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周刊#

四大名著基本上可以说代表着我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在浩瀚如烟的古典小说领域中犹如四座巍峨高大的丰碑,任沧海桑田如何变幻,其伟岸身姿始终屹立不倒。四大名著之所以经久不衰,主要是由于其细致地刻画社会场景、人物形象,以及其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深入人心,引起共鸣,为历代读者所称颂。

描写西游记的七绝诗句(西游记中的一首诗写尽世间百态)(1)

四大名著,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难分高下。简短的点评一下:三国谈权谋,水浒讲义气,红楼说情爱,西游言感悟。

一句话精华概括:

红楼梦:我上头有人

水浒传:我山上有人

西游记:我天上有人

三国演义:我有的是人

四大名著里有许多诗词可以说脍炙人口,经典流传。

《三国演义》开篇《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可谓大气磅礴,千古绝唱,后人很难再超越。《红楼梦》里的《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描写西游记的七绝诗句(西游记中的一首诗写尽世间百态)(2)

《西游记》中的一首诗更是一语道破天机,写尽世间百态,人间万象: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这首诗是孙悟空刚刚离开花果山求道时,他来到南瞻部洲,厮混于人群中,也学着人类穿衣、说话,学习人类的礼仪,见证了人世间种种世相,但时间一久,他看到来来往往的人,每天披星戴月,毫无休止地追名逐利,他觉得人间也没有什么意思。其实这是吴承恩借助悟空的火眼金星来洞悉世间的一切,批判人们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争名夺利的丑恶嘴脸。

这一首诗讲述了世间百态、芸芸众生相,写的不但意韵俱佳,而且极其传神,把现实中人们贪婪的本性写的淋漓尽致,一览无余。即使放在当今社会,也是恰如其分,非常贴切。简直就是写到心坎上了。

描写西游记的七绝诗句(西游记中的一首诗写尽世间百态)(3)

你看看现在的人们,不论是当官的,老板,打工者,还是市井上的小商小贩等等,都是披星戴月,起早贪黑地要么追逐金钱、财富,要么追逐名利,地位。其实我们活着,有时候想想,也真是累啊!这种累,其实很多都是虚荣心在作怪,盲目地攀比、追求,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怕自己赚不到钱,怕过穷日子,整天忧心忡忡,完全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人空手而来,空手而去,贪得无厌究竟是为了什么?一旦升天,即使拥有一座金山银山,也是带不走一点一滴!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只有知足者才能常乐!

人心不足蛇吞象大家都知道,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象原来指的可不是大象,它最早来自于一个历史典故“人心不足蛇吞相”:

相传宋仁年间,有一户人家只有母子两人,母亲年迈多病,儿子王妄,三十岁,没讨上老婆,靠卖草来维持生活。

有一天,王妄照旧到村北去拔草,发现草丛里有一条七寸多长的花斑蛇,浑身是伤,不能动弹。王妄可怜小蛇,就把它带回家,涂抹药膏,一会功夫,蛇便苏醒了,冲着王妄点了点头,表达它的感激之情,母子俩见状非常高兴,赶忙为它编了一个小荆篓,小心地把蛇放了进去,从此母子俩精心护理,蛇伤逐渐痊愈,蛇慢慢也长大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妄照样打草,母亲照样守家,小蛇整天在篓里。忽一天,小蛇觉得闷在屋子里没意思,爬到院子里晒太阳,被阳光一照变得又粗又长,像根大梁,这情形被老娘看见了惊叫一声昏死过去,等王妄回来,蛇已回到屋里,恢复了原形,着急地说:“我今天失理了,把你母亲给吓死过去了,不过别怕,你赶快从我身上取下三块小皮,再弄些野草,放在锅里煎熬成汤,让娘喝下去就会好。”王妄说:“不行,那样会伤害你的身体,还是想别的办法吧。”花斑蛇催促地说:“不要紧,你快点,我能顶得住。”王妄只好流着眼泪照办了。母亲喝下汤后,很快苏醒过来,母子俩又感激又纳闷,可谁也没说什么,王妄再一回想每天晚上蛇篓里放金光的情形,更觉得这条蛇非同一般。

话说宋仁宗整天不理朝政,宫里的生活日复一日也没有乐趣,觉得厌烦,想要一颗夜明珠玩玩,就张贴告示,谁能献上一颗,就封官受赏。

这事传到王妄耳朵里,回家对蛇一说,蛇沉思了一会儿说:“这几年来你对我很好,而且有救命之恩,总想报答,可一直没机会,现在总算能为你做点事了。实话告诉你,我的双眼就是两颗夜明珠,你将我的一只眼挖出来,献给皇帝,就可以升官发财,老母也就能安度晚年了。”王妄听后非常高兴,可他毕竟和蛇有了感情,不忍心下手,说:“那样做太残忍了,你会疼得受不了的。”蛇说:“不要紧,我能顶住。”于是,王妄挖了蛇的一只眼睛,第二天到京城,把宝珠献给皇帝。满朝文武从没见过这么奇异的宝珠,赞不绝口,到了晚上,宝珠发出奇异的光彩,把整个宫廷照得通亮,皇帝非常高兴,给王妄封了个大官,并赏了他很多金银财宝。

