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常拍清朝戏(清宫剧与清史究竟有多少差距)(1)

为什么经常拍清朝戏(清宫剧与清史究竟有多少差距)(2)

清宫剧与清史究竟有多少差距?

文/向敬之

1

新媒体出现并迅猛发展,带动了社会生活巨变。它既为许多优质作者提供了有一定收入保障的发表平台,也导致了一大批浅薄的、低级的拼凑、抄袭、剽窃内容无限制地产出。可以说,人人制造内容的时代,利弊各异,良莠杂陈。

就拿通俗读史而言,新媒体提供的便利与红利,远远超过了十多年前天涯论坛活跃的场景。当年在天涯坚持、成长起来的作者,已然成了现在的名家好手。

我不否认,我近年来选择专攻明清史,还得感谢新媒体提供的机会。如果没有五年前,今日头条签我进入“千人万元计划”,我断然不会辞职回家安心写作,迅速由从事传统媒体写作的书评人,转为明清史写作者和思考者。

我曾在出版、新闻行业做过十多年编辑,业余写作书评,长期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上海证券报》《经济观察报》《新民周刊》等媒体发表社科、历史类书评。最初,头条邀约我签约写作,定位为知名书评人,要求主发书评。

书评属于小众读物,专业书评的受众更少。为顺应流量时代的阅读趋势,我不断求变,在文风上改良,由大段长句改成了多段短句。同时,我受几个写历史的朋友影响,将读书与读史结合起来,阅读量明显要强于过去,产出过一系列十万 、百万 的所谓爆文。

此前,我在2012年一年内出了四本书评集之后,有意识地要改变过去冗长的文风,把心思放在系统阅读历史上,写作就是为了练笔,书评、时评、散文、歌词……为了彻底改变,我从出版社跳入报社,学写简洁的新闻文风。

由于不断强化文字训练,所以文风上很快适应了新媒体阅读。我在顺应的同时,也坚持了一些原有的文字风格。

内容深得读者欢迎,我开始犹豫是否深入转向历史写作。毕竟过去写了十多年书评,也在读书界也积累一些资源和影响力。此间,我也受到了新媒体联系人的警告,他们最初选择我签约,是因为我的书评质量高,他们不缺历史稿件。

2

我一直在思考,而今日在新媒体上爆棚的写手,又有多少内容具有真正的学术生命?结果是让人堪忧的。

正在此间,北京一位因书评与我结缘的媒体朋友,给我寄了一本中信版《中国历史的教训》,约我写个评论。我答应了,但说要仔细看,本想拖时间搞好平时的写稿任务,孰料时间久了,我对这样带评论性但读起来清爽的历史写作,有了浓厚的兴趣。

我原来在几家出版社和报社待过,但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在岳麓书社那四年。四年间,虽然我的本职是担任《中华大典·艺术典》庞杂而枯燥的史料审读、古文编辑工作,但在那人文气息浓郁的环境中,得益当时湖南日报分管文化板块的编委蔡栋先生的悉心引导,我的书评写作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岳麓社,我耳濡目染老作家唐浩明先生的为人谦恭与深厚学养。唐老师把编辑当做人生职业,同时练成了一个著名的历史作家,写出了经典的曾国藩系列,对我影响很大。在工作上,我与他交集不多,但他无意间发现我写书评后,每每在报纸上看到我新发的稿子后,总是见面鼓励一番,还让我安心做学问,不要去太在意外界的虚名。

既然选择了做内容,就得深耕细作,而不能简单地为了流量。新媒体的订户受众,有精英读者,但最广大的还是普通读者。他们寻求的是碎片的通俗阅读,甚至希望是自己最为熟悉的内容,方便自己查漏指瑕。他们的参与,有助于转发,扩大流量。但,我还是很清醒地意识到,既要考虑他们的阅读需求,也要把内容做出价值,不做跟风式的一锤子买卖。当初,唐浩明老师推出曾国藩小说,批评者众,然而他坚持下来,由小说,到全集,到评点,冷月孤灯,却成蔚然大观。

