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竹子也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文人雅士也喜欢在院子里的种下竹,来表明自己的高风亮节。所以我们才能体会到月光下斑驳竹影,摇曳身姿。

咏竹的古诗意境,直击考试之古诗意象--君子竹(1)

一、高风亮节

咏竹的古诗意境,直击考试之古诗意象--君子竹(2)

竹子的特点是坚韧挺拔,中空虚心,骨节坚硬,不畏严寒,所以竹子一般表达诗人不与时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如徐庭筠在《咏竹》中写到“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在这里有节、凌云就来表达自己的凌云壮志和高风亮节。再如郑板桥在《竹石》中写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的坚韧不拔来表现自己的贞节。

咏竹的古诗意境,直击考试之古诗意象--君子竹(3)

此外,杜甫在《严郑公宅同咏竹》 中写到“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二、不慕名利,淡泊无为

咏竹的古诗意境,直击考试之古诗意象--君子竹(4)

最常听到的便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王维的《竹里馆》中“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怎样的优雅与闲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