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

昨晚,带6岁外孙去参加县艺术节开幕式。结果,到大剧院门口后,被拦了下来(前因A),理由是孩子高度不够1.2米。此时,外孙哭了起来。有一位旁人在帮腔,对着服务员说:你们怎么可以歧视小孩,阻止他们学习艺术(信念B1),结果外孙哭得更伤心了(后果C1)。然而,我不这么想,我与外孙说,你们年龄小,有的内容看不懂,中途就会离场,就会影响剧场秩序,叔叔刚才的做法是有道理的(信念B2)。你是懂道理的孩子,我们是否应该支持叔叔的行动?我们不进去了!外孙点点头,似乎有点懂,不哭了(后果C2)。

各位家长,你赞成我的做法吗?我用的是ABC法

二、总结:

1. ABC法就是通过改变孩子对事情的看法,来调节孩子的情绪优化孩子看待事物的角度,从而获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其原理如下:

abc理论简单举例(第二十四季第四讲)(1)

2. ABC法是心理咨询中认知疗法的重要工具,把它用在家教上,能让家教的科学性大为提高,效果变得更有效。当你懂得了并掌握了ABC法,就找到了解决自己和孩子情绪问题诀窍。

三、建议

1.初步掌握ABC原理,并且学会在自己身上使用。这样,家长就能首先成为情绪管理的高手,不会经常对着孩子发脾气,养成平和的性格,同时也为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也慢慢学会用ABC法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提高孩子的情商

2. 养成凡事往好处想的习惯。根据ABC原理,你的情绪不是由前因决定的,是由你对前因的看法决定的。你的看法好,你的情绪就好,处事就积极。反之则反之。如上例,外孙不能进剧场,行动计划落空,是“坏事”;但从家教角度看,多了一次教育外孙的好机会,是“好事”。所以,想法一改变,“坏事”就变成“好事”了。

3.多学习家教的科学方法。通过ABC法的学习,更懂得,家教是科学是学问,家教不能蛮干。坚决不做只会打、骂、叫、哄的家长。

视频来源:本地头条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