有人建议我为何不组建团队或者工作室,招聘一些大学生当写手,进行公司化的流水作业。我拒绝了,因为内容既是为读者而写,也是为自己而写。哪怕是被平台解约,没有了固定的收入作为写作与养家糊口的保障,我也得坚持走好内容为王这条路。

3

我开始寻找方向。只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性写作,才能使自己的阅读厚积薄发,精益求精,使自己的写作积沙成塔,突破自新。曾经考虑过做先秦史、做汉唐史,甚至考虑过做分裂状态中的南北朝与五代十国。

机缘巧合,那年暑假,妻儿回老家玩,我晚上在家无聊,搜索电视剧,如《朱元璋》《郑和下西洋》《太祖秘史》《孝庄秘史》之类,本想休息下,却来了兴致,同时翻读《明史》与《清史稿》《清史列传》,对照起来看,发现了一些出入。深读下去,我对明清历史有了新的认知,对照来看,各具特色。由此我开始大量收集、购买、阅读这方面的图书,有古人的、有今人的,有国人的、有海外的,有专著、有史料,系统地看了孟森、萧一山、蔡东藩、吴晗、郑天挺、王锺翰等前辈先贤的书。

当然,既要做这一方面的研究,关键在于掌握和理解第一手资料。明清实录、起居注、朱批、奏疏、档案、笔记、方志等,也就成为了我重点研读的内容。

于是乎,我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与写作。为了让自己深入进去,找好一个切入点,我选择明清之际至康熙朝,作为前期研究的主攻板块。

对于写作方式,我采取结合大家熟悉的明清历史剧情节切入,既尊重历史剧属于文艺影视创作的事实,又坚持“小节不拘,大事不虚”的原则,对清史题材影视剧所涉及的历史大事件,进行了有理有据、有趣有料的生动解读。

而解读,我采取细读的方式,抓住细节,透视背后,客观地讲史,有趣地爆料,富有鲜明的怀疑精神,融学术思辨于通俗解读之中,行文晓畅,理趣相生。

慢慢的,我的转变得到了圈内人和广大读者的认可。2017年,中国纪检监察报开辟历史周刊,主编邀我开专栏。我所写的一代廉吏于成龙的研究性系列文章,在该报刊发后,《新湘评论》全文转发,《中国人大》还在全国两会期间做了重点推荐。

4

过去有着良好的专业训练,方便了我迅速、专注地研究明清史,试图用一种“历史书写”方式来说明清王朝,突破传统民族历史局限,探究明清社会秩序重建、吏治建设与社会发展。

我书写的历史中,有朝堂之争,有宫廷探秘,有真伪辨析,有褒扬贬斥,正评反批,直击清史中最具戏剧性与转折性事件,追寻细节,解析历史中的隐秘,于细微处见历史的真妙。诚如三峡大学历史教授、北京大学明史博士胡丹先生所说,我所写的明清史,细腻,爆发着细节的力量。

有了明确的主题方向,有了系统的内容积累。2018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与江苏人民出版社分别推出了我的《细说康熙》《明史不忍细看》。清史名家阎崇年先生说:“敬之先生的大作《细说康熙:王朝纷争六十年》,将康熙朝的人物和事件,分作50多个专题,凭借长期积累,依据大量史料,运笔洒脱,文字灵动,娓娓道来,妙趣横生。本书有分析、有阐述,有褒扬、有贬斥,有见解、有深度,有细说、有评论,静心一读,获益匪浅。”经济学家朱克力说:“圣手无济大明劫。向敬之的《明史不忍细看》,以皇帝、权宦、奸佞及文臣武将的政治作为和君臣关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正评反批,不落窠臼,发人深省,重点论述了明朝日见衰亡与辽东满洲迅速崛起,以及农民战争兴衰根源,重新评估了明清交替的社会秩序崩坏、断裂与重建的血色现实。”

第二年,我的《清史不忍细读》出版,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向辉先生第一时间写了一个长篇书评,由新华社客户端发出后,一下午有了100多万的阅读量。不久,中国纪检监察报推出评论文章《站稳人民立场,追寻历史真实》,开篇说:“《清史不忍细读》是明清史学者向敬之的又一部通俗作品,是一部人民历史学的佳构。”

