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金秋,上海又有一批“海派城市考古”新发现,带你发现上海与众不同的风景、体验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本期,让我们来一起去探索——老城厢。
城厢,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区域概念。上海史研究专家薛理勇在《上海老城厢史话》一书中这样定义城厢区域范围:城墙以内叫做“城”,城外人口稠密,有一定经济活动的区域称之为“厢”。所以城厢一般指代城内和城外较繁华的地区。在上海开埠前,老城厢的地理覆盖范围大约是上海县城城内区域以及临江的十六铺一带。
请大家注意个人防护,不扎堆、不聚集,做到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
多数人并不知道,上海现存仍有几段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城墙。在上海,城墙的兴废有其特殊之处,它们见证了上海历史上的一次又一次的重大事件。抗击倭寇、小刀会起义、老城厢成型、社会变迁……消失已久的老城墙,其实对上海的历史有如此多的影响。
它们曾不仅是屏障,也是纽带;不仅是名胜,也是家园;不仅是古迹和景观,更是当代特殊的博物馆和大课堂。
01 —
上海县老城墙,“老城厢”于此成型
老照片里的上海城墙,上面的炮台昭示着城墙的防卫力量。筑城近300年,上海县城基本没有受到战争的侵扰,城墙起了重要的屏障作用。一座城墙护佑着一城子民,一砖一石见证着一段段烽火历程。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的接连来犯给当时上海的防务敲响了警钟,由此“建造城墙”一事在邑绅顾从礼等人的倡议下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得以落实。新城墙仅用时三个月时间便宣告完工。据潘恩《筑城记》记载,初建的上海县城周围九里,初建时辟有城门六座,即:朝宗门(大东门)、宝带门(小东门)、跨龙门(大南门)、朝阳门(小南门)、仪凤门(西门,后称“老西门”)、晏海门(北门、后称“老北门”),另还辟有三座水门。
宝带门(小东门)旧照,此处为上海老城厢著名的一扇城门,亦是上海老城隍庙所在地的入口,更是曾经万商辐辏的市中心,商店林立、市容繁盛。城门外即是十六铺。
02 —
沪上老八景,其二都离不开城墙
《申江胜景图》中的大境阁。《申江胜景图》可谓晚清石印版画之精品,内容包括清末上海著名的名胜古迹、风景和建筑,以及反映上海开埠以后城市面貌。作者吴友如(1840?—1894),被誉为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通俗画、插图画家之一。
明万历年间,倭患平息,上海县城安宁。有士绅倡议,将城墙附近的庙宇搬上城墙,使之成为人们祈神和休闲之处,于是城墙上就有了“殿、台、楼、阁”。“殿”是至今遗存的大境阁关帝殿;“台”是今新北门丽水路口的振武台,又叫镇海楼,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建,后改庙宇,供奉真武大帝,遂称真武台;“楼”是万军台上改建的丹凤楼;“阁”是制胜台上的观音阁。在城墙上的“殿、台、楼、阁”中,最负盛名的就要数大境阁关帝庙与丹凤楼了。
清末在沪外国人寄送的上海名胜明信片,图中即为清道光十六年两江总督陈銮题写的“大千胜境”牌匾。后人将“大千胜境”头尾各取一字,乃大境阁的由来。
位于大境阁城楼内的清代熙春台遗址,在此留存有历代修筑的城砖,砖上不少当年镌刻的字样还清晰可见,如“咸丰五年,上海城砖”等。
大境阁关帝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两江总督陈銮题字“大千胜境”,此为“大境”之由来。据说冬日雪后拾级登阁,远眺吴淞江即今苏州河南岸,但见在蓝天之下,白雪皑皑,铺陈视野,十分壮观,遂成为当时“沪城八景”中的“江皋霁雪”。
《申江胜景图》中的丹凤楼。每当重阳时节,丹凤楼是上海市民登高望远的首选。而当端午节时,黄浦江上大赛龙舟,丹凤楼更是最佳的观赏处。有诗赞曰:“鼓角声中焕彩游,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看客多登丹凤楼。”
而丹凤楼早在南宋就有,是当时天后宫内的一座楼,上海镇市舶司使陈珩为其书匾,然而至元末楼毁匾存。明万历初年,丹凤楼重建于万军台上,重挂陈珩之匾额。由于丹凤楼是“殿、台、楼、阁”中最高的一座,登楼远眺黄浦江、端午登高观赏大赛龙舟的最佳地点,于是“凤楼远眺”就被列为“沪城八景”之一。曾经的“丹凤楼”虽早已不复存在,但在其旧楼原址处的“古城公园”内又建起了一座新的“丹凤楼”。
03 —
留不住的城墙,留下了那些名字
清同治年间上海县城图。宣统元年(1909年)上海新辟尚文门(小西门)、拱辰门(小北门)、福佑门(新东门),至此共有10座城门,但并未根本改变拥挤闭塞局面。
尽管城墙与城门为保障上海的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终究抵挡不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道光二十五年(1845)起,英、美、法先后在上海开辟租界。十里洋场的崛起和繁荣,反衬了县城的衰落。
新北门旧照,可见当时城门低隘,经常壅塞,“车马既不能行,行旅苦不方便”,城墙已成为上海县城发展的阻碍。
20世纪初叶,随着上海县城内外各类联系的日益频繁,老城墙在无形间就逐步成了当时影响老城厢发展的重要障碍。当时“拆城派”和“保城派”相持不下,折中派人士提出了不拆城墙、增辟城门的建议。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当年11月24日,上海民政总长李平书召集各界人士在小南门救火会商议拆城事宜。李平书大声疾呼,“今日时机已至,欲拆则拆,失此时机,永无拆墙之望矣!”
