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甄嬛传》火遍了大江南北,掀起“宫”斗流行乐章,也由此催生出许多大女主戏。但这些所谓的大女主戏,不过都是披着女性励志的外衣,讲着玛丽苏式言情而已。又或者就像一般爽文一样,主角像开金手指一般,一路开挂,看完也丝毫不值得回味。

真要细细考究起来,《甄嬛传》就剧情而言,也是带点玛丽苏式的言情意味。

从前期刚入宫时的傻白甜,在被陷害失去孩子,经历过失望后,变成了气场强大的钮祜禄甄嬛,重新回宫后开始气场全开,“大杀四方”。

看似很爽,但在这成功逆袭的过程中,好像总少不了男性角色的帮助,比如温实初在剧中的某些备胎情节。作为主角团的成员,端妃,敬妃,瑾夕,浣碧,眉庄,温太医,苏培盛等等一众实力又聪明的,都成了甄嬛的帮手。还有甄嬛的每次怀孕和孩子都成为了她人生的关键点,助她一路走得更远,这或多或少还是有点主角光环的。

金枝欲孽宫斗能力排名(金枝欲孽为何是宫斗剧的鼻祖)(1)

当然这并不是说《甄嬛传》不好,各位先别激动。《甄嬛传》的成功,并不仅仅只是因为所谓的大女主路线,爽文剧情,而是它值得反复推敲的细节,有考究的台词(同理,参考《如懿传》的台词便一目了然),合理的人物动机和心路历程,一众大大小小合适的选角,用心的服化道以及非常重要的演员出色的演技等等众多的因素,才有了这部剧的成功,成就了这部剧的经典。

金枝欲孽宫斗能力排名(金枝欲孽为何是宫斗剧的鼻祖)(2)

当然要论立意和内涵,《金枝欲孽》才是真正的大格局。在许多宫斗剧表面打着大女主励志成长,女性觉醒的旗号,实际内容撕逼狗血玛丽苏,邀宠谈情戴绿帽的浮夸下。这部剧硬是在宫斗的壳子下,演出了几分“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气势,远比其他大多宫斗剧深刻高远。

在这部剧里,没有所谓的“主角”,里面的每个人都是各自故事的主角,又与其他人的故事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苦衷和计谋,就像一部描述后宫生存争斗的纪录片一样,没有任何主角光环,现实无奈又悲哀。

金枝欲孽宫斗能力排名(金枝欲孽为何是宫斗剧的鼻祖)(3)

还记得小时候看剧的时候,总爱问一句她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贯认为只要是主角就是好人,就会跟随剧情为主角打抱不平,现在想想真是幼稚好笑,偶尔也有点怀念那时候的简单。

长大后,终于明白其实很多事情都是两面性的,没有那么绝对,包括人也是一样,不是非黑即白。有人诟病这部剧里皇上的戏份少、不作为,不像其他宫斗剧,妃子都是围绕皇上转的,皇上的戏份自然不轻。

但其实这也非常贴合那个时候的时代背景,男权时代,女性只不过是附属品,真正手握大权的还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皇上明知道皇后搞鬼,然而他不想理,因为女人对他来说不重要,每三年又会来新的一批,结局不会改变,争斗依然无休无止,不过是争斗的人不同而已。

金枝欲孽宫斗能力排名(金枝欲孽为何是宫斗剧的鼻祖)(4)

《金枝欲孽》是一股宫斗清流,四个女主没有一个真正赢到最后,每个人用尽心思和手段,却都在苦苦挣扎,渴求那一点微不足道的希望,斗出了人生无常的境界。

这部剧的高超之处也在于它的结局,在最后的结局中,已经不再局限于宫墙之内单纯的争权夺势。而是大家有了逃出紫禁城的机会,有了重获自由的机会。

但结果,安茜死了,玉莹和孙大人死了,如妃放弃自由选择为所有人善后。最后只有尔淳和孔武安全逃出了皇宫。

这是剧中两个最耿直纯粹的角色。这倒不是说他们没做过坏事,但他们做的那些事情里没有个人私心。尔淳以为孙白杨被利用和要报答义父养育之恩才一再针对玉莹,她对孙白杨的感情里从来没有谋算;孔武杀害太监孙侄是为了解救受辱的安茜,他协助如妃纯粹出于怜悯和仗义。也许就是这点最后的本真,帮他们侥幸逃脱灭顶之灾。

只是,这天地之大,漫漫余生,他们有了自由却失去了爱的依托。

金枝欲孽宫斗能力排名(金枝欲孽为何是宫斗剧的鼻祖)(5)

这个结局没有成功,没有喜悦,有的只是白茫茫一片大地落得真干净的苍凉。可以说这个立意让全剧升华了太多。如果说《甄嬛传》争的是家族命运和个人荣辱,金枝欲孽争的就是人性、自由和希望。

《甄嬛传》写命运本就悲苦,身不由己,纵使如甄嬛者斗赢所有人,终究和其他人一样得不到心中最珍贵的东西。

而《金枝欲孽》写命运虽悲,人心却善,每一个主角的斗争,源于爱,也终归于良善。

前者让人悲叹,后者却有光芒。

借用知乎上的一个评价“可以成为经典的影视作品,在于它们无论在任何一个时间点被提起比较,除了技术上的落后,它们有一种俯视时代的大局观,一种对人性的解构和洞见,一种中立通透的思想维度,一种言犹未尽的深远意味。这样的作品,能够经受起任何时代的考验和对比而愈显其寓意深长”。

很明显,《金枝欲孽》做到了这一切。

金枝欲孽宫斗能力排名(金枝欲孽为何是宫斗剧的鼻祖)(6)

说到这儿,还想说说这个剧的配乐,光是一首无歌词的《咏叹调》就让人惊艳。整首配乐没有歌词,只有一个哀婉的声音回转、萦绕、如泣如诉,似在哀叹这部剧中每个人身不由己的困顿和哀痛。

金枝欲孽宫斗能力排名(金枝欲孽为何是宫斗剧的鼻祖)(7)

还有一曲反复出现的《笛子二重奏》,这首曲子一听到,脑中就会自动出现有关安茜、孔武、如妃的画面。哀婉悠长的二胡、细碎急骤的琵琶、低沉缓慢的箫笛、压抑沉闷的小提琴。时而清脆高昂,时而凄美慰藉,时而惆怅遣愁。

这些配乐的使用贯穿始末,寂寞惆怅绕梁三日,即使有少许轻快亮色夹杂其中,也无力更改被困绿瓦红墙的残酷与挣扎。尤其是结局时安茜靠着孔武肩膀上死去的画面,那段剧情至今都是意难平,以为唯一可以幸福的一对,最终也是遗憾。

金枝欲孽宫斗能力排名(金枝欲孽为何是宫斗剧的鼻祖)(8)

金枝欲孽宫斗能力排名(金枝欲孽为何是宫斗剧的鼻祖)(9)

飘着雪的冬日里,森严的红墙内,孤寂苦涩的命运,再配上笛子二重奏或咏叹调,借豆瓣评论一句话,悲伤而典雅。

林保怡独唱的主题曲《儿女》和林保怡、黎姿对唱的片尾曲《砒霜》首尾呼应,词藻间是道不完的无奈与苦痛。同时也是玉莹与孙大人纠缠不清的人生。

金枝欲孽宫斗能力排名(金枝欲孽为何是宫斗剧的鼻祖)(10)

所以好的剧就是这样,配乐都是锦上添花的良品。

金枝欲孽宫斗能力排名(金枝欲孽为何是宫斗剧的鼻祖)(11)

(图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