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春1001期全场回放(一个走过1000期还经久不衰的电视栏目)(1)

1994年在河南电视台新生了一档节目,栏目名称叫《梨园春》,旨在以豫剧为主、汇集全国各地不同戏曲剧种,以戏迷擂台赛方式呈现的一档戏曲综艺旗舰栏目。当时的栏目是以戏曲晚会的形式进行播出的,收视率一直稳居前列。后来到了1999年,《梨园春》的创始人周导开始改进和探索新的栏目形式,在节目播出上也不再如此的单调,又加了新的表演形式,而且设置的擂台赛的项目,可以让更多的戏迷观众可以参与和互动,形式也不再单一,居然一炮打响,享誉全国电视台争相效仿,可能也就是在河南,也有可能这是天意,还有可能是老天的眷顾,别的电视台效仿的电视栏目都没有梨园春红火,人们也都觉得没劲,不带劲,不过瘾。或许正是因为河南这片土地才得力于把梨园春养的如此的枝繁叶茂。

梨园春1001期全场回放(一个走过1000期还经久不衰的电视栏目)(2)

可能这所有的一切都好像是安排好的一样,他的开播兼顾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因此也就注定了他的繁荣,他的枝繁叶茂。他的标志选用了我们祖宗流传下来的《易经》里边的坤卦,就是土卦,土乃万物生长之根基,选择土来作为根基,就是说只有深深的扎根于坚实的土地之中,他才会焕发青春,才会茁长成长。土生万物是万物之根基,这也寓意着他在河南有着强烈的根基,河南是中原大省,犹如母亲一样孕育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实在是功不可没,扎根在于,一定会根深地貌。河南是戏曲大省,被人们称为“戏窝子”,河南的戏曲博大精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这种环境下扎根,从群众中去学习,到群众中去演出交流,做到让艺术来源于生活,也要到生活中去,脚踏实地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借助群众的力量,所以就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一帆风顺。他自上往下分别对应了水木火,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坤土,五行相生,寓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生生不息。同时也符合道家思想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寓意,这些的寓意都表明他的开办是正确的,尤其是在河南这片沃土上,是多么的巧合,是多么的天时、地利、人和。

梨园春1001期全场回放(一个走过1000期还经久不衰的电视栏目)(3)

梨园春1001期全场回放(一个走过1000期还经久不衰的电视栏目)(4)

梨园春1001期全场回放(一个走过1000期还经久不衰的电视栏目)(5)

1994年开始创办,1999年3月开始创新改革,让他重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换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让更多的人去参与,去互动,去增加人气,使得他的根基越来越大,开始在河南这方宝地向外扩散,增加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他在全国同类栏目处于低迷的时候一跃而起,经过不断的创新和摸索,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新的路子,现代的和传统的更好结合,还要被大家所能很快的接受,所以戏迷擂台赛的设置,更是点睛之笔,把戏迷朋友们的胃口掉足,都想踊跃报名,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节目的积极性,给节目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人气,所以才使得他如此的优异。所以说他的成功绝非是偶然的,是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冲刷,让他更加的枝繁叶茂,更加的深入人心,更加的根深蒂固,他的出现也注定让我们的中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交流。让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明更好的服务于群众,让人民也不能忘记我们的根本,不能丢掉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精神慰藉。我们更应该去好好的学习他,去慢慢的接受他,并要开始去传播去传承他的精神,传承他的精髓。

梨园春1001期全场回放(一个走过1000期还经久不衰的电视栏目)(6)

梨园春1001期全场回放(一个走过1000期还经久不衰的电视栏目)(7)

不断的在河南这片沃土繁殖,同时也把根基伸到全国各地,祖国的大江南北,1999年改革后,不短的进京,新疆,台湾等地慰问交流演出,更好的宣传了他自己,努力去把自己做得更好。随着经济的进步,人民的精神层次也需要进行提高,他随说走在时代的前列,但是还是要不断的去完善,去改革自己,让更多的人喜欢自己,接受自己,他开始尝试举办大的活动,纪念戏曲艺术家,他开始了他的传承和传播,他努力去把各剧种的老艺人或者传承人请到他的身边,去学习,去记录,去学习,让更多的人知道文化传承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他开始举办各流派之间的文化交流,现在的社会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学会去学习,吸收他家之长,弥补自家不足。不断的学习改进,打造新的剧目来为我们广大的群众进行展示。他开始努力去寻找传承人,文化的传承需要年轻人的接力,他开始起探索以老带新,老艺术家不惜自己的年岁,甘当绿叶,为了戏曲的下一代他们也在增砖添瓦,发挥自己的余热,做一个有用的人。文化需要传播,也需要传承,同时也需要我们共同的去努力,去接受他,看着他成长,看着他长大。《梨园春》全国戏迷朋友们的家

梨园春1001期全场回放(一个走过1000期还经久不衰的电视栏目)(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