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明王朝能够得以建立,或许在我们眼里看来,可以算作是一个奇迹。毕竟,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放牛娃,能够一步步成为天下之主。

但是,朱元璋确实做到了。他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开创了大明王朝,并且让大明王朝存续了两百多年。

然而,无论是开创大明的他,还是定都北京的朱棣,都没能获得“仁”这一称号。反而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死后庙号为仁宗。这位在位仅十月之久的皇帝,何以被称为“仁”呢?

朱棣临死前和朱高炽说的话(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为何称仁宗)(1)

监国二十载,十月皇帝体验卡

在中国古代,被立为太子,基本上就等于半个屁股坐在皇位上的了。但太子也并不是那么好做的,并且一旦被立为太子将会吸引无数的仇视,还得忍受当今皇上的考验。

自古以来,太子被废或者被皇帝熬死的太子不在少数。就好康熙的长子胤礽,从出生起就被立为太子,四十多岁了还是太子,这谁能忍啊?给个头衔净搁这儿树敌了。

朱高炽与之相比,并没有好太多,他被立为太子二十年后才登基为帝,而且十个月之后就猝然离世,差点没熬过他的父亲,直接将皇位交到朱瞻基的手中。

朱棣临死前和朱高炽说的话(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为何称仁宗)(2)

洪武十一年,朱高炽降生于凤阳,成为朱棣的第一个孩子。虽然朱元璋马上夺得江山,朱棣更是对军事兵法极为喜爱,但朱高炽却对儒家文化尤为热衷。

十七岁那年,性格沉稳的朱高炽被立为朱元璋立为世子,之后更得朱元璋“有君子识”的夸赞。

朱棣起兵造反之后,世子朱高炽留守北京。或许我们熟知的是朱高煦多次在战场之上救了朱棣性命,却很少知道,朱高炽留守北京之时,一万多人的残兵老将,守住了建文帝五十万大军的包围。

朱棣临死前和朱高炽说的话(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为何称仁宗)(3)

永乐二年,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开启了监国的生活。朱棣将国事交给他,然后去外面大杀四方,而朱高炽不仅要处理政务,还得面对两个弟弟各种使绊子的招式。

身为一个太子,却如履薄冰二十年,无论若何都算不得好的体验。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去世,朱高炽终于得以继任大统。

因此,得以松一口气的他终于可以尽情享乐,却没想到仅过了十个月,就撒手归西。但也仅仅是十个月的时间,朱高炽就为自己赢得了“仁宗”的称号,这又是为何呢?

朱棣临死前和朱高炽说的话(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为何称仁宗)(4)

仁政治国,国泰民安

与朱元璋与朱棣相比,朱高炽确实要仁慈许多。

朱元璋即位以后,为了加强皇权,大肆残杀曾经的开国功臣。刘伯温遭冷遇,胡惟庸咎由自取,李善长都没能让他放过,明初四大案就是他加强皇权的一大表现。

可以看出,他的手段不止雷厉风行,甚至可以说是残忍,为此冤假错案层出不穷。

同时,为了防止贪污腐败,他想出了诸如“贴加官”之类的酷刑,还设立了锦衣卫,朝臣上下无不忧心忡忡。

朱棣临死前和朱高炽说的话(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为何称仁宗)(5)

而朱棣呢,也不见得有多加收敛。他称帝之后,先是对那些愿意归顺自己的建文老臣大肆迫害,又是继承他爹的狂暴因子实行严刑峻法。

可以说,两个马上夺得天下的皇帝,在为政手段上都显得过于残暴。

朱棣临死前和朱高炽说的话(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为何称仁宗)(6)

朱高炽即位之后,首先对朱棣大肆迫害亲族的进行了调整,其次宽减刑法。为了防止冤假错案的出现,即使的被判处死刑的犯人,也要再三审核是否为错判,这种对生命的尊重与朱元璋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理念相比何止是仁慈。

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撤掉丞相一职,改组内阁。但是在朱元璋、朱棣时期,内阁只是一个咨询机构,到了朱高炽时期,大学士们才又有了参与决策的权力。是非功过都是后人评说,朱高炽满足了士大夫参政议政的愿望,在朝臣中的声望自然也就提高了。

朱棣临死前和朱高炽说的话(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为何称仁宗)(7)

注重民生,削减负担

朱高炽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就颇为注重民生社稷。在他监国期间,曾多次开展赈灾计划,甚至亲自巡视灾区,凡有易子而食的状况,在他的举措之下都由官府灾民的孩子赎回。

他在位之后,深谙民间疾苦,取消了皇室直接征用民间财物的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公平购买。同时,他还减轻赋税,为四处逃窜的流民提供救济物品。

朱棣临死前和朱高炽说的话(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为何称仁宗)(8)

除此之外,朱高炽还采取了迁都的措施。朱棣在位后,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一则自己势力在此,二则也方面固手北方边防,因此有了“天子守国门”的美称。

但在朱高炽眼中,迁都到了北京之后,所以的耗费都变得巨大,这对民众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加之自己更喜欢在南京的生活,于是再次选择迁都回南京。

只可惜还没完成迁都事宜,朱高炽就突然去世了。

朱棣临死前和朱高炽说的话(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为何称仁宗)(9)

朱高炽在位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维系国家的稳定。当时由于朱元璋忙着集中皇权、朱棣四处征伐,因此安抚民众的重担就落在了他的身上。而他本身便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施以仁政也符合他的为君理念。

故而种种措施之后,与前面三位君王相对比,朱高炽着实称得上“仁”。

朱棣临死前和朱高炽说的话(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为何称仁宗)(10)

尾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朱高炽在位期间,将民生置于首位,自监国起就着手于赈灾之计,在他的手中,流民得以维稳,荒田得以开垦,社会经济得以稳定发展。

君之所许,民之所向,这就是朱高炽的“仁”。

朱棣临死前和朱高炽说的话(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为何称仁宗)(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