上海的中华路和人民路互相连接的柏油马路,即是由原上海城墙和城壕填没而成。如今的人民路隧道,已经成为黄浦江过江隧道中相当重要的一条。
很快为拆除城墙而设立的“城壕事务所”在大境阁关帝殿成立了。当时的拆城墙并无精准的定向爆破,也无强力的大型破拆机械,只有人力锤镐、手工钎凿,以及四野乡民的锄头铁搭。当时拆下的砖瓦当即用于填入早已废弃的护城壕沟,填筑了今天的人民路(当时为“法华民国路”,1949年后更现名)、中华路。而大境阁关帝殿这段城墙因当年设立的“城壕事务所”而意外地保留下来。
现在到上海黄浦区豫园地区走一走,小东门、老西门、小南门、跨龙路、尚文路、福佑路那些地名依稀能让人们想起当年上海县城的城墙和城门。
有六百多年的城隍庙,位于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中心位置。上海人,就跟着老城厢一起,见证着上海起起落落的城市演变。老城厢,仿佛是上海生活着的历史街区。
200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人民路-中华路以内区域,即原上海县城墙内总用地面积199.72公顷区域为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对区域内历史风貌进行保护。这就是上海中心城内整体性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处以上海传统地域文化为风貌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被称为“上海的根”的老城厢,文物古迹众多,名园、名人住宅、会馆、公所集中,豫园、老城隍庙、徐光启故居“九间楼”、深宅大院内精美的“书隐楼”等一批古迹遗址均得以保留。虽然几经变迁,这里渐失了古时《清明上河图》般的市井喧闹,但是,人们仍可从老城厢的一砖一瓦,寻觅到上海历史变迁中的种种生动痕迹……
海派寻踪
01 | 大境阁
地址:黄浦区大境路269号
1992年开始,南市区人民政府经三年的努力,将古城墙和大境阁按原样修复开放,供游人参观游览。这段老城墙刻录了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和沧桑之变。
大境阁修建后,著名的昆曲老师陈凤鸣、丁兰生在二楼成立“平声曲社”,昆曲大家莫舒斋也在这里开办昆曲班,培养了一批昆曲接班人。1952年,由应云卫执导、史湘云主演的昆剧《桃花扇》就是在大境阁公演。
见证明清两朝历史沧桑的完整上海城墙不复存在,但在小北门大境关帝庙下及露香园路旁(黄浦区妇幼保健院旧址)仍各留下数十米残垣。
目前大境阁闭门谢客,但可参观城墙外观。小北门古城墙30米左右的残段上,保留了大境阁与熙春台两座飞檐重脊的楼阁。大境阁内重又供奉了关帝塑像,阁前城墙上赞颂关帝的“信义千秋”石匾仍是当年的原物。楼阁屋顶上有精美的泥塑雕像,屋脊中央还有福禄寿三位神仙,要留意这个细节,站在城墙下仰望便可。
02 | 嘉定城墙遗址
地址:嘉定区南大街、人民街
南水关是嘉定城的4座水关之一,始建于元代至正十八年(1358)。目前在南水关公园内可见2层的小型水门城楼,有内外2扇闸门,以调节水关内外的水位便于船只通行。
嘉定城墙建于公元1219年,嘉定建县的第二年。明初,嘉定已经发展成为棉花种植和纺织的重镇,这段时期嘉定城墙为防御倭寇侵犯发挥了重要作用。据记载,明代嘉定城周长2266.6丈(约7.5公里)、高2.6丈,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与四座水关,以及内堑(内城河)、外壕(城外护城河),垒石为堤,裹铁为门。在江南地区,像嘉定这样坚固宏伟的县城墙实属鲜见,时人称其可与“东南诸城称雄”。明末清兵南下,侯峒曾、黄淳耀率众据城抗清,悲壮惨烈,有“嘉定三屠”之说。民国后,城墙陆续被拆毁,内城河被填埋。从空中俯瞰,当年嘉定城“十字加环”的格局,依然清晰可辨。
