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婷 肖畅

【文化解说】

青山唢呐

流传于湘潭县青山桥及周边地区的青山唢呐,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明清以来,吹唢呐逐渐发展为当地婚丧喜庆、舞龙耍狮、佛道教仪、巫傩祭祀的必要演奏形式。1996年,青山桥地区被当时的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唢呐艺术)”称号;2008年,青山唢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民间唢呐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望乡土文化南派唢呐)(1)

↑莫柏槐 通讯员 摄

【守望故事】

11月22日深夜,湘潭县青山桥,户外寒气逼人。

青山唢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莫柏槐的书房里依旧亮着灯。书桌上,堆满了一摞厚厚的资料、笔记。他期望年底前,将多年来在全国各地搜集的370首唢呐曲牌整理成册,更好地把这项国家非遗文化传承下去。

这样的夜晚,莫柏槐记不清经历了多少个。今年57岁的他,将精力花在青山唢呐传承“四项工程”上:成立唢呐艺术团,做专题节目,出版音像光盘,收集整理唢呐曲牌。

令人欣慰的是,除了最后一项“工程”正在收尾,其余3项均已按计划完工。

“辛苦,但也不觉苦。”莫柏槐说,因为热爱,可以排除一切困难!

吹奏已千年,青山桥独特的“文化密码”

初冬时节,记者从湘潭市中心出发,驱车近100公里,到达湘潭县青山桥。丰饶的万亩水田、清澈见底的铜梁水库、连绵起伏的大山相互交融,构成一幅翠绿的山水田园画。

“我们这里山美水美,但比这更美、最负盛名的,还是青山唢呐。”莫柏槐介绍,青山唢呐,是这片土地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独特的“文化密码”。唢呐,已在这里吹奏千年。

相传,周朝一位宫廷乐师从京城来到青山桥,带来一支用桂花树枝制成的唢呐,定居收徒,传授唢呐演奏艺术。这样师带徒、徒带孙,吹唢呐日渐风行。最多的时候,当地每4个人中就有1人会吹唢呐。

传说归传说,莫柏槐在历经数十年的调查后分析,青山唢呐之所以盛行,与当地的自然与文化环境密不可分。

“青山桥地区邻近宗教圣地南岳衡山,不少艺人前往南岳时路过此地,他们常参与当地各种法事、道场活动的吹奏;受其影响,唢呐便流行起来。”莫柏槐说。

他还分析,由于青山桥地区远离县城,闭塞而贫困,人们农耕之余,素有学艺谋生的传统。学习唢呐不但可以打发时间;更重要的是,能在婚丧喜庆活动中赚些钱,一举两得。

“唢呐有南派与北派之分。电影《百鸟朝凤》讲述的,是老匠人焦三爷传承和守护北派唢呐的故事。而南派唢呐,主要以青山唢呐为代表。”莫柏槐介绍,按曲牌结构和表现功能,青山唢呐分为夜鼓牌子、路鼓牌子、堂牌子3种。其中,夜鼓牌子、路鼓牌子分别是用于丧葬、喜庆的器乐曲牌,堂牌子是与民间戏曲通用的一种吹打乐。

交流到海外,见过“大世面”的乡土文化

“出生于乡间的青山唢呐,你可别嫌它土,人家见过‘大世面’呢!”采访中,莫柏槐自豪地说。

1952年,原湘潭县文化馆两名干部在青山桥采风时,被一阵如泣如诉、荡气回肠的唢呐声吸引。原来是一农户办丧事,家人聘请当地民间艺人朱梅江、陈庆丰等演奏唢呐。

两名干部被这种淳朴的民间音乐所感染,报请湘潭文化部门,推荐参加全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得一等奖。自此,青山唢呐打开了走向广阔天地的大门。

1957年,全国第二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大赛在北京举行。有了第一次的惊艳亮相后,朱梅江、陈庆丰等人带来的唢呐演奏节目,被选为进中南海怀仁堂作汇报演出的节目之一。

1979年,青山唢呐团队再次受邀走进中南海献艺,受到好评。

莫柏槐告诉记者,如今,青山唢呐仍受不少音乐专业人士喜爱。有一年,湖南省国家非遗项目评估验收组专家到湘潭县检查指导,县唢呐艺术团的艺人吹奏了由莫柏槐创作的新曲《祈丰年》,在场专家听得如痴如醉,连连称好。

“‘醉倒’专家,最大的魅力在于青山唢呐浓郁的乡土气息。”说着,莫柏槐拿起一支唢呐吹起来。清脆柔和的音色、悠扬婉转的旋律,令人忍不住感叹:原来唢呐如百灵鸟唱歌一般好听!

