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刘备,字玄德,谥号汉昭烈帝,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开创者。

作为《三国演义》中的正面人物之一,在大多数后世读书人眼中,刘备堪称是一个理想的“明君”。

然而这样的一位君王,如何能让汉末割据势力之一的张鲁说出“宁为曹公做奴,不为刘备上客”?

抛开文学加工,历史上的刘备又究竟能不能称得上是“明君”呢?

为什么诸葛亮要选刘备当主公(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1)

张鲁鄙视刘备的原因

要探究刘备的真实形象,首先要明确张鲁说出这句话的原因。

据《华阳国志·汉中志》载,建安二十年,魏武帝曹操西征张鲁,张鲁遂逃入巴中。刘备闻讯后派出手下大将黄权率诸将前往相迎。

当此之时,张鲁的部下阎圃劝说张鲁归降曹操,赞以大事,不行再退而求其次归降刘备。

而张鲁在听到这一建议后勃然大怒,在说出:“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 之后便毅然投降曹操。

刘备同志由此遭遇了此生最严重的一次鄙视。

为什么诸葛亮要选刘备当主公(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2)

尽管张鲁骂的义正言辞,但在笔者看来,致使他做出此番评论的其实并不是刘备的私人德行,而是张鲁自己的出身以及价值观

要阐明这一点,便要从张鲁的出身说起。

作为传闻中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教祖师张陵之后,张鲁多少也算作名门之后。

这样出身的人大多具有天生的优越感,瞧不上曾以织席贩履为业的刘备也很正常。

更何况刘备自起兵的二十多年间一直在四处流窜,在“五斗米”教第三代天师张鲁眼里实在算不上一个值得投奔的靠山。

作为名门之后,张鲁自然是不愿意屈尊去投降一个日子过的比自己差,出身还比自己低的人的

为什么诸葛亮要选刘备当主公(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3)

而除去出身,张鲁更看不上刘备入蜀时的德行——这可以算是刘备一生中唯一确认的人生污点了。

作为被益州州牧刘璋以重金厚礼请来的援军,刘备在入蜀后不但没有兑现承诺帮助刘璋守城,反而在蜀地放纵抢劫,并且最终用计去刘璋而代之。

彼时张鲁亦在益州,眼看种种暴行就发生在眼前,作为修道之人的张鲁在接济灾民之余必然会对刘备这个始作俑者心生反感。

以至于在之后拒绝归降,并用语言狠狠地羞辱他。

明君枭雄,一人两面:刘备的历史形象探究

有了以上条件,可以得知张鲁对于刘备的评价较为主观,且夹杂私人恩怨,并不足以采信。

那么,抛开张鲁的评价,真实的刘备究竟是不是明君呢?

提起这一问题,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都是《三国演义》中那个近乎于完美的明君形象。

但作为历史的研究者的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基于正史《三国志》的演绎小说,其中包含着创作者罗贯中先生的个人价值取向。

他若想借小说为自己及后世读书人塑造出一个理想当中的明君形象,便必须要弱化正史中刘备的缺点,这无可厚非。

但一个人若是太过于完美便会失去血肉,这样的人也不能算作是“人”了。

为什么诸葛亮要选刘备当主公(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4)

那么,若抛开文学加工,历史上的刘备究竟能不能算是明君呢?

笔者认为他是明君,究其原因也很简单:他身上具备明君所必须具备的两个基础条件。

其一:心怀社稷,仁德爱民

纵观后世评价,“刘备是不是明君”的问题或许存在争议,但了解三国历史的人基本无人会否认他是个仁君。

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备的前半生过得颠沛流离,被人追杀亦是常有的事。

但无论自身境遇如何,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在面对底层人民时的善良,以及自己兼济苍生的人生理想——这对于一个当权者而言弥足可贵。

只因权利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予你常人所不能担负的责任的同时,亦会教你享受到常人所不能享的荣华富贵。

诸多享受会使人迷失本心,所以历史中会时常出现前半生英明神武,后半生荒淫怠政的君王,但刘备却不属于此列。

为什么诸葛亮要选刘备当主公(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5)

作为人主,他个人最大的人格魅力便是一个“仁”字。

仁到能使关羽、张飞那样的义士生死相随,仁到能像收服卧龙诸葛亮那般举世无双的奇才。

而据《三国志》记载,在他领平原相之后,郡民刘平曾派刺客去刺杀他,结局却是那刺客不忍行刺,将计划告诉他之后便离开了。

更有种说法是刺客被他的德行所折服,才放弃了行刺,其得人心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而东晋史学家裴松之先生在批注《魏书》时曾补充:

