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在濠州钟离太平乡的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里,朱四五迎来了他的第四个儿子。在元朝的统治下,穷苦的汉人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像朱四五这样的家庭,给小孩起名字只能是父母的年龄相加或者出生日期,于是,他给这个儿子起名叫朱重八。

朱元璋是和尚(和尚皇帝朱元璋)(1)

朱重八很小的时候,就给地主放牛,这一放,就是十几年。虽然贫苦,但还勉强有口饭吃,也就算是好日子了。幼年的他经常憧憬着以后可能会有更好的日子,自己可以多读点书,成家立业。憧憬是憧憬,和现实可不一样,一场灾难收回了他现有的一切:他的家乡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瘟疫,不到一个月,他的父亲、大哥、侄子、母亲相继饿死。他和二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草草地埋葬了亲人。而他,为了活下去,到皇觉寺当了和尚,这一年,他十七岁。

做僧人的日子也不好过,朱重八每天都要做各种粗活,还经常被年长的人欺负。只有在夜里,他才有时间偷偷思念已经逝去的亲人。

有一次,老和尚看见大殿上的蜡烛被老鼠咬坏了,当着很多人的面,痛训了他。他看着大殿上的伽蓝神像,心想,伽蓝神啊伽蓝神,你连自己面前的东西都看不住,还怎么守护整个寺庙呢?还害得我挨了一顿骂。气头上的他拿起笔,在伽蓝神像的背后写了“发配三千里”。

朱元璋是和尚(和尚皇帝朱元璋)(2)

没过几个月,饥荒影响到了寺里,做和尚也没有饭吃了,只能出寺去化缘,他成了一名游僧。住持派他去的地方是淮西和河南,这里是饥荒的主要地带,他一边走一边化缘,有时候一天都吃不上一顿饭,有时候为了一口斋饭,得遭受好一顿冷嘲热讽。这样风餐露宿的日子反而使他的意志更加坚定,他不再是无助地看着亲人死去的少年,不再是那个被人欺负的小和尚,还有什么能击倒他呢?化缘的三年中,他开阔了视野,见识到各地的风土人情,也认识了许多人。他不想再走这条化缘的路了,难道要化缘到自己死去的那一天吗?不!于是他回到了皇觉寺。

当时的元朝已经不是那个强大的帝国了,残暴的统治、连年的灾荒吞噬着这个国家的寿命。短短一年,全国各地就发生了几十起暴动,起义军有几百万。回到皇觉寺没多久,朱重八收到他幼年时的朋友汤和的一封信,汤和告诉他自己参加了起义军,在部队里当上了千户,希望他也来参加起义军。本来他都已经烧掉了这封信,可是还是有人走漏了风声,打算去告官,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反正都是死,索性起义去!二十五岁的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作朱元璋。

朱元璋在郭子兴手下当了一名亲兵,很快就表现出了他的才能,他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处事冷静,不贪财物,对其他士兵也很讲义气,逐渐树立了威信,并且很快就被重用,郭子兴还把义女马姑娘嫁给了他。

不久,朱元璋回乡招募兵马,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都前来投效。他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兴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可没多久他就提出了辞呈,只带领着他亲自挑选的二十四个人离开濠州,其他招募来的兵马都留给了郭子兴。他在前进的途中又逐渐招募兵马,很快,手里就有了几万人,这些人中,不少都成为后来大明朝的文臣武将。军中有个书生,叫李善长,他告诉朱元璋,只要效法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便可平定天下。朱元璋就把李善长留在身边,还很重用他。

朱元璋的部队很快就打败了滁州的元军,占据了这个险要之地。

这时候他手下已经是兵精将强,谋士如云了。他的目标,不再是吃饱饭而已,而是整个天下。此时,距离他刚刚参加起义军,也不过一年多而已。而此时的郭子兴却受人排挤,只能来到了滁州投奔他的女婿。

朱元璋面对着岳父,也是自己过去的长官,竟然把统帅的位置给了他,还交出了兵权。他对郭子兴说:“如果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不能忘记您的恩德。”

朱元璋是和尚(和尚皇帝朱元璋)(3)

朱元璋非常懂得人才的重要性,因此他亲自拜访隐士朱升,请教夺取天下的计策。朱升根据实际情况,告诉朱元璋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不要杀投降的人,也不要滥杀无辜,这些建议也都被朱元璋一一采纳。朱元璋的部队,纪律严明,起义军攻破城池后,不许抢夺财产、扰民滋事,不许掳掠妇女,他还下令让军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因此,他和他的部队很得民心,队伍就越来越强大了。

1364年,朱元璋被推举为吴王,名义上还是属于“小明王”韩林儿的手下,但实质已经是大权在握。

精良的军队、擅断的谋臣、勇猛的武将,再加上人心所向,就意味着朱元璋这支队伍一定是胜利之师。相比较之下,元军实在是不堪一击,起义军是节节胜利,而元军就只能是节节败退。

1368年初,四十岁的朱元璋在应天宣布即皇帝位,国号为明,年号为洪武。不久,把应天改名为南京。十六年的征战,朱元璋从小和尚转变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这年8月的时候,明军攻克元朝首都大都(今天的北京),元顺帝带着后妃太子逃回漠北,元朝统治中原的时间还不过百年就结束了。

#古史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