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南·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诗经·召南·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赳赳武夫鸠占鹊巢(赳赳武夫鸠占鹊巢)(1)

这两首诗,原本既不是创作于同一地区,内容和主题更是毫无关联。那么鄙人为何要将它们放在一起来说呢?这还要先看它们分别都讲了什么嗯。

从“赳赳武夫”这个成语就能看出,《兔罝》描写的是一位勇猛的武将。此时他正在狩猎,而古时的狩猎并不仅仅是游乐行为,更是关乎国家安危的军事演习。所以这位在猎场上表现出众的武将,自然也就是公侯最得力的左膀右臂了。

这首诗里有较多的生僻字、通假字、古今异音或异义字,注解如下:

肃肃(suo一声):细密的样子。

罝(ju一声):捕兽的网。(兔罝:表面意思是捕兔的网,但“兔”也可以代指“老虎”,这与当时当地的方言有关。)

椓(zhuo二声):击打。这里指击打木桩以布置兽网。

丁丁(zheng一声):击打木桩时发出的声音。

干(gan一声):盾牌。所以成语“干城之将”的意思就是“防守城池的战将”。

逵(kui二声):路口。

仇(qiu二声):通“逑”。但此处的“好逑”可不同于《关雎》里的“好配偶”嗷,这里是指“好帮手”。

嗯,下面再说《鹊巢》,显然,这正是成语“鸠占鹊巢(鹊巢鸠占、鹊巢鸠居)”的出处。

但这又是个典型的古今异义的成语!《鹊巢》讲的是结婚!女方来到男方家里,成为主人。对,就是这个意思啊,就这么简单啊!

所以呢,鄙人硬把“武将”与“婚姻”联系到一起,是为了说明什么?说明在战乱频发的春秋时期,“孔武有力”是评判一名男子可靠的重要标准,也是女子的重要择偶标准。

熟悉《左传》的伙伴可能已经联想到了这个情节:郑国的两位堂兄弟“公孙黑”与“公孙楚”,同时喜欢上了同一个姑娘。前者官职较高,也表现得风度翩翩、厚礼相赠,但姑娘还是更钟情于后者,因为后者武艺高强。

当然,后来兄弟两人矛盾激化,多次发生冲突,这门亲事也没能圆满,但此为后话,姑娘最初所做的选择已经可见一斑。

上述评判标准又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才逐渐改变,尤其是到了极端重文轻武的宋朝,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发生了180°的扭转。

所以现在如果鄙人也面临着一个类似的选择机会,鄙人该咋选才好呢这这这……?

最后照例附上自我介绍:鄙人,真名马行空,常被怀疑是网名,但其实最常用的网名是“忆水中”,最常用的标志性头像则是小浣熊毛绒玩偶。

除了玩偶之外,主要的兴趣爱好有诗词、成语、魔方、台球等。自己创建了“诗词国学资料库”,收录文档100个。

现在鄙人正在一点一点地将资料库里的内容分享出来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