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河绿树成荫风景如画(鱼翔浅底白鹭成群)(1)

近年来,福田区河流水质整体大幅改善。图为深圳河。

原标题:深圳河实现水清岸绿景美

深圳特区报2020年1月10日讯 “以前这里的水又黑又臭,如今清水潺潺,河岸两边也成了我们休闲散步的地方。”日前,记者在笔架山公园福田河暗涵段采访时,在岸边散步的市民王明如是表示。

根据水质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河口国考断面全年平均水质达到V类,旱季达到IV类,首次实现全年均值达标。全年主要污染物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1.5mg/L、0.23mg/L,同比分别下降58%、24%,水质达到自1982年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好水平。

实施污水管网建设及暗涵综合整治,有效削减污染源

深圳河全长37公里,流域总面积312.5平方公里,作为深港界河,深圳河在深圳一侧占60%。在原特区高速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市政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建设的滞后,作为横穿特区东西的深圳河除了承担防洪功能外,也接纳了大量的生活、生产污废水,导致河流严重黑臭。

为治理深圳河的黑臭污染,沿岸各区持续、系统地开展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河长制体系,系统实施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雨污分流、小区内污染源正本清源、干支流及暗涵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扩建等工程措施,有效削减了进入深圳河的污染量。

2016年以来,流域内累计投入123亿元,实施80余项治水骨干工程;新增污水管网409公里;完成2000多个小区的正本清源改造;流域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28.6万吨/天,出水标准提标至Ⅴ类及以上。为全面消除辖区黑臭水体,福田区积极探索暗渠化河道治理方案,实施凤塘河、新洲河上游暗涵、福田河上游暗涵、笔架山河(福田段)、皇岗河暗涵清淤和截污工程。整治暗涵总长43.5公里,清淤总量7.29万立方米,新建截污管20公里。

福田河作为深圳河的主要干流之一,其上游暗涵污染问题曾经长期困扰河流水质,是治污工程的“深水区”——福田河上游暗涵段长达2.34公里,流域面积4.4平方公里,俗称“河道隐脉”,雨污混流严重,雨季污水外溢对河道水质产生严重影响。为治理这一顽疾,福田区率先提出暗渠源头治理,通过实施暗渠清淤、截污,打开暗渠总口,从根本上解决河流污染顽疾。在施工过程中,依靠无人船、气体监测等手段,全覆盖管理和全天候监测暗涵整治工作;人工不便施工的部位,利用清淤机器人作业,保证作业安全;在河道两侧排污口布置截污管,确保旱季污水不入河,减小雨季初期雨水污染。

经过一年多的治理,福田河暗涵出口水质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昔日的黑臭水体如今流水潺潺,鱼翔浅底。

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生态廊道

日前,记者走进福田区园岭街道百花园一期小区,地面上涂着蓝色与红色标识的井盖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原来这是小区雨污水管道系统的标识。作为福田区排水管理示范小区,该小区通过正本清源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已实现雨水排放口晴天无排水、雨天无排污,产生污水全部排入市政污水系统。

近年来,福田区全面落实“水污染治理决战年”部署,治理河道共10条,改造小区管网近500公里,2114个排水小区实现雨污分流,打造荔枝湖片区污水零直排示范,辖区水环境得到整体性改善。

2018年,深圳河、福田河、新洲河等3段黑臭水体已全面消除黑臭,福田河荣登国家黑臭水体整治光荣榜,受到住建部通报表彰。2019年以来,全区河流水质整体大幅改善,福田河水质稳定达地表水IV类标准,深圳河、新洲河水质达到V类标准,基本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目标。

在水污染治理取得历史性转变后,福田区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开展万里碧道建设的总体部署,统筹谋划治水、治产、治城,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格局,高标准地规划深圳河北岸碧道,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

深圳特区报记者彭军/文 周红声/图来源:深圳特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