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是非常讲究吃红小豆的,每年家家户户都会做豆沙馅的包子,还有用豆沙馅做的切糕、元宵,这些都自不必说了。最有代表性的是天津的小豆冰棍,这种里面带有煮的沙沙的红小豆的冰棍在我小时候是最便宜的冰棍,只有三分钱一根,而奶油冰棍则要五分钱一根。相比于奶油冰棍,老天津人更青睐于小豆冰棍,就像马三立在相声中所说的那个“张二伯”嘴里的话那样:“买奶油的干嘛,买小豆的呀!”足见在馋嘴的“张二伯”心里,小豆冰棍始终是一道白月光。那时候街上卖冰棍的都是推着一辆小车或者是把一个白色的木箱固定在自行车的后架上,卖冰棍是需要街道批准的,一般都是经济困难的家庭,我一个同学家里很穷,上学不用交两块钱的杂费,他妈妈没有工作,就推着小车沿街叫卖冰棍。一般说来,卖冰棍的一早到冰棍加工厂去批发,然后在街上零售。我们那一片的冰棍加工厂在小白楼的开封道上,加工厂里的冰棍都是用塑料袋成袋装的,一般卖冰棍的都是取两三袋,装在里面衬了棉被的白色冰棍箱中。卖冰棍时最常见的吆喝是:“小豆冰棍,三分一棵!”“冰棍败火,败火三分!”尽管他们也卖五分的奶油冰棍 ,但从来不吆喝奶油冰棍,这也可以看出天津人对于小豆冰棍的热爱了。我们附近卖冰棍的人当中只有一个人与众不同,我严重怀疑他过去说过相声。这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老头,他的吆喝声非常奇怪,辨识度极高,只要他到了我们这条马路上,孩子们都会围着他听他跟唱歌一样地吆喝:“冰棍越吃越渴的,越渴越爱吃唻……”

除了这些吃法之外,天津人还很讲究喝小豆粥。五十多年前爸爸带我到东兴市场卫生院找“小孩王”看病的时候,经常会领着我光顾一家小吃店,每次都会给我买上一碗小豆粥,他自己不喝,但会安静地看着我慢慢地喝掉,这一幕至今想来都觉得十分温暖。这个小吃店开了很长时间,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上的同学经常从南开大学门前坐上八路汽车到百货大楼站下车,然后到那里去喝他家的小豆粥。直到我们毕业二十周年重返南开时,一帮同学还专程跑去喝这家小豆粥。记得这家小吃店好像名叫“津津小吃店”,不知道今天还有没有。

爸爸其实有时候挺馋的,他也觉得这个小豆粥好喝,但又舍不得花钱买,于是就打听这个粥的做法,最后还真让他打听着了。于是,我家里也按照这个方法自己做小豆粥,味道也不差。

这个小豆粥说起来并不难做,主要是要有桂花酱。当年爸爸为此专门带着我跑到开封道的一家食品店里买了一瓶桂花酱,然后回到家里就按照人家说的办法煮粥。先把小豆洗净后放到锅里泡上一宿,然后加上水慢慢煮,这个过程特别费火,要煮到小豆开沙需要很长时间。后来有了高压锅,这一过程才变得简单了起来。等到小豆都煮烂了之后,就要往粥里加红糖了,那时候糖都是凭票供应的,所以我们都是用糖精。对了,现在的年轻人好像都不知道还有过糖精这种东西了。这个东西在我们小时候是非常重要的甜味来源,一包糖精不到一毛钱,用一个小纸包盛着,里面都是白色的结晶,在需要的时候只要往锅里放入几粒,一锅粥马上就甜了起来。加入糖精煮上一会儿后,就用吃饭的勺子从瓶子里挖出两大勺桂花酱放入锅中,这时满屋里都飘满了桂花香味,闻着就让人流口水。最后,用一个小碗调出水淀粉,在锅里勾上芡,于是一碗浓稠的桂花小豆粥就熬好了。据说,有的人家讲究,不用淀粉勾芡,而是用藕粉,我至今也没有试过,不过应该是更好喝吧。

现在有了电冰箱,再煮小豆粥就更方便了。只要把适量的小豆放到一个盒子里,然后加上水没过小豆,然后盖上盖子把这一盒小豆放到冰箱的冷冻室内冻成一个冰坨子。到了要煮粥的时候,先在锅中把水烧开,然后保持大火,将这个冻成冰坨子的小豆直接扔进开水中,不一会儿小豆就会煮好,比高压锅还快。我用这个办法煮小豆粥和绿豆粥,屡试不爽。

十种小豆粥的正确做法(熬一碗小豆粥)(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