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乌纱帽的来历
“乌纱帽”通常指古代官吏戴的一种用黑纱做成的抽边半透明的帽子,后来就被用来比喻做了官。头上戴着乌纱帽,就是说正在居官,摘掉乌纱帽,就是丢了官。
乌纱帽原本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到隋朝,才作为正式官服一部分,到了唐朝更加兴盛。而到宋朝又在乌纱帽的两边加上了双翅,明朝以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的代名词。乌纱帽按照官阶在材质和式样上有区别。到了满清官帽又改成顶戴花翎的红缨帽。
京剧《铡美案》里包公不顾太后干涉,宁可摘下自己头上的乌纱帽,也要开铡问斩陈世美。《西游记》里小姐抛绣球招亲,彩球打在新科状元陈光蕊的乌纱帽上。
直到今天人们也还戏称有官职的为头戴乌纱帽。比如说:我宁肯不要这顶乌纱帽,也要把大贪官拿下。
乌纱帽一直流行到17世纪的明末清初,才被满式冠帽所取代。
古代一般男子戴什么
本来一般人戴的帽子叫“幞头”,又名折上巾、软裹,是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所以也称“乌纱”,俗称为“乌纱帽”。幞头是中国隋唐时期男子的普遍服饰。幞头因身份不同,式样也有不同。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说:“幞头一谓之四脚,及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幞头要在四角接上带子,原因是先前的幞头戴在头上,顶是平而起褶的,四角接上带子,两角在脑后打成结,然后自然飘垂可成为装饰,另两角反到前面攀住发髻,可以使之隆起而增加美观。
原先,皇帝或官僚戴的是展脚幞头,也就是带字的两脚向两侧平直伸长,身份低的公差、仆役则多戴无脚幞头。
秦汉时期华夏地区,身份卑贱的人才戴帻(音ZE),读书人男子二十而冠,戴的是冠帽。帻,又称巾帻。帻本是一种包头布,用以束发,就是用以包裹鬓发、遮掩发髻的巾帕。始见于汉代。使用时就是用一块巾布从后脑向前把发髻捆住,在前额打结,使巾布两角翘在前额作自然的装饰,这在当时青年男子中间,认为是一种美的打扮,所以乐府诗《日出东南隅行》有“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即幞头)”之句。
古代读书人戴的是冠
古代书生戴的帽子叫“冠”。“冠”本是个会意字。从“冖”(
mì),意思是用布帛覆盖,下边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又从“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本义就是帽子。
《说文》:冠,弁冕之总名也。弁、冕皆古代男子冠名,吉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因以弁冕指礼帽。
古代男子年满二十要行冠礼,这个礼仪称为“及冠”,后来也以“及冠”代指男子超过二十岁。男子加冠时,身体还在成长,尚未完全成熟,所以通常把男子二十岁叫“弱冠”。
加冠并非一定要满二十岁才举行,在一些地方年满十六岁,便可以举行加冠仪式了。古代的女孩子一般不戴冠,在十五岁时,女孩就要用束发的簪子(笈)把头发髙高绾起。举行成年礼仪,即“笄礼”,女子十五岁叫“及笄”,代表女孩子成年了。古代的皇后参加重大典礼时也要戴冠,由于这种冠上有龙凤之形,所以又称为“龙凤花钗冠”,就是我们常说的“凤冠”。
乌纱帽为什么有帽翅
乌纱帽的帽翅就是飘带的变种。据说发明人是宋太祖赵匡胤,他对于朝臣在朝堂之上交头接耳很不满意,于是在官帽上加上帽翅,这样朝上谁在动,他就可尽收眼底。
还有就是帽翅很长,如果不让他乱颤,就必须走路四平八稳,昂首阔步。这就逼得官员们必须练习特殊的步伐,迈官步,走四方歩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
乌纱帽的帽翅有什么讲究
从京剧各行角色头上戴的讲究,可以略知一二。官员戴的乌纱帽帽翅的式样很有不同,大致分为“方纱”“尖纱”“圆纱”。“方纱”的帽翅是方形的,一般用在正派生角方面,所以又称“忠纱”。《群英会》中鲁肃与《贩马记》中赵宠戴的就是“忠纱”。“尖纱”的帽翅是尖形的,一般用在奸诈的净角方面,所以又称“奸纱”。如《一捧雪》中严世蕃戴的便是。“圆纱”的帽翅是圆形的,是给小官中的坏人用的,如《审头刺汤》中的汤勤。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