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为中国古代宫廷乐歌,共105篇。"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多为贵族所作,小雅为个人抒怀。固然多半是士大夫的作品,但小雅中也不少类似风谣的劳人诗词,如黄鸟、我行其野、谷风、何草不黄等。

诗经小雅第二十六篇(国学经典诗经第十七讲)(1)

"鹿鸣之什"是诗经小雅中以鹿鸣为第一首诗的十首诗歌的总集。鹿鸣

呦呦(yōu)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民不,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注】

呦呦:鹿的叫声。承筐:指奉上礼品。:送,献。周行:大道,引申为大道理。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很。:同“示”。:同“佻”。:同“宴”。:同“遨”,嬉游。:深厚。

【译】

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艾蒿。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蒿草。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芩草。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奏琴勤相邀,融洽欢欣乐尽兴。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陶陶。

【析】

这是周王宴会群臣宾客时所作的一首乐歌。

诗经小雅第二十六篇(国学经典诗经第十七讲)(2)

四牡

四牡騑騑(fēi),周道(wēi)(yí)。岂不怀归?王事靡(gǔ),我心伤悲。

四牡騑騑,啴啴(tān)骆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翩翩者(zhuī),载飞载下,集于苞(xǔ)。王事靡盬,不遑父。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qīn)。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shěn)。

【注】

騑騑:形容马不停地走。倭迟:亦作“逶迤”,道路迂回遥远的样子。:止息。嘽嘽:喘息的样子。

不遑:无暇。:一种短尾的鸟,也叫鹁鸠、夫不。:柞树。:奉养。骎骎:形容马走得很快。

:想念。

【译】

四匹雄壮的骏马向前飞奔,宽广的大路遥迢而又漫长。难道我不想回到我的家乡?但君王的差使还没有完成,我内心里禁不住暗暗悲伤。

四匹雄壮的骏马向前飞奔,黑鬃白马累得喘息腿发慌。难道我不想回到我的家乡?但君王的差使还没有完成,我没有闲暇安享静好时光。

漂亮鹁鸠从远处翩翩飞来,有时高空飞有时低处翱翔,最终栖落在茂密的柞树上。但君王的差使还没有完成,我顾不上把老父亲来奉养。

漂亮鹁鸠从远处翩翩飞来,有时自在飞有时收起翅膀,最终落在茂密的枸杞树上。但君王的差使还没有完成,我顾不上把老母亲来奉养。

我驾驭着四匹黑鬃的白马,风驰电掣般在大路上奔忙。难道我不想回到我的家乡?不得已苦心创作这首诗歌,寄托我对母亲深深的怀想。

【析】

这是一首写某个公务缠身的小官吏驾驶四马快车奔走在漫长征途而思念故乡、思念父母的行役诗。

诗经小雅第二十六篇(国学经典诗经第十七讲)(3)

皇皇者华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xí)。駪駪(shēn)征夫,每怀靡及。

我马维驹,六辔(pèi)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zōu)。

我马维(qí),六辔如丝。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我马维,六辔沃若。载驰载驱,周爰咨度

我马维(yīn),六辔既。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注】

皇皇:形容光彩甚盛。原隰:原野上高平之处为原,低湿之处为隰。駪駪:众多疾行的样子。六辔:古代一车四马,马各二辔,其中两骖马的内辔,系在轼前不用,故称六辔。如濡:新鲜有光泽。咨诹:咨询访问,征求意见。:青黑色的马。如丝:指辔缰有丝的光彩和韧度。咨谋:与“咨诹”同义。:白身黑鬣的马。咨度:与“咨诹”同义。駰:杂色的马。:协调。咨询:与“咨诹”同义。

【译】

那一枝枝灿烂明艳的鲜花,盛开在广袤的原野湿地上。策马疾驰的使者和小吏们,每每想起还有不周到地方。

我骑乘着雄壮的骏马良驹,手里的六条马缰柔韧有光。鞭策着马儿驰骋在大路上,在民间遍访那治国的良方。

我骑乘着雄壮的青黑骏马,六条马缰犹如素丝般滑柔。鞭策着马儿驰骋在乡野上,跑遍民间博采治国的良谋。

我骑乘着雄壮的黑鬃白马,六条马缰闪耀着鲜艳光泽。鞭策着马儿驰骋在大路上,遍访民间搜求治国的善策。

我骑乘着雄壮的黑白花马,六条马缰收放得自如协调。鞭策着马儿驰骋在乡野上,跑遍民间询访治国的大道。

【析】

此诗是使臣出外访贤求策,在途中自咏之作。

诗经小雅第二十六篇(国学经典诗经第十七讲)(4)

常棣(dì)

常棣之华,韡韡(wěi)。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póu)矣,兄弟求矣。

脊令(jílíng)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兄弟(xì)于,外御其(wǔ)。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bīn)尔笾豆,饮酒之(yù)。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xī),和乐且(dān)。宜尔室家,乐尔妻(nú)。是究是图,(dǎn)其乎?

