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上,很久以来“乌纱帽”一直是大小官员的代称。当然出于调侃和嘲讽官吏,“乌纱帽”成了最常用的官员的代名词。常说:某某不坚持原则,怕丢了乌纱帽。乌纱帽是怎么做出来的,又是什么时候成为官员的代名词了呢?

什么级别的学生毕业穿博士帽(乌纱帽的由来硕士)(1)


古代人头上的衣饰物很多,按照不同的用途和作用可以分为:冠、盔、笠、巾、帽等,总称为“衣头”。帽子的历史比较悠久。在穴居野外的远古时期,人类的先祖外出为了御寒,大张的毛皮披身作衣,小块的柔皮裹头,成了最早的帽。

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安阳殷墟时代,是一个温暖期,这个时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最冷月温度约比现在高3℃-5℃。周代初期有一个短暂的寒冷期(约200年左右),又进入到一个新的温暖时期。

可能与中原地区的气候相关联吧,商周时期,天气暖和,华夏文明发达,中原的汉人普遍带“冠”,而不是戴帽。《说文》对帽的解释:小儿及蛮夷头衣也!小儿和周边的蛮夷才带帽。而小儿也是到了一定年龄才可以戴”冠“,代表了成年。

春秋时期,卫国的太子名叫蒯聩,想要占领卫国,建立自己的功业,挟持了大夫孔悝。子路正是孔悝的家臣,当时他在陈国,得知这个消息,子路非常愤怒,二话不说赶去救孔悝。蒯聩派人来攻打子路。子路奋勇迎敌,以戈击之,但是寡不敌众,最后子路被活活刺死。临死之前,子路的冠被打掉了。子路说:君子死,冠不免。然后正冠结缨,身体坐正后被砍为肉酱。

据说,蒯聩将子路的尸体做成野味让孔子品尝。子路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之一。子路的带冠而亡、从容就义、显示自己始终是个正人君子。孔子感伤尤甚、郁郁寡欢,不久就去世了。

什么级别的学生毕业穿博士帽(乌纱帽的由来硕士)(2)


什么级别的学生毕业穿博士帽(乌纱帽的由来硕士)(3)

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进入第二个寒冷时期。帽的品种大量出现,远远超过冠了。三国魏晋是的帢帽、起源于晋朝妇女的帷帽,唐朝文人雅士喜爱的高筒帽、宋朝的席帽、元朝的盔式折边帽、四楞帽、元朝六合一统帽等等,都是曾经流行一时的帽式。而盛行最久、其名传至今日的就是“乌纱帽”。

乌纱帽由发展而来,用铁丝构成硬壳骨架,前部成圆帽形,后部高突。帽内衬黑纱,外涂黑漆。北宋时期左右平伸出纺锤形,两叶“平施两脚,以铁为之”,也就是帽子两侧伸出两支硬翅。这两“脚”,从宋初开始,逐渐加长,目的是防止官员们上朝站班时互相交头接耳说悄悄话。如果交头接耳,两支帽翅碍事,很可能会把帽碰掉地上,皇帝可以发现。

乌纱帽与其他帽子原料最大的不同,就是使用“纱”。古代,纱是指细孔可以通过细沙的丝之物。再早的纱是从筛网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用最细的丝线编织,纱布小孔密布均匀,仅透过细沙,透空率要达到75%,因而特别轻软、透亮。我国古代的纺纱技术特别发达,1972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丝织物,一件素纱禅衣,仅重49克,不到一两,经纬密每厘米达到62根。

由于有市场的需要,纱在唐宋时有较大发展,主要盛产于江南。唐代时期,古越州就产乌纱、轻容和花纱等几十种品种。宋朝的手工业更加发达繁荣,两浙的纱品更加丰富,也为各类“乌纱帽”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什么级别的学生毕业穿博士帽(乌纱帽的由来硕士)(4)


早在南北朝时期,乌纱帽已经作为皇帝和士大夫燕居之服。《南史宋明帝纪》:事出苍卒,上失履,铣,犹着乌纱帽。唐武德九年太宗下诏天子至士庶百官同服乌纱帽。《宋史杜衍传》:“出入从者十余人,乌帽皂履绨袍革带。一般百姓和仆人都可以带”乌纱帽“的。当时纺纱术和印染术发达,不仅有“乌纱帽”,还有“白纱帽”。李白在《答友人赠乌纱帽》中写到: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罾。

“接罾”,就是当时文儒喜欢服带的白纱帽。只有到了明朝朝廷官员才全都戴乌纱帽。据史载,1370年,明政府规定:凡文武官员入朝,都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清朝一代,官府参照了满族的传统服装,于是“乌纱帽”消失在社会中。今天舞台上的传统戏,尤其是京剧,我们见到的是明朝官员们的乌纱帽的样子。

什么级别的学生毕业穿博士帽(乌纱帽的由来硕士)(5)

有人一直呼吁恢复中国人的传统服装,不知道恢复戴帽子时,“乌纱帽”是不是备选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