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侏罗纪世界3》的上映,内地电影市场难得恢复了生机:继2月26日大盘过亿以来,单日票房首次过亿。

虽然该片对内地影市是久旱逢甘霖般的存在,但作为“侏罗纪”系列的收尾之作,它获得的口碑却并不如意——豆瓣6.3分,创下史上最低评分。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横跨29年的好莱坞传奇IP,和好莱坞众多IP作品一样,都陷入了日渐式微、狗尾续貂的创作困局。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1)

熟悉“侏罗纪”系列的观众都知道,该系列总共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侏罗纪公园》三部曲(1993-2001),第二阶段为《侏罗纪世界》三部曲(2015-2022)。

1993年,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将作家迈克尔·克莱顿的畅销小说搬上银幕,创作了电影《侏罗纪公园》。

这是一部拥有划时代意义的怪兽大片。它不仅刷新了当时的影史票房纪录,而且为电影技术树立了里程碑式的标杆。斯坦·温斯顿工作室和工业光魔公司密切合作,在模型与特效上下足功夫,将电影里的恐龙打造得栩栩如生。

很多电影名场面,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霸王龙夜袭汽车,迅猛龙在厨房追逐小孩,霸王龙霸气嘶吼等等。

《侏罗纪公园》后来又问世了两部作品,虽然特效场面有增无减,但它们在票房和口碑上的表现远不如第一部出色。

三部之中,尤以《侏罗纪公园3》口碑差、内核小、视角窄,从宏观的人与恐龙的相处问题转向微观的个人命运问题,讲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冒险故事:格兰特博士被骗到危机四伏的努布拉岛,帮一对夫妇寻找他们失踪的儿子。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2)

《侏罗纪公园3》失利后,这个IP停摆了14年。直到2015年,我们才迎来了《侏罗纪世界》这部重启之作。

尽管故事不同,但《侏罗纪公园》系列和《侏罗纪世界》系列都在同一个世界观下展开叙事。

人类在努布拉岛利用远古蚊子血中的恐龙基因制造出了恐龙。经历了一系列的人间惨剧后,努布拉岛又迎来了新时代。

《侏罗纪世界2》结尾,克隆人女孩梅茜打开闸门,把幸存的恐龙放出公园,从此恐龙回归生物链,与人类“和睦”相处。而《侏罗纪世界3》的故事,也承接此处,铺陈展开。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3)

《侏罗纪世界3》给人的最深印象,就是“贪多嚼不烂”。

片长147分钟的它,是全系列最长的一部电影。

导演对文戏与武戏并没有做出很好的把控。前面60分钟冗长又无聊,一直在不厌其烦地铺垫剧情;中间60分钟努力追赶进度,让线索与人物合流到一起;最后27分钟仓促收尾,强行升华。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4)

为了给观众献上一抹浓厚的回忆杀,也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观众口袋里的钞票,《侏罗纪世界3》费尽心思地笼络到了“史上最豪华阵容”。

主角团不但保留了欧文、克莱尔、梅茜等人物,还加入了《侏罗纪公园》里的“博士铁三角”(艾丽、艾伦和马尔科姆)。

此外,为了保证政治正确,该片还在肤色上做文章,无论白人、黑人,还是黄种人,全部悉数到位,一个不落。

人物多了,故事线也随之变得复杂,编剧好似“端水大师”,要费尽心思地帮这些角色整合出不同的故事线,然后将这些新老成员杂糅到一块。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5)

剧作上,该片遵循了正邪对立的常规套路。

为了不影响人类日常,各国政府将抓捕、保护恐龙的任务交给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公司CEO一出场,我们会自动脑补,将他锁定为本片的邪恶反派。

接下来,主角团兵分两路,展开打怪升级:一路是青年团,一路是老年团。

青年团的目的是拯救爱女。梅茜和小迅猛龙作为基因样本,被反派抓进了生物科技公司。为了救出她们,欧文和克莱尔以身犯险,直捣龙潭。

老年团的目的是拯救世界。美国德州爆发了一场空前的蝗灾,植物学家艾丽调查发现,这一切的幕后黑手都是生物科技公司。为了揭开黑幕,她联合老搭档艾伦,一起深入虎穴,探求真相。

