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庭的希望。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更加重视了子女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更是千千万万家庭的希望。纵观孩子的成长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有形形色色的困惑。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正视这些问题,积极面对,帮助孩子更好的进步和成长。“鼓励”将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孩子有这三个品质(孩子成长离不开这两个字)(1)

鼓励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迎难而上。能培养孩子的勇气,敢于面对错误。更能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荣誉感。但鼓励孩子时需要智慧,需要技巧。否则鼓励不仅没有增加孩子内心的力量,还会适得其反,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鼓励不是娇惯。

鼓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是在取得进步时给予肯定,不是不负责任的给予。“爱而不娇,严而不缚”是美籍“华人船王”赵锡成教育子女的观念。赵锡成家庭和谐美满,六个女儿人人都是个中翘楚。其大女儿赵小兰更是做到了美国交通部长的职务,是华人在美国政界的最高位置。美国总统老布什曾在白宫接见赵锡成夫妇和他们的6个女儿,声称要向他学习育人之道。在纽约大学校友年会上,赵锡成培养出六个优秀女儿的事例也让在座的许多校友感到相当羡慕,希望能够知道其栽培子女的方法。赵锡成指出,父母应该因材施教、多给子女鼓励。“孩子失败一、两次,你不要一口气把他拉起来,他就会自己学着爬起来。”2017年1月31日,赵小兰当上了美国第十八任交通部部长。她给爸爸打电话:“爸爸,谢谢你,I got it.”而赵锡成却说:“不是got it,you have it.”再次对女儿提出鼓励。

孩子有这三个品质(孩子成长离不开这两个字)(2)

鼓励要用真心给予,更要有具体内容。

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当孩子成功地克服一个困难,得到了进步,最希望得到老师、家长一句中肯的认可和鼓励,这是对她付出的肯定。哲学家詹姆斯就曾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被认同,被鼓励会激发更多、更高的潜能。但老师或家长在使用鼓励时要注意,不要经常说“太棒了”、“继续努力”这类话语,持续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鼓励时争取能够清晰地指出孩子进步的地方。通过具体细节的鼓励,并给他指出下次努力的方向,这样的肯定和鼓励会更有效果,而且不会让孩子觉得鼓励都是千篇一律,甚至不走心或者敷衍。

孩子有这三个品质(孩子成长离不开这两个字)(3)

鼓励时不要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父母和老师都希望孩子上课能够专心听讲,作业整洁、清晰、有条理,但对于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有时确实是非常困难的,大多数人是不容易做到的。家长不能对孩子期望和要求过高,不要使孩子觉得他们始终达不到期望的标准,这样的孩子会过早地失去童真和快乐,更会失去要求进步的信心。

鼓励不要设置双重标准。

很多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很高、很严,对自己却是另一套标准。教育孩子要做好房间的整理整顿,可自己的内务却乱七八糟;要求孩子要帮助父母做家务,而自己一回到家中就躺在沙发上捧着手机游戏、聊天;跑步时鼓励孩子要坚持下去,争取再提高点速度,自己却早早地退出。家长的这种做法会使孩子感受到不同标准的对待,甚至会厌恶来自家长的要求和鼓励。所以家长在实施鼓励时更要注意做好自身的表率,千万不能设置“双标”。

孩子有这三个品质(孩子成长离不开这两个字)(4)

鼓励是催化剂。善用它,能使我们在子女教育方面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获取更大更多的进步和成功。

(林哥谈生活,感谢你的关注[握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