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 德国柏林设计奖 Berlin Design Awards 获奖名单公布。由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牵头,孟建民院士担任总建筑师,联合德国HPP建筑事务所和法国铁路集团AREP建筑设计集团设计的深圳南山科技创新中心项目荣获柏林设计奖(Berlin Design Awards)金奖。

柏林设计奖(Berlin Design Awards)由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75000多名创意人士的全球创意平台DRIVEN x DESIGN主办。该奖旨在激励创作,鼓励创意,激发更多设计需求,表彰那些引领潮流,具备创造力与勇气的设计师。

北京设计创新中心申报(深圳南山科技创新中心获2022年度柏林设计奖金奖)(1)

提供 “全生命周期”的众创平台,打造南山区持久活力的“产业生态雨林”。

提供一片革新过去适应当下、应对未来不断变化的“产业生态雨林”。

——设计愿景

北京设计创新中心申报(深圳南山科技创新中心获2022年度柏林设计奖金奖)(2)

▲ 打造高度聚合,弹性可变,多样共享的产业生态系统

深圳南山科技创新中心地处深圳市南山区留仙洞总部基地的核心位置,将被打造成该片区重要的科技中心,联合体团队着重关注如何实现产业共享交流、高聚集效应与弹性发展空间,致力于构造一个复杂多样、具备持续可变能力和长久活力的产业生态系统。

立体城市

传统园区模式类似地产式开发,孤立、封闭、连接维度较弱。本项目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从不同层面与未来的大型交通枢纽西丽高铁站建立连接,并直接得益于这个驱动深圳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多层级的交通系统使西丽高铁站、石鼓地铁站和公共巴士站拥有良好的可达性:迅捷高效的垂直系统与连接高层、低层的水平系统,使城市、街区、裙房和塔楼有效融合在一起。

北京设计创新中心申报(深圳南山科技创新中心获2022年度柏林设计奖金奖)(3)

▲ 项目北侧城市天际线

北京设计创新中心申报(深圳南山科技创新中心获2022年度柏林设计奖金奖)(4)

▲ 项目南侧城市天际线

分布于场地外围的五座塔楼包含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创意办公空间及实验室;同时还有一座塔楼将为相关行业的人才提供住宿。在塔楼围合空间的内部,方案团队设想了一处可以提供联合办公场所和实验研发空间的巨大交互平台,为初创公司提供成长和交流空间。这个最具活力的空间被适当抬升,把街区归还给城市,减少对公共空间的侵占,并在其下方形成商业区。通过优化立体垂直交通,汇聚不同楼层的人群,通过塑造绿色休闲空间,创造人性化尺度,为较低楼层提供更佳的自然光照条件。

北京设计创新中心申报(深圳南山科技创新中心获2022年度柏林设计奖金奖)(5)

▲ 建筑抬升归还底层空间,重塑城市街道活力

北京设计创新中心申报(深圳南山科技创新中心获2022年度柏林设计奖金奖)(6)

▲ 立体城市模式下,使城市、街区、裙房和塔楼有效融合

产业生态雨林

深圳南山科技创新中心设计以“产业生态雨林”为概念,希望建造一个拥有持续吸引力的复合型产业空间。本项目通过被城市公园连接的“地表层”“伞盖层”和“树冠层”三个层级,体现整体的生态雨林结构设计。

“地表层”连接城市交通,汇聚人流,集合了交通枢纽、办公空间和实验室、商业街以及会议中心等多种功能。抬高 30m 的平台,既保证最大化采光,也为下方空间提供可避雨的舒适环境。体系化的街区生活产生的高聚集效应,为企业和人才的创造性提供了载体。

北京设计创新中心申报(深圳南山科技创新中心获2022年度柏林设计奖金奖)(7)

▲ 街区式的城市生活空间

“伞盖层”由长 400m,宽 110m 的巨大平台构成,为实验研究、联合办公、对话交流、非正式会谈、研讨会、商品展会及体育活动提供空间。平台和四围的塔楼良好连接,拥有便利的可达性。灵活的平面、内外交融的开放空间,使得本项目不会局限于创造一个传统的产业园区,而是为初创和中小型企业提供理想的发展空间。

北京设计创新中心申报(深圳南山科技创新中心获2022年度柏林设计奖金奖)(8)

▲ 孕育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的孵化平台

“树冠层”的六栋塔楼环绕在平台四周,为多种领域企业提供灵活且相对私密的办公空间。所有塔楼都通过水平方向的连接体系与中央平台充分融合, 以促进企业间的信息交换和互动交流。

北京设计创新中心申报(深圳南山科技创新中心获2022年度柏林设计奖金奖)(9)

▲ 250m园区标志性塔楼

“产业河流”是一个改良的多层地面体系,提供了连接三个层级的多层级通道系统,通过地下空间直接联系西丽高铁站和石鼓地铁站,再通过连续路径升至“伞盖层”甚至是“树冠层”。串联上下游各个节点,提供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多种功能。同时也为片区提供约10万平方米的立体花园,在消解规划尺度的同时,保证各区域连为整体、方便可达。

南山科技创新中心将被打造为一片复合功能、面向未来的产业栖居地。这片“产业生态雨林”将促进该区域的创新和经济发展,吸引高端人才,并彻底激发留仙洞片区的活力。

同时,南山科技创新中心项目是MENG建筑创作院(深总院)继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留仙洞创智云城等项目之后,在深圳城市空间高密度发展的背景下对产业园区类型综合体的又一次创新实践。

北京设计创新中心申报(深圳南山科技创新中心获2022年度柏林设计奖金奖)(10)

▲ 以产业的人本需求出发,打造复合多样、持续可变的产业空间生态系统

北京设计创新中心申报(深圳南山科技创新中心获2022年度柏林设计奖金奖)(11)

▲ 总平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产业园区

项目地点:广东省深圳市

建设状态:在建

设计时间:2018年5月 - 2020年6月

建成时间:预计2023年竣工

用地面积:1,179,100㎡

建筑面积:1,046,300㎡

业  主:深圳市南山区政府

设计单位: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德国HPP建筑事务所、法国铁路集团AREP建筑设计集团

项目总指导:孟建民

深总院设计团队:杨旭、徐昀超、李优、王敏龙、王天阳、齐嘉川、邢赫、张韬韬、陈路路、张靖、赵汪诗哲、何颖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