刘备在治下人民遭遇饥荒战乱时往往会选择与他们同席而坐,同饮同食,因此也收服了不少人心,使得“众多归焉”

而在他依附于荆州州牧刘表之时,荆州亦多有被他人格魅力所折服,从而归顺于他的人。

在建安十三年八月,刘表病逝,其子刘琮继位。一月后曹操率军攻至新野,刘琮请降。

此时驻扎于樊城的刘备与诸葛亮得到消息,诸葛亮在判断局势后建议刘备趁机攻打刘琮而夺荆州,这无疑是一条正确的建议。

但刘备却以“吾不忍也”回绝了诸葛亮——一个“不忍”,便是他仁义性格的最佳体现

为什么诸葛亮要选刘备当主公(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6)

而关于他对民众的态度,《三国志》中亦曾有过直观描写。

据《三国志》记载,当刘备从樊城南撤时,刘琮的近臣以及很多荆州百姓都选择了归顺他。

及至行至当阳,刘备部队已经达到了从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的惊人数量,整个部队的行军速度亦随之放慢。

有人见此情形便劝刘备放弃百姓自己疾行军去保护江陵,与前文对待刘琮一事的态度一样,他又拒绝了,拒绝的理由听上去也很熟悉:

“今人归吾, 吾何忍弃去!”

与曹操孙权不同,刘备是真正在底层谋生过,后又一步步行至权利中枢的将领。

或许是曾经见过同胞的苦难,亦或是出于长远考虑,他比谁都更懂得统治者需要以人为本的道理。

这也是他作为三国的弱势方,却能使一众英才归心的根本原因之一。

其二:知人善任,礼贤下士

为什么诸葛亮要选刘备当主公(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7)

如果说“仁德”是刘备个人的可贵品质,那么知人善任便是他作为人主所必须具备的技能。

作为君主, 不“知人”不足以“任人”,不会“任人”则无法理政。

而刘备在“知人”这一技能上的造诣可谓十分深厚,有时竟还能赶超卧龙诸葛亮先生——比如他临终前对于马谡的精准判断。

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便精准的犹如谶语。而与之相对的是他对于诸葛亮、魏延这样的人才的放心任用。

对于魏延,他懂得扬长避短,使其镇守汉中,对于诸葛亮更是不必多说——他与他倾心相交十六载,几乎是溶于骨血的信任。

所以才能在托孤时说出:“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后世有许多阴谋论者将这句话解读为刘备对于诸葛亮的试探。

但笔者却觉得,以刘备的心性和他对于社稷的看重,他做不出在临终时试探老朋友的举动,这句话应该是出自真心。

而关于刘备礼贤下士的作风,最具代表性的仍是他曾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彼时的诸葛亮虽说有“卧龙”之名傍身,但历史区别于演义小说的地方便在于,历史并没有让司马徽说出“得卧龙者得天下”的论断。

因此,若站在刘备的角度看,彼时的诸葛亮不过是一个据说很有才的年轻布衣。

这样的人若是换给曹操或江东孙姓兄弟,或许愿意一道命令招他对策后再委以重任,但绝不会屈尊降贵去请。

但与他们并称的刘备却做到了,并且一连请了多次。

当中自然有他彼时地位不高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他对于贤才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发自内心的渴求——想来若非真正的求贤若渴,也很难打动那位隐居南阳多年的“卧龙”。

为什么诸葛亮要选刘备当主公(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8)

而作为能与曹刘二位英雄同台竞技的人,刘备在面对自己真正的竞争对手时又显示出了其“枭雄”的一面——这一面或许不够美好,却让他这个人显得足够真实。

作为起于草莽的将领,早期的刘备在面对实力比自己强悍的敌人时真可谓“能屈能伸”。

无论是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借雷声掩盖自己的慌乱与野心,还是在吕布偷袭徐州后转而向吕布求和,都将“识时务”三个字演绎到了极致。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一个英雄——尤其是历史上的英雄就应该是永远光明的,是宁折不弯的,是一生无无瑕的。

即使是偶尔耍诈犯浑,也当以“有勇有谋”、“替天行道”来做演示。

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往往忽略了英雄也是凡人的事实,是人就有欲望,是人就会犯错,这样的人生或许不够完美,却足够真实。

为什么诸葛亮要选刘备当主公(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9)

结语

纵观历史,刘备的“明君”属性毋庸置疑,尽管他最终并未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他仍是个值得被后人铭记的好君王。

而若让笔者来评价他,笔者并不想以简单的“明君”或是“昏君”来概括他的为人,能够在掌握权利的同时保住自己本来的心性,这或许才是刘备身上最可贵的特质。

参考文献

1《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2《三国志·张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