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有效破解企业从拿地到动工审批环节多、动工周期长等难点堵点问题,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浐灞生态区功能区探索开展分阶段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通过流程再造、精简审批手续,允许企业分阶段申请办理施工许可,为市场主体进一步减负让利,推动建设项目提速增效。

西安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西安自贸全省最佳实践案例)(1)

一、改革背景

西安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西安自贸全省最佳实践案例)(2)

根据现行施工许可办理政策,企业取得合法用地后,需要先设计方案并通过人防、绿化、市政、单体、夜景等技术审查,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再办理施工图设计并通过图审、消防等审查,才能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由于规划审批在前,建设审批在后,导致完成审批手续到项目开工需要等待4-5个月的时间,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物资成本和资金成本。

西安浐灞生态区功能区聚焦上述“痛点”,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便企惠民为目标,制定了《西安浐灞生态区分阶段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实施意见(试行)》,探索形成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分阶段办理新模式,有效破除施工许可办理体制机制障碍,缩短项目整体建设周期并提高审批效率。

二、主要做法

西安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西安自贸全省最佳实践案例)(3)

(一)再造工作流程。通过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流程梳理再造,将基坑施工与后续手续办理并联同步进行,明确建设单位在取得合法用地并确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后,可根据施工进展顺序自主选择,分三阶段(基坑、地下室、地上)、两阶段(地下、地上)或一阶段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改变过去企业逐项办理、全流程审批才能动工建设的串联模式,企业在取得相应阶段所需(部分)资料经审核符合要求后,即可核发基坑施工许可证,开始基坑开挖、土方外运及边坡支护,同期准备下一阶段施工许可所需资料。

(二)优化办理环节。推行事项合并审批,将企业从拿地到项目开工的11个环节53个审批事项,精减压缩到28个事项。将原本分别实施的环保、水保、安全、卫生、消防等验收项目,整合为多部门联合验收,大幅压缩验收时间。对于事中事后可修正且不可能出现不可逆影响的审批事项,试行建立告知承诺制、非核心材料容缺受理制,不再作为办理施工许可的前置条件。

(三)加强安全监管。梳理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建设审批部门和业务监管部门各方权责义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执行信用约束和惩戒机制。发挥审批施工许可“总把关”作用,住建等业务监管部门同步联动,对项目各阶段审批手续、建设情况定期检查复核,有效制约违规现象发生,保障工程建设项目高效有序、安全文明施工。

三、实践效果

西安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西安自贸全省最佳实践案例)(4)

(一)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企业从拿地到动工由至少135天压缩至15天以内,动工周期节约89%。例如,西安浐灞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在7天的时间内先后取得了西安浐灞生态区集中配建租赁型保障房二期项目的工程规划许可证(基坑)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基坑),项目建设周期缩短至少3个月。

(二)节约了企业资金成本。实施“分阶段施工许可”改革后,企业只需要办理土地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基坑)等即可先行基坑施工,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物资成本和资金成本。例如,一个100亩左右的房地产项目,每等待一天约耗费40余万元(项目土地费、建安费及其他项目总投资产生的融资费用),提前动工120天就能为企业节省近5000万元。

(三)规避了违规动工风险。个别企业为节约资金成本、时间成本或其他因素,宁愿接受处罚也要违规提前动工抢工期,新模式破解了企业合规和节约成本之间的矛盾,降低了企业的违规风险,改善了行业整体风气。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西安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西安自贸全省最佳实践案例)(5)

下一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浐灞生态区功能区将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确保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坚决杜绝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还会加强巡查力度,对于未批先建擅自施工的项目加大查处力度,确保施工许可审批的有效管理。

来源:西安商务

编辑:史鑫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