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心理疏导排忧解难)(1)

“我们小区的阳光心灵驿站就像是家门口的娘家,有啥不顺心的事了都可以说一说,社区请来的医生和心理专家还有社工都会帮忙。”7月2日,说起社区的心灵驿站,尖岭小区的马阿姨赞不绝口。

阳光心灵驿站是裕华区东苑街道尖岭小区社区成立的以心理疏导为主的红色社区社会组织。尖岭小区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居民有10000多人,且空巢残疾老人多、流动人口和留守儿童多、低收入人群多,由于生活困难、家庭矛盾或者亲人远离等方面原因,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也给社区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实际上社区从2011年开始就为有需要心理疏导服务的人群开始提供帮助。今年4月,阳光心灵驿站被正式吸纳为尖岭小区“红色社区社会组织”,并联合了恒爱家园社工组织、尖岭小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友爱医院等机构,目前有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志愿者近20人。

“小杨,有空多来家里坐坐啊,和你聊天心里真是高兴。”在小区看到恒爱家园社工杨静田后马阿姨热情地打着招呼。马阿姨今年80多岁,子女都不在身边,半年前她还因为孙子工作的事郁郁寡欢,眼看着孙子年龄越来越大,却还三天两头换工作稳定不下来,马阿姨每次想起都不免心里堵得慌,社区工作人员曾上门疏导,可老人总说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不愿多表达。社区于是邀请了恒爱家园社工,同时也是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杨静田,上门为马阿姨做心理疏导。经过杨静田“对症下药”,进行马阿姨的心情渐渐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如今打开心结后也常下楼和邻居们拉拉家常,积极参加居委会组织的活动,脸上笑容渐渐多了起来。

为老人排忧解难的事例在尖岭小区社区还有很多。住在15号楼的尤阿姨今年68岁,家庭经济条件困难,自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项基础病,尤其是家中女儿始终未解决个人问题,尤阿姨经常着急上火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身体和心理状况都出现了问题。社区知道尤阿姨家情况后,联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为尤阿姨免费体检,体检过程中,穿插心理疏导。社区服务站医生任士章除了向尤阿姨科普健康知识,还和她“传授”与子女沟通的聊天技巧,在任士章的帮助下,以前动不动就气急上火的尤阿姨心理状态稳定了很多。

每月5日和15日是阳光心灵驿站组织的心理疏导日,社区通过定期邀请专家讲课和解答,开辟心理咨询热线、建立心理咨询邮箱、建立网上QQ群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为所需居民提供服务。“阳光心灵驿站就像社情民意的气象站,心理矛盾的减压器,希望通过组织的帮助,能让居民感受到关怀,为大家营造更加和谐温暖的社区生活环境。”尖岭小区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玄芳说。

来源:石家庄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