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民国奇女子,绕不开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但鲜少有人提起吕碧城。这个以城为名的女子,到底有什么能耐。在民国割裂分织的年代里谱写自己的赞歌。她曾是民国四大才女之首,当时的名气早就超越张爱玲,为什么她会鲜为人知呢?我们连她的名字,她的事迹,她的成就都不能一一说出。我想啊,当时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电视,信息传播速度慢,她不像其他人,有爱情的绯闻缠身,有天然的八卦属性。人们对她的关注度就降低了许多。

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哪里人(美貌与才华集于一身的奇女子)(1)

世上从来不缺漂亮的女子。脸蛋美得女子,历朝历代,数不胜数,不足为奇。只能惹时人一时的怜爱罢了。而美貌又有才情的女子,便在文人雅客的欣赏名单之中了。若美貌又有才情,还在属于男人的天地中有一番作为的话,那就让人既怜爱又欣赏,还多了分敬佩。

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哪里人(美貌与才华集于一身的奇女子)(2)

她祖籍安徽旌德,出生山西太原。她排行老三,与家中吕慧如,吕美荪以诗文闻世,并称“三吕”。她的母亲严氏并不是父亲吕凤岐的原配。但两家都是书香门第 ,倒也相配。只是吕家不仅仅是书香门第,吕凤岐是更是官身,也曾是徽商世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家底殷实。虽是乡绅,却爱收藏,喜读书,时有“家藏书三万卷”。对所育四女倾心教导。

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哪里人(美貌与才华集于一身的奇女子)(3)

吕家四女自幼便显示过人的才华,其中吕碧城更是出众。“自幼即有才藻名,工诗文,善丹青,能治印,并娴音律,词尤著称于世,每有诗作问世,远近争相传诵。”

但世事无常,吕碧城12岁时,父亲吕凤岐死于意外。这对于严氏母女5人,是致命的打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男人是天,她们失去一家之主的命运,犹如待宰的羔羊。尽管吕凤岐与严氏育有四女,但女子无根,宗族怎会让偌大的家产落入外人之手。于是,被霸占了大半家产的严氏只能带着孩子回到娘家。

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哪里人(美貌与才华集于一身的奇女子)(4)

寄人篱下的小心翼翼,吕碧城尝尽了人间冷暖。严氏饱读诗书,有着不同于一般女子的见解,为了不埋没吕碧城的才华,她送吕碧城去天津兄弟家读书。给吕碧城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

如果老天爷就此放过这几位严氏母女,那后来的出走半生仍孑然一身吕碧城了。族人认为严氏手里肯定有吕家的资产。竟勾结土匪绑架了严氏,幽禁了她。吕碧城来不及悲伤,来不及哭泣,甚至不能后退和妥协。后来请求父亲旧友“两江总督”终于救回了母亲。

9岁的吕碧城便被父亲许配给同乡的汪乡绅之子。当时的吕家如日中天,而吕碧城才名远播,与吕家结亲,汪家求之不得。但吕家遭逢巨变,汪家没有伸出援手也就罢了,反而要退婚。先是以严氏被幽禁,名节已失。后认为吕碧城小小年纪便能让“两江总督”为她救母,认为她手段了得,不是良妇。退了婚。

而苦难的折磨也让吕碧城更加坚强了。但是她对于婚姻的看法可能也有了一层阴影。只是后来,她曾有过情投意合的朋友,最后也没有修成正果。或许,是没有男女的纠葛,没有家庭的牵绊,她在事业上的成就也越来越高。

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哪里人(美貌与才华集于一身的奇女子)(5)

她受英敛之相邀,成为《大公报》的第一位女编辑,倡到民主民权独立,解放妇女,忧国忧民。写出了一首又一首影响深远的诗作。

她21岁筹办“北洋女子公学”,23岁任校长,“成为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权第一人”。她致力于女性教育,受到她母亲教育的感染,她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觉得这是对女性最大的蒙骗与欺凌。让女子甘心困在后院的借口罢了。

她也曾受聘于袁世凯总统秘书长,开启了她长达三四年的政治生涯。而后她只看见黑暗,腐败的政府,心灰意冷之余便离开了。

她后来经商,却意外积累了让人称羡的巨额财产,保证了她下半生的吃穿不缺,不用为生计奔波。乐善好施,多次捐款解救受灾的平苦人家。

她的一生,曲折传奇,经历了太多太多,头衔也太多太多。她的故事很长很长,我只能浅浅写了她的童年。她的爱情,事业,成就以及后面的归途由于篇幅的大小,无法叙述。只能写出她的几个事例以供参考。

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哪里人(美貌与才华集于一身的奇女子)(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