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清风诗历村庄儿女各当家)(1)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清风诗历村庄儿女各当家)(2)

范成大(公元1126年—1193年),南宋名臣、诗人,号石湖居士,吴(今苏州)人。乾道六年出使金国,不辱使命。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这首《田家》诗名是后世编者自起的,范成大退居苏州石湖后写过《四时田园杂兴》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永乐大典》卷九载,顾世名对范成大田园杂兴诗评价曰:“一卷田园杂兴诗,世人传颂已多时;其中字字有来历,不是笺来不得知。”评价颇高。田园诗人多推崇陶渊明为祖,陶渊明通过自己的劳动感受来写农村生活,主观色彩浓烈。范成大则以旁观者身份出现,观察农林,客观描写,让人更觉真实,比如陶渊明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历来十分推崇,评价较高,但从中我们感到作者有责怨之意,有辛苦的自怜。真正的农民不会怨“草盛豆苗稀”,不觉“带月荷锄归”之苦,觉得“草盛豆苗稀”是常理,那是应该的;“带月荷锄归”的惜阴勤劳,是农民的本分,做一个农民本该如此。对于劳动的乐趣,范成大在旁边通过观察劳动者,看得就比较真实。所以钱钟书说,范成大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总结者,评价很到位。

且看这一首诗,四句话写了三代人,当家的儿女昼夜勤苦种织,儿童是在玩耍,但劳动与玩耍一是致的,儿童的玩也是学劳动,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对下一代的教育方式。两代人共同热爱劳动,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将生活担子交给当家儿女的上一代人,其当家时也必然是勤苦的。所谓“辈辈鸡,辈辈鸣,辈辈小鸡叫老鸣。”三代人的形象系列,惟见勤劳。万家农户,百种农活,都是靠勤劳、勤苦而维系生计,这在农村俯拾皆是。勤劳、勤苦是农民的本分、当然。一个真正的农民,绝不会嫌草长得快,苗长得慢,嫌日头毒,嫌收工晚。恰恰相反,嫌累嫌苦、嫌天怨地的人,他的身份可能是农民,但这种人在农村多被看不起,叫“浇杆子”、“二流子”。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清风诗历村庄儿女各当家)(3)

甘 肃 文 物 鉴 赏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清风诗历村庄儿女各当家)(4)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清风诗历村庄儿女各当家)(5)

彩绘武士陶俑

出土于陇南市西和县。北宋时期器物。头戴兜鍪,面容威猛,内着圆领窄袖齐膝袍,全身披挂铠甲,下穿束囗裤,脚蹬皂靴,双手拢于胸前,目视前方。现收藏于西和县博物馆。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清风诗历村庄儿女各当家)(6)

来源:啄木鸟

制作:中共平凉市委网信办

审核:何文 周明

编辑:梁凤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