皇帝看到宝珠后,很赏识,占为已有。西宫娘娘见了,也想要一颗,不得已,宋仁宗再次下令寻找宝珠,并说把丞相的位子留给第二个献宝的人,王妄想,我把蛇的第二只眼睛弄来献上,那丞相不就是我的了吗,于是到皇上面前说自己还能再找到一颗,皇上高兴地把丞相给了他,可万没想到,王妄的卫士去取第二只眼睛时,蛇无论如何不给,说非见王妄才行,王妄只好亲自来见蛇。蛇见了王妄直言劝到:“我为了报答你,已经献出了一只眼睛,你也升了官,发了财,就别再要我的第二只眼睛了。人不可贪心。”王妄早已官迷心窍,那时还听得进去,无耻地说:“我不是想当丞相吗,你不给我机会怎么能当上呢?况且,这事我已跟皇上说了,官也给了我,你不给不好收场呀,你就成全了我吧。”他执意要取第二只眼睛,蛇见他变得这么贪心残忍,早气坏了,就说:“那好吧,你拿刀子去吧。不过,你要把我放到院子里去再取。”王妄早已等待不得,对蛇的话也不分析,一口答应,就把蛇放到了阳光照射的院子里,转向回屋取刀子,等他出来剜宝珠时,蛇身已变成了大梁一般,张着大口冲他喘气,王妄吓的魂都散了,想跑已来不及,蛇一口就吞下了这个贪婪的人。

这个故事各地流传的版本不尽相同,但无论是哪一种版本,其宗旨都是告诫人们不要为了满足自己极度膨胀的欲望,贪得无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

人的贪心真的是无穷无尽,骑着驴骡还思骏马,当了宰相还想王侯,为了功名富贵,有多少人起早贪黑,操心劳碌,甚至兵戎相见,拼命厮杀,打的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即使阎王来索命也绝不回头!其实吴承恩写这首诗的目的就是借助美猴王之口来批判人们对功名富贵的贪婪,控诉了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现象的不满与无奈。

当然,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要遗臭万年。人类总想用这短短的几十载春秋,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不一样的色彩。这个想法的初衷并没有什么过错,错的就在于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当今社会,如果凭自己的努力拼搏,博取功名富贵也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却痛恨那些嫉贤妒能,不惜一切卑劣手段,恶意竞争,任意收割别人的财富的无耻之徒!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也比比皆是。比如,有的人事业如日中天,官员亨通,但是遭到小人的羡慕嫉妒恨,于是就想方设法栽赃陷害,把他的名声搞臭,拉他下马。历史上有名的当属秦桧了,嫉贤妒能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就是最好的例子。

人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年。何时何地何年何月,才能看破红尘,不为世间的“阿堵物”所累。

《西游记》中的美猴王似乎看透了人间百态,不愿意像人们那样,但最后还是没有逃脱名利富贵的牢笼。孙悟空因玉帝赏赐不公封他做了一个小小的弼马温,而后大闹蟠桃会,偷吃蟠桃、偷喝仙酒、偷吃仙丹并扰乱蟠桃盛宴,惹得玉帝震怒,命李靖率十万天兵天将布下天罗地网,去擒此妖猴。孙悟空大闹天宫,十万天兵也无可奈何,最后还是如来佛祖出面,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可见孙悟空也是想做神仙,想做玉皇大帝,想长生不老,并没有逃离追求名利的牢笼,和凡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其实不论天上地下,各路神仙,包裹玉皇大帝的欲望是也是永无止境的,本来就是九五至尊,还要追求长生不老。

描写西游记的七绝诗句(西游记中的一首诗写尽世间百态)(4)

名利犹如江海,它所漂起的常是轻浮之物。名利、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然而,纵观世间万象,世人忙忙碌碌,慌慌张张,不过是为了碎银几两而已。所以说还是吴承恩厉害,一首诗道破天机,看破红尘。无论仙魔鬼怪还是人世间,都逃不脱追求名利富贵的牢笼枷锁,一切百态万象被吴承恩前辈一首诗所囊括。击中要害,尽收眼底。

笑傲人生几沉浮,醉酒欢歌情深处。人生只有淡泊名利富贵,不为钱财所累,才能以平静的心态看待世间万物。就像惯看秋月春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就像千百年来,世人无不羡慕陶渊明隐居的田园的生活,多么的恬淡自然,多么的自在悠闲,多么的怡然自得!多么的惬意!“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淡泊名利富贵,淡泊一切身外之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一袭洒脱的超然物外的心态,平静快乐的度过每一天!这才是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