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是慢性肾炎患者的生命线。如果一个肾友的肾功能一辈子都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这无疑是不幸中的万幸。那么肾功能指标有哪些,这篇文章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下临床中肾内科医师关注的肾功能指标。

按照准确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临床上常用的肾功能指标准确度:肾小球滤过率(GF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胱抑素C(Cys C)>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下面向大家简单解释。

【肾小球滤过率GF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脏最主要的一个功能是排毒、排水(当然还有其他方面非常重要的功能),而肾小球滤过率GFR就是肾脏排毒、排水能力的代表,但是这个肾小球滤过率GFR太笼统、太广泛了,因为从肾小球滤过的毒素太多,有肌酐、尿素氮、尿酸,还有成百上千的小分子毒素等,为了能够更好的反应肾小球滤过率GFR,临床上用肾小球清除肌酐的能力来代替,这就是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所以在临床上,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是可以化等号的。正常情况下GFR或者说Ccr是大于90的(正常人甚至是可以达到120),这样人体的代谢的毒素/废物、多余的水分就可以通过小便排出,当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比如最常见的就是慢性肾炎,会使得Ccr下降,Ccr下降到不同的区间,肾脏排毒、排水的能力就不一样,导致的并发症、治疗方案、预后都有区别。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是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血肌酐浓度计算出来的。

年轻人患慢性肾炎的多吗(慢性肾炎患者的生命线)(1)

【胱抑素C(Cys C)】近年来,一种新的肾功能指标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它就是胱抑素C(Cys C )。胱抑素C是迄今基本满足理想内源性GFR标志物要求的内源性物质(比肌酐更灵敏反应肾功能)。是新近发展起来的评估肾功能的一种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指标。胱抑素C是人体所有的有核细胞内以恒定速度持续转录与表达产生的,无组织特异性,所以胱抑素C在体内是以恒定速率产生,完全不受饮食、运动、年龄、性别、炎症的影响(肌酐会受到这些因素影响),是目前一种最为理想的代表肾功指标的内源性物质,比肌酐更早期、更精确、更特异性的反应肾功能,是肾内科医生熟知一种肾功能标志物。正常情况下,Cys C在血清和血浆中的浓度为0.51-1.09mg/L (参考范围)。当肾功能早期受损时,Cys C在血液中的浓度随肾小球滤过率的损伤而升高(这个时候肌酐可能还在正常范围内)。肾衰时,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Cys C在血液中浓度可增加10多倍。现在很多医院都可以查胱抑素C,在肾功4项里面,而肾功3项是肌酐、尿素氮、尿酸。

【肌酐】肌酐作为“老牌”、“经典”的肾功能标志物而被所有医生和广大肾友熟知,但是作为肾内科医生,必须得知道肌酐的真正含义。肌酐是人体内肌肉的代谢产物,对比于尿酸、尿素氮来说,肌酐受饮食(主要指瘦肉)的影响远没有这两者明显,而且其他疾病也一般不会导致肌酐升高,所以将肌酐作为肾功能标志物。正常饮食(指不过多的吃肉),正常活动(指不过多、剧烈的运动,因为运动会使肌肉代谢增强,产生更多肌酐),则肌酐完全由人体肌肉产生,则人体的肌酐处于一个平稳的水平,这个时候肌酐就可以反映肾功能。但是,肾脏具有非常强大的代偿功能,正如我们知道的,一个正常人,一个肾脏就够用,就是因为肾脏的代偿功能强大。所以当肾功能早期开始损伤时,肾小球会通过代偿机制来“加班加点的工作”,加强排毒、排水,仍可以维持肌酐、尿素氮、尿酸这些指标在“正常”水平,从而“掩饰”肾功能的早期损害(但是这个时候如果查Ccr、胱抑素C是可以发现早期肾损伤的)。而只有当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到正常值一半时,肌酐才会表现的升高。所以肌酐升高的临床意义就是,肾小球滤过率GFR至少降低了一半,专业术语就是“肾功能失代偿”,“肾功能异常”,而肾小球滤过率GFR再一步的下降,肌酐持续升高,就向“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发展。肌酐升高简单理解就是两个肾,工作效率都不如一个肾了(因为正常人一个肾是够用的,够用的话,肌酐也就不高),也就是每个肾不到一半的肾小球存活。知道这点,大家就明白肌酐升高的真实意义,但是这个时候再来干预和治疗似乎有些晚,所以建议肾炎早期的肾友、看似“肾功能正常”的肾友都要查胱抑素C、计算Ccr,从而能更早了解病情,更早、更积极干预和治疗。

【尿素氮】尿素氮是体内蛋白质代谢的废物,通过肾脏代谢到尿液中排出,也会受到饮食的影响。正常情况下,人体分解蛋白质的代谢是恒定的,因此产生尿素氮也是恒定的,因此血中的尿素氮是恒定的。所以当血中的尿素氮升高时,需要考虑的原因有:蛋白质饮食多;导致蛋白质分解、吸收增多等疾病如消化道出血;导致尿素氮排泄减少等疾病如肾炎肾功能损害。

【尿酸】尿酸是随着痛风的患者越来越多而“闻名”。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废物,导致血尿酸的增高影响因素太多,尤其是跟饮食有关,饮食中特别是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浓肉汤、酒类(尤其是啤酒)、海鲜(尤其是贝壳类海鲜)、豆类制品(豆浆、黄豆、豆腐、黑豆、绿豆、腐竹、豆腐脑等)、蘑菇等容易导致血尿酸升高。当然肾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血尿酸也会升高。而过高的血尿酸如果沉积在肾脏,又会进一步的导致肾功能下降,所以尿酸和肾功能下降是可以互为因果的。如果检查发现血尿酸超过标准值上限,这就是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也是有很多危害的,如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脏病等疾病,所以发现高尿酸血症要饮食忌口,甚至是药物治疗。

【影像学检查】除了以上抽血检查可以评估肾功能情况外,影像学检查也是评估功能的重要方法,如肾脏彩超、肾脏CT、肾脏MRI等检查。

本文章来自“肾晨”微信公众号,更多肾炎知识及诊疗资讯请关注我们。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