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在朱元璋手里的人实在是不少,其中有很多都是曾立下大功的老臣,而李善长并没有死在朱元璋斩杀这些人最热火朝天的时候,不过,虽然李善长当时松了一口气,却没想到最后还是死在了朱元璋的手里,而且还连累了一家子七十多口人。那么,为什么李善长也没有逃过这样的结局呢?

朱元璋手下最有能力的三个人(朱元璋放过了这位老臣)(1)

先前的胡惟庸案,受到牵连的多达上万人,即使是宋濂都没能逃脱被流放的结局,可是李善长却逃过了此劫,实在不能不说是幸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李存义有一个儿子,名为李佑,他的妻子是胡惟庸的亲侄女,而李善长又是李存义兄长。所以说,李家和胡家算是姻亲,按照朱元璋一罪牵扯万人的脾性,李善长没有受到牵连实在是太令人意外了。而朱元璋不杀李善长,其实只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朱元璋对于李善长的品德非常信任,还有一个是朱元璋也觉得自己总不能把当初干事业的老人都给杀光吧,总得留上几个。所以,李善长才没有因为胡惟庸案受到任何影响。

朱元璋手下最有能力的三个人(朱元璋放过了这位老臣)(2)

李善长暂管御史台的时候,曾经向朱元璋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足以彰显其才干与经验。后来,有人上奏说李存义父子同为胡惟庸党羽,大家都以为李家这次肯定完了,谁知朱元璋却并没有这么做,他念着李善长的功劳,只是让李存义父子去了崇明,却并没有要他们的性命,李家人原本以为,这事儿就算是这样轻描淡写得过去了。可是,李善长却有这样一个举动,这令朱元璋相当后悔,也给李家带来了惨剧。

朱元璋一改常态,这么给李善长面子,自认为李善长应该对他心怀感激,怎么说也应该表现好些。可是事后的结果证明,李善长并没有做出什么表示,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对朱元璋的这一举动而感恩戴德。

朱元璋手下最有能力的三个人(朱元璋放过了这位老臣)(3)

这让朱元璋很不满意,于是他便开始对李善长很是反感。这个时候,李善长已经七十七岁了,年迈的他无法对部下形成威慑,告发他的人渐渐变多。李善长有一个亲戚,名叫丁斌,他因为被株连发配边疆的时候,李善长曾多次请求朱元璋赦免他,朱元璋一怒之下便给丁斌治罪。丁斌受不了大刑,便供出了李存义,说他以前在胡惟庸家做事,曾看到李存义和胡惟庸暗中有来往。

朱元璋手下最有能力的三个人(朱元璋放过了这位老臣)(4)

李存义和他儿子于是遭了秧,而他们又供出了李善长,说李善长是胡惟庸的拉拢对象,而李善长经过其多次拉拢,最后对谋反一事也不是那么坚决反对。没过多久,李善长又遭到告发,说蓝玉曾经将与胡惟庸私通的沙漠使者封绩抓获,但是李善长却没有将这件事上报。紧接着,多位御史都对李善长弹劾,李善长家中的奴仆们也都表示其与胡惟庸之间曾相互赠送礼物。

虽然关于李善长与胡惟庸反案究竟是否存在直接证据还没有定论,单说他知情不报就够他喝一壶的了。恰赶上当时宫中有人占卜说是灾祸将生,大臣应召。朱元璋便毫不心软得处死了李善长全家七十多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