嘉定城墙遗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北水关遗址、南水关、西水关、南城墙、西城墙等5处。现存两段古城墙各长约120米。南门段位于南大街一侧,护城河畔,建有南城墙公园与南水关公园。西门段位于嘉定人民街附近。是目前上海市最长的古城墙。
03 | 川沙古城墙公园
地址:浦东新区新川路171号
满眼大小不一的筑墙青砖,这也是川沙古城墙与其他城墙不同之处——筑墙所用砖石,均来自当时每家每户造房所用石材捐赠,因此用料大小不一,也因此带来了墙体结构的加速损坏。
在川沙古镇新川路上,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古城墙公园,公园临护城河畔巍然屹立一段60米左右长的明代古城墙,是上海地区保存最好且较周正的古城墙之一。川沙古城墙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为抵御倭寇入侵,由川沙太学士乔镗等提议建造。据说明代时川沙城墙周长5000米、高9米、墙基宽10米、筑有12座炮台。
古城墙公园内还有两处古迹,魁星阁建于1849年,以祈愿当地文运昌盛,为上海地区仅存其二的古建。岳碑亭建于1929年,系四角小亭,碑亭两边对联上书:“精忠报国挽狂澜,保大宋江山半壁。片石书碑题绝唱,存忠臣武穆孤吟。”
04 | 老宝山城
地址:浦东新区高桥镇杨高北一路285号
一道古城门顽强支撑着绵延数百年的优美弧线,似乎比身后的集装箱“城墙”更加伟岸——这就是位于浦东高桥镇的老宝山城遗址。
高桥镇杨高北一路尽头东南角,现仍存留着一段残墙,此处即为“老宝山城”,因初筑时于宝山(旧时上海的一处航标)之西而得名,也是日后宝山县得名的缘由。老宝山城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为清苏州府海防驻军之所,是目前上海少有用于屯兵的古城遗址之一。当时古城占地4万余平方米,方形,设4门,纵横十字街,有守备置。城中建制完整,城内可泊船,城外通江海,水军舰只可由城内进入江海巡防,是高桥历史上最大的军事城堡。老宝山城现存城门洞一座及城墙基础一段。
05 | 奉贤古城墙
地址:奉贤区奉城北街189号
通过平移幸存下来的奉城古城墙,与依城墙而建的万佛阁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堪称古建一绝。
奉贤区是上海古城堡最多的地区,先后建有奉城、柘林城、南桥土城。奉城筑城于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1937年毁于日军炮火。古奉城遗址现存留拱辰门(北门)月城城墙一段,长30米,高近4米。始建于明成化年间的万佛阁位于古城墙上,现存殿宇多为清代所建,是上海规模较大的比丘尼道场。
06 | 金山卫城遗址
地址:金山区南安路87号
修缮之后的城墙再现了古卫城城楼、齿形城堞、瞭望孔、古炮、瓮城等,让如今的人们一睹旧日金山卫城的风采。
金山卫历史悠久,与天津卫、威海卫以及镇海卫一同被称为沿海四大卫。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朝廷为了防止倭寇侵扰,便在华亭县的小官镇筑城建卫所。这座新建的城和海中的大小金山相对而望,“金山卫”由此得名。明初的金山卫统领7个千户所,辖境东北起自宝山,西南到达乍浦,堡墩肃立,水军巡海,成为东南沿海屏障。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曾在此演兵。
如今,经历时代的变迁,老城墙已经大多拆除,遗存的南门楼及部分城墙被重新修缮,与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相结合,成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派城市考古新发现|
资料:市文化旅游局
编辑:徐晨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