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到一个新闻,太震撼了。

任何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关注,转发,不能让这样的新闻被埋没,不能让这样的勇士被忽视。

我愿称之为,今年感动中国最强音。

新闻是这样的:

“9·5”泸定地震之后,大渡河右岸一级支流湾东河沿岸山体发生滑坡,形成的堰塞湖引发关注。在堰塞湖的下游不远处,装机6万千瓦的湾东水电站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

电站位于山顶的两道泄洪闸,在震后半小时内全部打开,避免了河水漫过大坝冲毁村庄的灾难发生。而打开泄洪闸的罗永,没能第一时间逃生,直到9月8日下午,才历经重重艰险,被直升机救出。

单纯看这段,可能有人觉得,又是一个在灾难面前表现大无畏精神的人,虽然让人动容,但是并不出彩。

不过川观新闻采访了当事人,让我们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一幕:

“泄洪闸不提起来,可能会冲毁村子”

我今年41岁,泸定县得妥镇湾东村人,是湾东水电站的水工,负责管理大坝闸门。

9月5日12点52分,地震发生的时候,我正在宿舍休息,突然听到“轰轰”的声音,天摇地动,我赶紧冲到外面,看见满山都在飞石头。电站当时有10多号人,其中有两人被埋,当场身亡。剩下的人四散逃生,我也被吓得慌了神。

慌乱中,我突然看到坝前水位明显上涨,应该是厂房机组因地震停机,必须立即提起泄洪闸门,时间久了洪水要漫过大坝,威胁下面村庄几百人的安全。可再一看,到泄洪闸的路已经没了,被滚落的石头盖住了,还在不断往下滚石头。

水电站常见的事故(水电站水工一命换百命)(1)

地震后,滑坡体堵塞河道

我心一横,踩着垮塌的山石冲上去,人一用力,石头更是乱飞,为了安全,只能暂时又冲回来。等石头滚得没那么厉害了,我又第二次往上冲,冲上大概10层楼高的大坝坝肩,赶紧按照平时操作手册的要求,把1号泄洪闸提起来,紧接着又提起2号泄洪闸,水开始往下流。

做完这些事情,整个人都瘫了,崩溃了。看到自己刚刚冲上来的坡,陡得很,都不晓得是咋个冲上去的。

电站的人都已经逃生出去了,只剩下小伙子甘宇,他的眼镜在跑的时候弄掉了。他近视挺严重,看不见路。

我俩又想起发电机还没有停,存在风险,两人又跑到厂房赶紧拉下电闸。

那天,我们就守在电站里,到处都是废墟,手机没有信号,没有吃的,上游堰塞湖不停涨水,余震不断,山上还在滚石头,一晚上睡不着。

水电站常见的事故(水电站水工一命换百命)(2)

地震前的湾东水电站,左边为泄洪闸。

“我得救你就得救,放心吧”

电站在夹沟里,两边都是山,因为担心山垮下来把电站整个盖住,第二天(9月6日)一早,我和甘宇决定往外逃生。

他眼睛看不见,我找了一根保险绳,他牵着,我拉着走。我们出来的时候只剩下唯一一瓶矿泉水,两个人省着喝,饿了就摘一些山上的野果子吃。晚上也没地方睡觉,我就撇了一些竹子、树枝垫在地上,躺在上面休息。

中间有一次他的手机突然有信号,打通了公司领导的电话,领导说马上找人来救我们,还说有两支救援队伍就在水电站附近。后来又完全没信号,我的手机也在爬坡的时候掉了。我们看见直升机、无人机在天上飞,可树林挡着,他们看不见我们,物资也投不进来。

甘宇是城里人,不像我从小爬山爬惯了,他肚子又饿,慢慢体力就不行了。9月7日,我们距离电站走了大约二三十公里,他实在走不动了,跟我说,“我走得太慢,拖累时间,这样子我们两个人都活不成,不能再这样耗下去了,你赶紧出去找救援。”

矿泉水瓶也掉了,我就用安全帽在山沟里接了一帽子水给他,摘了一些果子,掰了几根竹笋。分别的时候,我跟他说,“你不要乱跑,就在原地等到,我得救你就得救,放心吧。”

“我点起了一堆火,终于等来了直升机”

