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拳五魁首的来历(五魁首八匹马)(1)

“一听 、 哥两好 、三多多 、 四季财 、五魁首 、 六六顺、 七个巧 、 八匹马啊 、 你吃酒啊 、 满堂红”

在古装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兄弟两个人在喝酒划拳,而上面提到的“五魁首”与“六六顺”等听起来十分滑稽的词语,就是划拳时说的行酒令。

何为行酒令?古今有2种说法,或者说最初的行酒令在经过演变后,性质有了改变。

划拳五魁首的来历(五魁首八匹马)(2)

最初的行酒令,是为了维持酒桌秩序的礼法,而在经过时间的演变和朝代的更换后,行酒令变成了一种酒桌助兴的小游戏,且一直延续到今日。

影视剧中的行酒令,我们能看到的大体分为2种,一种是“五魁首”之类的划拳游戏。

另一种则是相对文雅些的吟诗作对,譬如在《还珠格格》第二部中,小燕子与紫薇一行人在金锁的婚宴上所做的三字行酒令。

划拳五魁首的来历(五魁首八匹马)(3)

对于吟诗作对,我们基本上可以理解,但是“五魁首”与“六六顺”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西周的酒文化

行酒令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而在西周时期,行酒令本是维持酒桌秩序的一种礼法,与游戏无关。

在《周礼》中,明确记载到西周的各项礼法制度,当时的人们,上至君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被礼法约束着,哪怕是喝酒放松一下,也不能忘了礼制,而当时的行酒令就是一种约束的礼法。

划拳五魁首的来历(五魁首八匹马)(4)

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行酒令才慢慢有了改变,有向助兴游戏演变的趋势。

当时盛行的投壶,便是行酒令的一种,而这项游戏一直延续到之后的多个朝代,我们在《知否》中看到男女主儿时在参加宴席时,玩的投壶就是这种。

划拳五魁首的来历(五魁首八匹马)(5)

而到了唐朝,行酒令又有了变化,当时的酒令一般分为3种,即是“律令”“骰盘令”和“抛打令”。

“律令”是只能动口不能动手的,唐朝最盛行的“律令”就是吟诗作对,对于那些文人墨客而言,酒间最喜欢的就是做对子,一来为酒桌助兴,二来也陶冶了情操。

划拳五魁首的来历(五魁首八匹马)(6)

“骰盘令”是用抛骰子的方式来决定喝多少,相对于“律令”而言,没有什么局限性,唯一考验的或许就是参与者的酒量了。

至于“抛打令”,则是相当于大家熟悉的击鼓传花,随便找一样物品,从第一个人依次往下传,最后这个物品落在谁的手里,谁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而这个惩罚,可能是即兴上场表演歌舞,也可能是吟诗作对,再或是喝酒。

划拳五魁首的来历(五魁首八匹马)(7)

这么看来,到了唐朝时期,行酒令已经完全成为了一种席间助兴的游戏。

不过这时的行酒令至少还算是文雅的,吟诗作对或是表演节目,都不至于太过火,但随着时间的演变,这种酒文化则开始变得不入流。

四大酒令失传三个

原本流传的酒令,大致分为4种,即是古令、雅令、通令、筹令,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朝代的更换,只有通令被流传下来,其余的3大令基本上失传了。

何为通令?即是娱乐性比较强的行酒令,像是划拳、掷骰子或者抽签,都是其中的一种。

划拳五魁首的来历(五魁首八匹马)(8)

而前文所说的“五魁首”“六六顺”“八匹马”等词,都是在喝酒划拳时所说的。

其中的“哥俩好”,指的是兄弟2个感情好、“四季发财”指的是一年四季都会发财。

“五魁首”指的即是五经,这五经是《诗》、《书》、《礼》、《易》与《春秋》。

至于“六六顺”指的是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与弟敬“八匹马”不是简单的八匹马,而是周穆王最喜欢的那几匹。

划拳五魁首的来历(五魁首八匹马)(9)

虽然这行酒令听起来滑稽,但实际上里面却包含着流传了几千年的酒文化。

当然,除此外,还有相对简单的行酒令,都是比较简单的,譬如“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或是“人在江湖走,不能离了酒;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喝高兴”。

划拳五魁首的来历(五魁首八匹马)(10)

不过,这通令在酒桌上完全是为了助兴,或是劝酒的存在,所以常常会看到一帮人喝得迷迷糊糊,又大喊大叫的,非常的吵闹,尤其是在影响到隔壁桌其他人聚餐时,常常还会引发不必要的争吵。

从起初的维持酒间秩序,到之后的劝酒助兴,行酒令从西周流传至今,发生很大的变化,而相比初期,目前的行酒令也没有那么文雅了。

当代的行酒令

其实在最早时,酒宴上是设有“立之监”与“佐主史”等令官的,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行酒令,维持酒间的秩序。

与目前不同的是,当初令官的存在,是为了限制参加宴席的宾客饮酒过量,而不是像如今这般从头到尾的劝酒。

划拳五魁首的来历(五魁首八匹马)(11)

而且当时盛行的行酒令,都是比较文雅的,基本上没有划拳一说,即便是为了席间的助兴,大家也都会吟上几首高雅的诗,既切磋了文采,也促进了席间的交流。

然而随着发展,这种文雅的酒令基本上不存在了,也根本没有人再在意礼节,酒令完全变为了烘托气氛或是劝酒逼酒的存在。

如今在酒桌上大家最喜欢玩的划拳游戏,或是掷骰子游戏,参与者不喝多基本上是不让下桌的。

划拳五魁首的来历(五魁首八匹马)(12)

酒文化演变至今,可以说有利有弊,弊端在于劝酒过度,可能会导致参与者因为饮酒过量而出现身体上的问题,而过度的饮酒,也可能导致情绪激动,而引发争吵。

但有利点在于,这种烘托气氛的酒令,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隔阂的朋友喝顿酒,就有可能缓和2个人之间的关系。

公司团队在下班后聚会,一顿酒也可以让同事之间的关系更加的亲近,日后的工作上大家也可以配合得更加的融洽。

结语

“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凡为公酒者,亦如之”

酒文化流传至今经历了很大的改变,从起初的礼法到如今的消遣娱乐,虽说弊端不少,但这也确实是顺应时代的改变。

划拳五魁首的来历(五魁首八匹马)(13)

因为时代有需求,文化才会相应地改变,其实不仅仅是饮酒的文化,饮水也有文化,古人常用的井水,也分三六九等,尤其是泡茶所用的水,最为讲究。

不过演变至今,水文化对于大家而言,也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