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作者丰子恺

《白鹅》

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急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她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脖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他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这样从容不迫的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伺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的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尔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即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伺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然而它所必须的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到这些食物,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我会认: 颈 厉 吭 吠 苟 倘 脾 供

我会写: 颈 郑 厉 剧 餐 倘

饮 侍 脾 蹲 供 邻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一、简要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1.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来突出鹅的特点,例如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出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示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躲在篱笆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的吃他的饭”,“立即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猥琐的描写,彰显出“鹅老爷”的派头,作者所使用的一系列对比非常的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2.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以及拟人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鹅的感情,如用“我们的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以及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等拟人手法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作者运用非常幽默的笔调勾勒出了鹅的高傲又可爱的形象,以朴素的语言表达对鹅的喜爱。文章的开头将白鹅称为“大鸟”,随后将其可爱之处慢慢道来,语言亲切、自然浅显、朴实、趣味横生,“鹅姥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等细节描写,更是将鹅的生活习性、步态、吃相等刻画的生动传神,饱含深情。

作者生动而幽默的表达出了鹅的高傲,流露出对鹅的欣赏与喜爱之情。

二、如指导中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颈……供八个生字,会写颈……邻12个生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白鹅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来描写的表达方法,学习用形容词对动物进行特征描写。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来表达自己对白鹅喜爱之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白鹅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鹅的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白鹅的教学设计和二次备课:语文教案白鹅教学设计(1)

三、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课导入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

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今天我来出一个谜语,看谁猜的对,“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打一动物(教师板书谜语,学生举手回答谜语,活跃课堂气氛)。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骆宾王的《咏鹅》吗?(和同学们一起背诵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歌生动地描写了鹅的外貌特征。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丰子恺先生的《白鹅》,看一下他笔下的白鹅又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导入不仅要与所教课程有相关性,还要具备趣味性和启发性,为整堂课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感兴趣,谜语导入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将课文与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为了找到正确的答案而进行思考,于是探索知识的欲望被激起,自然就可以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复习诗句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这样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