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也都知道,《三国演义》并非真实历史,其中夹杂着许多虚构的故事情节甚至是人物。诸如诸葛亮、关羽等蜀汉阵营人物的美化,还有诸如周瑜、司马懿、曹操等魏吴阵营人物的丑化,这些大家想必也都很了解了。其实还有一个小人物,出场时间不算长,但是其冤屈程度也与之前的几位差不多,他就是蒋干。《三国演义》中的蒋干,被描写成一个形象猥琐、几近弱智的小丑,这与蒋干的历史真面目相去甚远;而"蒋干盗书"更是捕风捉影,纯属文学虚构。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蒋干这角色(江南大才子蒋干)(1)


在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一篇中说到,曹操派蒋干去吴营打探军情,而周瑜正想着如何除掉精通水战的蔡瑁、张允,便定下"反间计",诱导蒋干盗走蔡、张二人给周瑜的假"密信",曹操信以为真,错杀蔡瑁、张允,曹操水军便成了"旱鸭子";蒋干二度过江时,又落入周瑜圈套,把庞统引荐给曹操,使曹操中了"连环计"。于是,在后来的赤壁大战中,曹操水军一败涂地。蒋干也被曹操给斩了。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蒋干这角色(江南大才子蒋干)(2)

如此一来,蒋干就成了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丑,而且还贪财怕死,完全成为了一个被人利用的笨蛋,在人民心中也成了一个笑话。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蒋干这角色(江南大才子蒋干)(3)

真实的历史中,蒋干比窦娥还冤。《三国志》中,虽无蒋干单独传记,但裴松之为《三国志·周瑜传》作注时,所引录的《江表传》中,对蒋干其人及"过江劝降周瑜"有完整记载。与《资治通鉴》中的记载也相差无几,我们可以从中看看真实历史之中的蒋干。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蒋干这角色(江南大才子蒋干)(4)

被描绘成小丑的蒋干,本是儒雅帅哥。《江表传》上说,蒋干字子翼,九江人,"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从中可以看出,蒋干不但人长得帅,而且才华横溢。

蒋干"过江说瑜"确有其事,因被周瑜识破而"终无所言"。可见,蒋干当时确实被识破了,但是《资治通鉴》与《江表传》中并没有《三国演义》中的情节,而是将干被识破之后,识趣的只字未提,只与周瑜相述友情。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蒋干这角色(江南大才子蒋干)(5)

由此可见,"蒋干盗书"不符合历史事实,丑化蒋干并虚构"两次中计"情节,应该是作者为了衬托周瑜而把蒋干做出了牺牲,用来烘托周瑜的优秀的吧。这样一来周瑜是表现得足够出众了,而将干却成为了可怜的背锅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