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四川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联合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了《重走长征路——四川县级融媒体中心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新闻行动的三条线路经过了哪些红色地标,有哪些红色故事?观观“红色课堂”为你解答。第三课,我们去了解“红军爬雪山”的故事。

寻访长征足迹传承红色基因(重走长征路红色课堂③爬雪山)(1)

提到长征的艰苦,人们总会第一时间想到“爬雪山,过草地”,而事实上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就是位于雅安市宝兴县的夹金山。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1师4团作为全军先遣队来到夹金山下,拉开了这段悲壮行程的序幕。

寻访长征足迹传承红色基因(重走长征路红色课堂③爬雪山)(2)

夹金山又名“甲金山”,藏语称为“甲几”,意为很高很陡的意思。地势陡险,山峰连绵,山巅终年积雪;空气稀薄,天气变化无常。当地民谣称:“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更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寻访长征足迹传承红色基因(重走长征路红色课堂③爬雪山)(3)

当时正值盛夏,但雪山上,朔风呼啸,雪花漫天,战士们身着单衣、脚穿草鞋,要翻山,困难特别大。6月的骄阳,却把白雪照得晶莹闪亮,晃得人睁不开眼,虽然太阳当头,山风却冷得刺骨。12日拂晓,英勇的红军战士喝一些烈酒、姜汤、辣椒汤,不畏高山严寒,沿着崎岖狭窄的泥路,穿过透骨的晨雾,经烧鸡窝、一支箭、五倒拐等地,向山顶爬。战士们爬上顶已是中午。他们用镐创开雪路,后续部队沿着他们的脚印前进。草鞋,渐渐地裹满了冰雪,脚冰得失去了知觉。山上狂风四起,雪花随风扑面而来,像刀割一般拍打着战士们仅用单衣遮盖的躯体。有些战士草鞋穿烂了,只好光着脚爬过雪山,许多人得了雪盲症,只好让人拉着下山。

寻访长征足迹传承红色基因(重走长征路红色课堂③爬雪山)(4)

中央红军大多是南方人,从未见过如此高的雪山,更未经历过如此寒冷的天气,一些山沟被常年的积雪填平了。走在上面,不知哪里是实地,哪里是山沟,十分危险。战士们只能踏着前面战士走过的脚印,一步一步地小心前进。稍不小心,就有可能掉进雪坑或滚下山崖。越往上走,积雪越厚,气压越低,呼吸越困难,由于饥寒劳累,加上严重缺氧,很多战士感到胸闷、头疼、腿软……这时候,谁要是停下来,就会永远起不来。

寻访长征足迹传承红色基因(重走长征路红色课堂③爬雪山)(5)

克服重重困难翻越夹金山的红军先遣队,来到与达维古镇遥相对应的半山坡上,与正在执行任务的红四方军策应部队突然相遇,两军在此意外会合。后来,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两大主力部队在懋功顺利会师。

寻访长征足迹传承红色基因(重走长征路红色课堂③爬雪山)(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