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6日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于4月20日至26日开展,主题为“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

关于知识产权,以下知识我们一起学习……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概括地说,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主要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

知识产权是不断扩张的开放体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仅使知识产权传统权利类型的内涵不断丰富,而且使知识产权的外延不断拓展。根据TRIPs协定、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等国际公约和我国民法典、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国内立法,知识产权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著作权和邻接权。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相关主体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邻接权在著作权法中被称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2. 专利权,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实施权。

3.商标权,即商标注册人或权利继受人在法定期限内对注册商标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

4.商业秘密权,即民事主体对属于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5.植物新品种权,即完成育种的单位或个人对其授权的品种依法享有的排他使用权。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享有的专有权。

三、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调动人们从事科技研究和文艺创作的积极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致力于保护权利人在科技和文化领域的智力成果。只有对权利人的智力成果及其合法权利给予及时全面的保护,才能调动人们的创造主动性,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保护知识产权,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决定了企业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技术、品牌、商业秘密等无形财产的巨大作用,而如何让这些无形资产逐步增值,有赖于对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

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引进外商和外资投资。我国已于2001年12月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履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保护国内外自然、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知识产权。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我国就不能参与世界贸易活动。

四、普通人如何受益于知识产权?

1.鼓励和促进创新,加速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创造出更多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光辉灿烂的智力成果,加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从而最终使人类社会受益。

2.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改善人民生活。比如商标权的保护,会促使经营者提高其所生产商品或提供的服务的质量,其最终受益者还是广大消费者。

3.提供直接获得收益的机会。无形的知识产权能变成有形的财富。例如:专利权、商标、版权等转让均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周主题(知识产权宣传周关于知识产权)(1)

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周主题(知识产权宣传周关于知识产权)(2)

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周主题(知识产权宣传周关于知识产权)(3)

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周主题(知识产权宣传周关于知识产权)(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