这三本,于我而言,是新的尝试,也是试水,但无论是图书销售还是社会反响,都还不错。就在前几天,《清史不忍细读》的策划编辑告诉我,他们又加印了。有了这些,我是欣慰的,但我还得坚持继续,即便现在处在一个全职研究写作、再无签约保障的时刻,我也需坚持下去,因为我较满意的内容,还在后头。

这不,我新近面世的所谓清史四书:《大清定局》《明清破局》《康熙奇局》《雍正迷局》,近160万字,是反复打磨出来的。至于我为什么写这几本书,我没有采用传统的前言后记说明,只是在封面上各弄了一段文字,作为我的认识和理解:

“从俘虏到反抗,从复仇到问鼎,从聪睿英明到残暴铁血,努尔哈赤玩足了称臣又称雄的障眼法。由偏安辽东,到入关逐鹿,到君临天下,逆袭路上,皇太极、多尔衮、福临的承袭与改变,内斗与外争,合作与博弈,妥协与亲政……成功定鼎中原。”(《大清定局》)

“良相难救时,国君死社稷。一个旧王朝的衰朽与覆灭,导致一大批有抱负、有追求、有热情的儒家士子,捐弃虚幻的道德英雄主义,抓住一切政治改革的现实机会,协助另一个野蛮的征服者推行儒家道统与治统,纵然大节有亏,苟且偷生,饱受猜忌,道义上不安。”(《明清破局》)

“如果没有饱受争议的孝庄力保,最初的傀儡康熙,未必能成为千古一帝。他是否真如后来所尊圣仁?诸多事迹,多番缠斗,都在为他的帝王人生注解。肇启康乾盛世,繁荣的背后闭关锁国,错失良机,因为他只想虚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康熙奇局》)

“若无夏日炎炎,春华之后哪有秋实?孰忠孰奸,孰能孰庸,孰正孰邪,孰是孰非。千秋功过任凭说,万般追求各纷纭。雍正所得煌煌事功、滚滚骂名,有赶超康熙的勤政玩命,有自证清白的凌厉寡情,也有儿子乾隆的添油加醋……”(《雍正迷局》)

这套书,是由凤凰壹力策划、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实际策划人为译林出版社老社长、凤凰壹力董事长顾爱彬先生。这其中,也是有故事的。《细说康熙》出版后,被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孙敏先生推荐给顾社,同时向他推荐了我一本新稿子。由于种种原因,同译林社没有合作成功,但我没想到,退居二线的顾社突然联系我,询问我那本书稿是否出手,这就有了这一套清史书稿交由顾社操刀出版的事情了。

对于顾社,我在出版社时,就敬仰不已。当时我还买了不少译林版好书,几次搬家,丢了不少书,但译林的书一直留着,放在书架醒目的位置。这次能得到这样一位出版大家扶持,也是我最大的幸运。

与此同时,我另外三本明清史:《大明小史》《大清小史》和《追寻清廉》(研究明清廉吏),已进入人民出版社编辑流程,社里安排中国人民大学清史博士、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清史》责编詹夺女士做责编。詹老师和社领导很重视这两本书,无论是版式设计,还是内容编辑,费尽心思,就连书名,也是反复讨论,还上了营销会议讨论。

一个朋友说,就是这样的编辑,这样的做法,这样的重视,我都赚了!

不论怎么说,我们的写作、编辑,都是认真的,但最终的好坏,在于读者的评判。毕竟我选择写作明清史,不是孤芳自赏,而是服务读者,而需敬而读之。

向敬之,明清史学者,独立书评人。现就职于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上海证券报》《南方都市报》《经济观察报》《新民周刊》《凤凰周刊》等发表书评400多万字。近年来研究明清之际社会秩序重建,出版有《大清定局》《明清破局》《康熙奇局》《雍正迷局》《明史不忍细看》《清史不忍细读》《细说康熙:王朝纷争六十年》和书评集《现场与背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