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之间,大学毕业已经三十九年了。每每回忆起当年的大学生活,许多事情仍然历历在目,仿佛发生在昨天一样。在本文中,我们分类记叙几件趣事以追忆我們四年同窗青春岁月。

方言笑话

江太太

我们两口子在第一学期被分在同一小组。有一次开小组会时,小组同学各人自我介绍了各自家庭情况。江涛同学来自黄石,他说他家里有两个太太,其实他是说他有两个弟弟,黄石方言管弟弟叫太太。从此江涛在班上当了四年江太太。

邵东人假好和石首人蛮好

寿红有一次和李建明同学开玩笑说跟他假好。李建明说他吃大亏了,不干。原来邵东人管姐姐叫假。这种事寿红无意中还碰到过一回。有一日他说他和易超蛮好,易超听了也不干。原来石首人管妹妹叫嫚。

读大学的五件事(读大学时那些事)(1)

【作者夫妻:吴寿红(左)和陶翠慧(右)】

图书管理员懵了

  入校第一学期,学习樊映川高等数学。有一天寿红和同班两个同学到图书馆去借书。漂亮的女管理员潘晓林用标准的武汉话问其中一同学,“借么事书”?该同学乡音很重,答曰,“同这大雪虽腿这”。管理员当时就懵了,用普通话又问了一遍,“你要借什么书”?该同学又说了一遍,“同这大雪虽腿这。”这时,寿红连忙翻译说,“他想借同济大学数学习题集。”

关于那时的教材

Chinglish

我们上大学时还没有改革开放,英语教材其实写的是中式英语。有一句话寿红一辈子也忘不了,它是关于对“thank you” 的回答。教材中写的是“not at all”。大概原来意思是不用谢。这种回答如果用于美国加拿大肯定要让谢方吃惊的,因为它的意思是“一点也不”。

从不言败的党史教材

  当年我们最不感兴趣的课程是党史。寿红第一学期党史期中考试只考了58分(老师也够绝情的,送两分不就及格了吗?)。不感兴趣的原因是觉得教材编的太假了。明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大失败,被迫出逃,党史教材却无一个“失败”单词。

工农兵学员助教

  我们的助教中有许多是工农兵学员。他们有些人还是很称职的,第一学期教我们班英语的亢有荣老师和当了我们班四个学期数学助教的蔡明贵老师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读大学的五件事(读大学时那些事)(2)

有些助教虽能力有限却态度诚恳

  有的助教批改练习时产生错误,经学生指出后也能诚恳接受。其中批改电工课练习的刘祖凯老师给寿红的印象非常深刻。他没有看懂寿红的矢量运算而批为错,经请教主讲徐老师之后始知他自己犯错了。为此刘老师专门到八舍向寿红解释。恰好寿红不在宿舍,刘老师让一班万日明同学转达。

也有助教想糊弄人

  寿红发现土力学教材有一处有问题,问了一丁姓助教。丁助教很不耐烦地回答说没错。偏偏寿红爱钻牛角尖,又问了主讲俞季民老师。在下一堂大课上,俞老师宣布他查了一下泰沙基原著,发现中文教材在该处翻译有误。俞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给寿红留下十分深刻印象。同学寿红也给了俞老师很深刻印象,以致于三十多年后寿红从加拿大回校见到俞老师时,俞老师还提过这事。

文体活动的故事

看电影《冰山上的来客》

  七八年第一学期初,一班和二班同学到东西湖校办农场去学了一个月的农(真是笑话,其实上大学前大多数同学都上山下乡或回乡务农过)。那时的文娛生活是非常贫乏的。有一天,不知何人传出附近的钢院农场有电视放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傍晚时分,两个班的同学结伴倾巢而出。大家和钢院农场的人围成一个大圈, 里三层外三层, 一道兴致勃勃地观看从一台9吋黑白电视机放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这是我们第一次看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同学们被电影中的曲折的剧情和美妙动听的歌声所感动。第二天,同学们还津津有味地谈论《冰山上的来客》。

读大学的五件事(读大学时那些事)(3)

(前排左二为吴寿红,后排右一是在德国的邹亚洲)

唱歌跑调的文娱委员

  陈晓平同学是二班文娱委员,组织各种文娛活动, 经常教大家新歌,可也没少花精力。但是她有一特点,唱高音时往往跑调,引起同学大笑。也许她是故意这样,让大家轻松轻松。

杨庆假唱

  二班杨庆同学很腼腆,从不喜欢抛头露脸。在农场学农结束时, 我們和农场职工联合組织了一个联欢晚会。其中有一个节目是二班五女生小合唱。女生們利用休息时间,积极排练。联欢晚会上, 五女生上场唱將起来。当接近尾声时,一班的许韶华突然大声叫道,“杨庆假唱。”原來, 当其它四女生唱完, 杨庆还在张口做唱歌动作,引起全场哄堂大笑。

学军打靶

学军是在1979年,就在校园内。每天排队, 练习队列和齐步走,以求方队整齐,步伐一致。然后就是打靶训练,要求三点成一线。大家趴在地上,耐心地练瞄准,期望能成为神枪手。校外实弹射击那天终于来临, 大家兴高采烈地來到了打靶场, 争取打出好的成绩。每人有五发子弹。该女生打了,只听见枪声四起,不到五分钟就结束了。然后就报靶:甲靶多少环,乙靶多少环。当报到四班女生时, 有一个靶零环。场地一下子安靜下來。然后,大家又开始议论起來,还帮忙分析零靶的五发子弹去哪里了。是否邻近的两个靶多得了环数呢? 看來我們射击练习得不夠,因为全年级沒人得满靶五十环,最高的是一班许韶华同学的49环。

7742班属狗的女生实在

  有一年,农水七七级组织了冬季万米长跑活动,目的是锻炼身体, 增強体质。每天都可以看见同学们三三两两地,或者在大操场,或者沿着东湖边跑步。每个人每天都將完成的跑步距离报給体育委员记录下來。有些同学体育好, 跑的快, 很快地就完成了任务。有些同学体育一般,快到截止日期了,还沒有达标。我班三个湖南籍女生莫松芬, 陶翠慧, 杨庆就属于后类。为了赶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利用午歺前时间,三个女生全力以赴,在大操场四百米的跑道上, 你追我赶。留下了无数的汗水和脚印, 终于跑完了万米。双腿僵硬,累趴下了。心里想这明明是折磨人嘛,哪里是锻炼身体呢?但是也可以看出7742班属狗的三位女生真实在呀!