【注】

常棣:亦作棠棣、唐棣,即郁李,蔷薇科落叶灌木,花粉红色或白色,果实比李小,可食。:通“萼”,花萼。:“丕”的借字。韡韡:鲜明茂盛的样子。孔怀:最为思念、关怀。孔,很,最。

:聚集。脊令:通作“鹡鸰”,一种水鸟。水鸟今在原野,比喻兄弟急难。:争吵。:墙内,家庭之内。:通“侮”。:陈列。:宴饮同姓的私宴。一说酒足饭饱。:聚合,和好。:喜乐。

:通“孥”,儿女。:信,确实。:如此。

【译】

高大的棠棣树鲜花盛开时节,花萼花蒂是那样的灿烂鲜明。普天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不如兄弟间那样相爱相亲。生死存亡重大时刻来临之际,兄弟之间总是互相深深牵挂。无论是谁流落异乡抛尸原野,另一个历尽苦辛也要找到他。

鹡鸰鸟在原野上飞走又悲鸣,血亲兄弟有人陷入急难之中。那些平日最为亲近的朋友们,遇到这种情况最多长叹几声。兄弟之间在家里有可能争斗,但是每遇外侮总能鼎力相助。倒是那些平时最亲近的朋友,在最关键时刻往往于事无补。

死丧急难和杂乱之事平息,一切将归于安定井然有序。遗憾的是此时此刻亲兄弟,竟不如朋友那样感情默契。陈列好盘盏布好丰盛宴席,尽情地饮酒欢宴不醉不休。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到底是血脉相连一家骨肉。

夫妻们亲密无间志同道合,就好比婉转悠扬琴瑟协奏。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是那样和谐欢乐永久永久。井然有序地安排家庭关系,把老婆孩子打发欢欢喜喜,前前后后认真考虑究根底,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

【析】

此诗写兄弟宴饮之乐。

诗经小雅第二十六篇(国学经典诗经第十七讲)(5)

伐木

伐木丁丁(zhēng),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shěn)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hǔ),酾(shī)酒有藇(xù)!既有肥(zhù),以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陈(guǐ)。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hóu)以愆。有酒(xǔ)我,无酒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注】

丁丁:砍树的声音。矧:况且。伊:你。许许:砍伐树木的声音。酾酒:筛酒。酾,过滤。有藇:即“藇藇”,酒清澈透明的样子。藇,甘美,或释为“溢貌”。羜:小羊羔。速:邀请。宁:宁可。适:恰巧。弗顾:不顾念。粲:光明、鲜明的样子。埽:同“扫”。馈:食物。簋:古时盛放食物用的圆形器皿。有衍:即“衍衍”,满溢的样子。乾餱:干粮。湑:滤酒。酤:买酒。

【译】

咚咚作响伐木声,嘤嘤群鸟相和鸣。鸟儿出自深谷里,飞往高高大树顶。小鸟为何要鸣叫?只是为了求知音。仔细端详那小鸟,尚且求友欲相亲。何况我们这些人,岂能不知重友情。天上神灵请聆听,赐我和乐与宁静。

伐木呼呼斧声急,滤酒清纯无杂质。既有肥美羊羔在,请来叔伯叙情谊。即使他们没能来,不能说我缺诚意。打扫房屋示隆重,嘉肴八盘桌上齐。既有肥美公羊肉,请来舅亲聚一起。即使他们没能来,不能说我有过失。

伐木就在山坡边,滤酒清清快斟满。行行笾豆盛珍馐,兄弟叙谈莫疏远。有人早已失美德,一口干粮致埋怨。有酒滤清让我饮,没酒快买我兴酣。咚咚鼓声为我响,翩翩舞姿令我欢。等到我有闲暇时,一定再把酒喝完。

【析】

周厉王不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劝谏,最终导致了国人暴动。周宣王即位初,立志图复兴大业。而欲举大事,必先顺人心。《伐木》一诗,正是宣王初立之时王族辅政大臣为安定人心、消除隔阂,从而增进亲友情谊而作。

诗经小雅第二十六篇(国学经典诗经第十七讲)(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