“青山唢呐格外讲究气韵、指韵、心韵合一。天天苦练,同样的音,用心就能吹出不同韵味,格外好听。”这是莫柏槐学习唢呐近50年的心得。

近10年来,在莫柏槐带领下,青山唢呐艺术团还多次代表国家,到国外开展文艺交流。

代代传下去,奔向新时代的星辰大海

出生于唢呐世家的莫柏槐,真正与唢呐结缘,其实源于一次偶然。

八九岁时,他拿着父亲当作宝贝的唢呐吹了一曲,竟像模像样。父亲一听,严肃地看着他说:“你再吹一遍给我听听!”

“那时我吓坏了,还以为父亲责怪我动了他的唢呐,要打我呢!”莫柏槐笑道。

原来,父亲见他有天赋,决心教他。勤奋的莫柏槐连夜背下记载青山唢呐的工尺谱,次日便拜父为师。后来,他被县文工团招为唢呐演员,多次赴省级院校接受专业培训。特别是1984年在省艺校师从喻家龙老师,让他的专业素养大大提高。如今,他已是国家一级演奏员,获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薪传奖等。

“像我这样热爱唢呐的人,原来在青山桥一带有很多。”莫柏槐说,拍摄电影《毛泽东在一九二五》时,湘潭县组织100人在剧中演奏唢呐,其中不少来自青山桥。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和现代文化冲击,如今的青山唢呐也面临着传承断层。

过去,青山唢呐以工尺谱记载,它与简谱、五线谱相比,认识的难度较大,加上以前采取的是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没有留下文字依据,以致一大批老艺人去世后,一些独特的演奏技法没能传承下来,一些曲牌也已丢失。

现在很多孩子倾向于学习钢琴、古筝等相对“高雅”的乐器,一些人的思想甚至还停留在“唢呐是白喜事才用得着的乐器”等刻板印象中,学习的人相对较少。

莫柏槐与当地中小学校一道,积极推动青山唢呐进校园、进课堂。在他精心培养下,弟子刘玺获全省“三湘蒲公英”大赛金奖,莫惠馨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左天路精通各种唢呐演奏手法和曲牌,20多名优秀青少年唢呐演奏员正茁壮成长……

现在,即将对外开放的湘潭县非遗中心,非遗项目展陈馆、唢呐传习室等一应俱全。中心负责人介绍,作为非遗文化大县,湘潭县正积极创建省、市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搜集挖掘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技艺,推动非遗与文旅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不是非遗传承的人员或企业,打着非遗名号推销品牌、四处授徒,青山唢呐更是多次被侵权,严重破坏了非遗资源的原真性和文化内涵。

为此,湘潭县非遗中心联系律师事务所及相关部门,希望通过政府监管和法律约束,让青山唢呐原汁原味地代代传下去,奔向新时代的星辰大海。

【专家寄语】

让民间艺术登上大雅之堂

湖南省音协副主席、湖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 朱咏北

明清时期,地方官员为迎接朝廷旨意,常用唢呐演奏营造隆重排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山唢呐有“青山桥国乐”的美誉。作为先辈文化瑰宝的遗存,它孕育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质,传承之路任重道远。

我们欣喜地看到,莫柏槐潜心研究唢呐艺术近半个世纪,让这一民间民俗艺术走出乡间、登上大雅之堂。我们相信,有政府的重视、群众的喜爱,有莫柏槐这样的传承人的坚守,几经风雨、留存于世的青山唢呐,一定能焕发新的生机!

[责编:姚茜琼]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