得到搜救队伍在水电站附近的消息,我就原路返回水电站,一边走一边大吼几声,希望有人能听到。

9月8日上午,终于走回了电站,但是没有看到一个人。我想到必须点一堆火,才可能有人知道我在哪里,才能救命。就到废墟里面到处找,使劲刨,终于找到了一个打火机。然后走到下游的村子里,村民们都已经安全撤离,我找到干柴,烧起了火。大约过了半个小时,镇上的领导看到村里在冒烟,赶紧联系救援队,看到直升机飞进村里的那一刻,我真是说不出来的激动啊!我以为这辈子再也看不见我的娃娃了,我在冲上坡去打开泄洪闸的时候,就做好了可能会丢命的准备,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命,可以换几百人的命,我必须去做。

我被送进泸定的医院输液,现在没有大碍。本来说今天随直升机一起回去找甘宇,但是因为天气原因,直升机没有飞成。石棉县来支援我们的救援队已经出发,徒步进山搜救甘宇,我给他们画了最详细的路线,但愿能够尽快找到他。

水电站常见的事故(水电站水工一命换百命)(3)

看完整段采访,你是什么感觉呢?

这种文字的魅力和背后真实故事的张力,要远远超过1000份领导高度重视带来的宣传效果。

当然也要远远超过试图树立的标杆人物,比如依靠颜值想要带动地方旅游的丁真。

我觉得震撼有三。

第一个是在有同事死亡,其他人逃命的时候,选择了履行职责。

罗永的工作是负责管理大坝闸门,这是他的职责,但是在天灾面前,他的收入其实不足以支撑他冒那么大的危险。

甚至我都想问一句,是合同工还是正式工。

电站当时有10多号人,其中有两人被埋,当场身亡。剩下的人四散逃生,我也被吓得慌了神。

点睛之笔,就是罗永也慌了。

换任何人,都慌。

只要是人,都慌。

非常的真实,没有那种传统内宣上喜欢讲的,什么什么精神附体,什么什么觉悟在前。

有人性,他后面的行为才闪光。

于是罗永看到洪水要漫过大坝威胁下面村庄几百人安全的时候,选择了往泄洪闸跑。

而且跑,也不是什么神功附体,什么义无反顾。

他其实跑了两次,第一次是石头乱飞又退了回来,等石头滚得没那么厉害了,才第二次往上冲。

精神力在绝对的现实力量面前就是个渣,这也是以前我们总喜欢强调的人定胜天容易产生的误区。

冲两次,这太TM真实了,但是也太TM让人感动了。

第二个震撼就是同事甘宇。

我自己戴眼镜,所以我知道没了眼镜以后那种无头苍蝇的感觉。

而周围刚发生了巨大变故,甘宇肯定吓坏了,但是两个人还是想着发电机还没有停,存在风险,两人又跑到厂房赶紧拉下电闸。

甘宇这时候如果因为看不见路不去,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还是跟着罗永一起去了。

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说,那两个人一起是因为大灾之后心里害怕,所以要黏在一起。

我觉得有可能,但是论迹不论心的话,甘宇也起到了帮助。

而论心的话,我们不知道甘宇是怎么想的,但是知道发这种质疑的人是怎么想的,他只是把自己代入了一下,然后以自己的怂去揣度他人。

第三个震撼,就是罗永和甘宇的自救,和罗永对甘宇的照顾。

找了一根保险绳,他牵着,我拉着走

这一路走的很难,中间手机只有一次信号,联系上了公司领导,领导提供了救援队的情况,然后手机在爬坡的时候都掉了。

可以想象,这路程的艰难,而罗永还要带着一个看不清路的甘宇。

最后是在路线和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甘宇走不动了。

甘宇让罗永自己去求助,这是一份心意。

罗永给甘宇准备了食物和水,让他不要乱跑,自己去求助,只要自己得救,甘宇就能得救。

而且罗永在获救之后,还说要跟着直升机一起回去找甘宇,因为天气问题直升机没法飞,才给徒步进山的救援队画了详细的路线,这又是一份心意。

两个绝境下的人,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获救,但是想的都超越了单纯自己的利益,都想到了对方。

整个过程里面,罗永和甘宇的每一步决策,都真实、自然,但是每一步决策,又都带着人性的光辉,超越了普通人应有的反应。

扪心自问,换位思考,我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会怂,可能会尿,可能会吓得哇哇哇大哭或者嘤嘤嘤乱叫。

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才真的值得宣传。

今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没他两位,我是很不服气的,这是名。

四川政府不给他们两位发奖金,发大大的奖金,我也是很不服气的,这是利。

要让这样的人名利双收,才是致敬的最好方式。

最后,希望甘宇尽快被找到,祝安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