在莫斯科两所技术类高校获得系统技术工程和金融专业学位,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技术白领。而今,冬青国已经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国问题的高级研究员,还是举办过个人画展的中国国画艺术家,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的国画老师。不久前,她还被聘为中国青绿山水画院画家。冬青国35岁开始学汉语,毅然转换职业跑道,这一切源自她深藏已久的心愿,“我系统学习中国画的时间不长,差不多十年。我从小就喜欢中国文化。那时候莫斯科有个东方博物馆,我经常去。我喜欢画上身着中式华服的美女,喜欢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中国的点点滴滴。但很久以来,生活很忙,孩子还小,我没有时间系统学习(中国文化)。当孩子们长大后,我才有时间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研究中国。”

2007年,冬青国第一次到中国旅行,住在河南少林寺旁的小村庄,与当地人朝夕相处。不再通过书籍、电影、网络了解中国,冬青国终于第一次亲眼看到了中国。冬青国说:“这次旅行让我意识到我无法再与中国分开。2012年,我从东方国家学院中国学毕业,决定寻找与中国有关的工作,于是进入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从此我的生活每天都与中国息息相关。”

冬青国从小学画,在莫斯科艺术学校学习五年,油画、素描均有涉猎,但她似乎更沉迷于神秘的中国丹青。进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前,她曾几次到中国短期进修中国画。到远东所后,冬青国加入了俄中友好协会。在与中国朝夕相伴的日子,冬青国加快了自主学习中国画的脚步。2014年在俄中友好协会举办的“纪念齐白石诞辰150周年”的晚会上,冬青国展示了她的画作,“友协第一副主席库利科娃女士看了我的画非常喜欢,当时中国驻俄使馆领导也出席了活动。在中国驻俄大使李辉和友协领导的支持和推荐下,2014到2015年,我获得了去中国学习绘画的奖学金。”

冬青国在自己的书中写道:“在杭州访学的这一年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之一”。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她师从著名画家戴光莹女士,主攻山水和写意画,同时充分利用时间去钻研中国的文化艺术。冬青国用画笔当作语言,与老师不断碰撞出灵感与火花,“有意思的是,我的汉语那时还不好,尽管理论上老师向我阐述的绘画哲学内涵我是听不懂的,但我明白老师的意思。我们去苏州狮子林写生,刚开始我不懂怎么用中国的绘画思维下笔,因为中西的艺术思维区别很大。但老师简单的点拨就能让我恍然大悟。当你从事的是喜爱的事时,语言不是问题。”

回到俄罗斯后,冬青国继续坚持学习中国画,成为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顾大明的弟子。同时,她开始钻研书法,发表对中国艺术领域的研究著作,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大师班等各种活动,为俄罗斯民众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她还与俄罗斯民间陶瓷工厂合作,计划推出一系列中国国画绘图的俄式陶瓷器皿。

作为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的高级研究员,兼有学者和画家身份的冬青国代表了俄罗斯人对中国理性和感性的两种认识,“我常说,俄罗斯是我的祖国,而中国是我的爱。作为学者,我看到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正在快速积极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只为中国谋福利,而是考虑到全世界人民的福祉,促进各国相互合作,共享务实成果。从画家角度看中国,中国是一副不可思议的画面,这是个文化极其丰富的国家,我个人也很认同中国的哲学思想。”

今年是中俄建交七十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刚于4月份访华,主席于6月5日开始访俄。谈到中俄两国未来发展,俄中友协成员冬青国说,“苏联和今天的俄罗斯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回想起父母讲述中苏交往的故事,我脑海中都是积极的感受和印象。目前,中俄关系处在历史最好时期,两国未来有更美好的前景,保持友好的关系,于两国元首来说很重要,于人民内心来说同样重要。”

在冬青国出版的个人作品集上,她的老师戴光莹女士这样评价她:“她像一棵俄罗斯的美丽青松,扎根在中国文化富饶的土地上。”山水笔墨之间,冬青国正描绘一幅中俄友好的动人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