最终,青年团和老年团在生物科技公司相遇,将全片剧情推向高潮。

冗长的文戏不但拖垮了影片的节奏,还让人类喧宾夺主,抢了恐龙的风头。

各色恐龙的露面时间屈指可数,很不过瘾。有网友统计:迅猛龙出场3分钟,霸王龙出场5分钟,沧龙出场只有4秒钟。

对一部以恐龙为主要噱头、靠视觉奇观做支撑的IP电影来说,如此处理无疑令人失望。

更令人失望的,是它寥寥无几的惊险桥段。

全片看下来,只有马耳他的城市追逐戏、镰刀龙与克莱尔的水面对峙、火盗龙与欧文的冰面搏杀具有一定的可看性。后半程出现的其他人龙跑酷,由于与《侏罗纪公园》系列太过雷同,欠缺新意,对老粉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6)

由于角色与戏份分配得过于均匀,所以该片还陷入了这样的困局:既想面面俱到,又无法深入刻画,致使某些新角色单薄潦草,动机成谜。

片中出现的所有人物,要么是刚刚认识,要么是听说过彼此,连有过“一面之缘”都算不上。即便如此,他们却可以迅速地热络起来,且不顾生死地互救性命。

给欧文打助攻的黑人女飞行员,原本是盗猎者。只因在交易时多看了梅茜一眼,就良心发现,带欧文一家勇闯恐龙岛,先赔上飞机,又差点断送性命。

给老年团做向导的年轻黑人科学家,本来是大反派最看好的继承人,结果被设定为卧底探员,后期迅速反水,为主角团提供神助攻。

他们的心路历程、行为动机,在片中全部抹杀,忽略不计,只沦为打怪升级的串场工具人。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7)

类似问题,还发生在反派CEO身上。

反派的目的是利用基因工程制造蝗灾,垄断粮食份额(他们公司研制的水稻不会被蝗虫吃),继而统治世界。

对于这样一个心思深重的巨大阴谋,反派本应将保密机制做得滴水不漏。可他却反其道而行之,主动“送人头”,让博士铁三角来公司演讲、参观,让他们堂而皇之地带走基因样本。结果东窗事发,他自己兜不住,又莫名其妙地放火毁灭证据,给恐龙保护区带来滔天灾难。

这些反常规的行为举动,超越常识性思维,让人不禁感叹:这人看着长得像库克,脑回路却连库克的万分之一都赶不上!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8)

除了给反派强行降智外,该片还有一大槽点——推动故事全靠巧合。

在偌大的生物科技公司里,主角团的相遇竟然全靠巧合。

梅茜走着走着就遇到了老年团;克莱尔命悬一线,欧文刚好出现,把她救下;老年团带梅茜在恐龙园开车,遇上事故冲出山坡,转角遇上青年团。

这些俗套的偶遇场景在片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对观众进行降维打击。

哪怕这是一部爆米花电影,出现这种敷衍了事的创作态度,也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最后出现的大决斗,更像是过家家般的随意。人们眼前有三龙(霸王龙、南方巨兽龙、镰刀龙)对峙,危险还没脱离,提着的心先自动降下了一半,因为角色已自动开启唠家常、谈恋爱模式,似乎只有特效恐龙还在认真演戏。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9)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该片的情怀致敬。

比如艾丽出发前,和小三角龙充满爱意的互动。熟悉《侏罗纪公园》的观众,应该会记起她当时对那只生病的三角龙的怜爱与照顾。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10)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11)

比如《侏罗纪公园》里那句“生命总会找到出路”的经典台词,也同样复刻进了该片。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12)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 本月唯一大片可惜扑了(13)

除了这些满是致敬的怀旧梗外,《侏罗纪世界3》基本乏善可陈。

如果你是从未看过“侏罗纪”系列的新观众,那你大概率会对它失望,因为它使用的爆米花路数实在太过陈旧,而拖沓的文戏则让人哈欠连篇。

总之一句话:请慎重选择!

钢瓒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