读大学的五件事(读大学时那些事)(4)

农水七七级人才济济

  我们都记得吕新潮同学是农水七七级第一男高音,但是可能好多同学不记得他的舞蹈跳得非常好。据说,高中时在学校文艺队是跳《红色娘子军》舞剧中的洪长青。有一次农水七七级在八教学楼举办了一次文娱晚会,二班有一个节目是戴伟荣同学男高音唱“牧歌”,吕新潮伴舞。那一次一班刘远山和李文同学跳双人舞“漫山红叶”。四班也有一个双人舞节目,叫“雁南飞”,由穆汉平和许复初同学舞蹈,孙庆桥同学男高伴唱。农水七七級有许多同学是水院文工团成员。我班的郑巧玲,吕新潮和陆卫就是。在话剧《枫叶红了的时候》里,一班李文同学还是女主角呢。

熄灯之后的故事

“后面呢?”

  在农场学农时,熄灯之后大家一下子难入睡,李文同学躺在床上跟同室两个班女同学讲梅花党和一双绣花鞋的故事。告一段落了,准备第二天再讲。谁知道墙另一边的男生也在专心听故事,那边突然有人发问,“后面呢?”

又落后了

  8209房间的黎建林同学有一个收音机,每天晩上熄灯之后寝室同学都要收听一段时间的“敌台” - 苏联的和平与进步广播电台。有时候小黎忘了听这个电台,就有同学提醒,“小黎呀,我们又落后了,要进步进步哇。”这时小黎就会转到这一频道上。朴实的同学们从来没有人上报邀功。

宿舍的故事

7742班女生的合作

  学生八舍五楼是女生宿舍,一般四至五人一间房(男生可沒有这么好的福气)。中午打开水,晚上打热水。二班女生寝室四同学分工合作轮流打水,一人中午放学后需要拿四个开水瓶去灌水,另一人需要帮她打饭。早上上课前,打水的交代买饭的,中歺想吃什么。这个安排合理方便,利人利己。

读大学的五件事(读大学时那些事)(5)

(前排左二人为作者夫妻)

小莫的家乡美食

  莫松芬同学是湖南邵阳人,学习刻苦努力,为人开朗大方,本分实在。每年春节返校,总是带來很多邵阳的土特产。尤其是小莫家做的香肠,腊味,珠米花生和零食。每年过完春节返校后,同寝室几个人都盼着小莫早日归來。其实主要是嘴馋,盼望她带來的家乡美食。大家边吃边笑,交流过年的趣事和新闻, 寝室内充滿了欢声笑语。

大中小同学一室

  八舍8204房间在第二学期只住了三个同学,他们是陈世钟,吴寿红和程道均。老陈生于1947年1月,在班上年龄最长。程道均生于1961年,在班上年龄最小。吴寿红生于1956年12月,年龄在班上排第十九,算是老中。每天早晨院广播台准时于六点半开播,没有手表的同学一般也不会耽误起床。偏偏在第二学期期末考数学这一天院广播台停播,同时老陈的手表一大早就停了。三同学起床后发现宿舍很静,以为大家都到食堂去了。等到了食堂一看方知大事不好,赶紧回宿舍拿起纸和笔,空腹赶到5103教室,这时别的同学已经开考半小时了。好在三人都沒考砸。

8210 房间的功能

  八舍8210房间在我们读大学四年期年从未住过人,但是它却有很多的功能:(1)答疑室。(2)理发室。三班有一个土理发师,他是英语课代表龚明哲老大哥,经常在此房间帮同学理发。(3)练歌房。四个班文娱委员错开班上练歌日期,轮流在此房间教练新歌。二班在全院得奖的“我爱你中国”就出自此房间。(4)熬夜室。有的同学喜欢开夜车,又怕影响同寝室同学休息,就来到此房间开灯夜战,四班刘子慧同学是其中一个。

结语

  同窗四载平凡却又精彩的学习生活,丰富了我們的记忆。“相知无远近, 万里尚为邻”。无论我们在哪里,无论我们的年龄大小,我們心里都存着一份感激,感谢7742班和农水七七级那一段难忘的回忆。我們在家不时地回忆和讨论起大学经历过的人和事,内心的欢愉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读大学的五件事(读大学时那些事)(6)

 (2002年出差回国时和同班女同学合影于武大) 

本文中提到的同学,有三位已经步入天堂,他们是江涛,李建明和吕新潮同学。二班还有另外两个同学也去世了,他们是徐新民和朱芳清同学。在本文结尾,我们表达对这五个同学沉痛的哀悼和深切的怀念,祝愿他们一路走好。

2021年2月19日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市

作者简介:吴寿红,原籍湖北省黄梅县濯港镇茶山咀村,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讲师,1988年留学来到加拿大,后定居于加拿大,现供职于高达集团公司。

陶翠慧,湖南衡阳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水系。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图书馆馆员,1990来加拿大和其先生吴寿红团聚,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加拿大注册会计师。退休前任卡尔加里大学商学院高级会计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