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啥你知道么(关于强直性脊柱炎)(1)

  最近几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较前有所增加,可能与检查手段改进检出率增高有关。强脊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患者疼痛明显,昼夜不息,活动明显受限,极度痛苦。主要侵犯中轴骨,其特点表现为脊椎的韧带附着处发生骨化,最终导致脊椎强直、僵硬和畸形。患者类风湿因子95%为阴性,又称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发病在15~30岁,男多于女,男:女=14:1。

  发病机理: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感染、损伤有关,目前归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最初症状多为腰痛 。腰痛或不适是本病最常见症状.发生率90%左右。其发生隐匿,常为隐痛,难以定位。开始时病人常觉得疼痛或不适,部位在臀深部,疼痛严重者常位于骶髂关节,有时可放射至髂嵴或大腿后侧。以后逐渐出现僵硬,特别是晨起时明显。严重时可使病人在睡眠中痛醒,甚至要下床活动后始能重新入睡,为病情活动的指征之一。本病腰痛休息不能缓解,活动反而能使症状改善。

  2.晨僵

  也是强直性脊柱炎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病人早起觉腰部僵硬,活动后可以缓解.晨僵也是病情活动指标之一,病情严重者可持续全日。除活动外,热敷、热水浴也可使晨僵缓解。

  3.肌腱附着点病变 即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炎症,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特征性病理变化,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4.外周关节病变

  半数以上病例病程中出现外周关节症状。以外周关节受累为首发症状者,一般认为20%左右。外周关节受累部位以髋关节最为多见。

  随着病情进展,整个脊柱可发生自下而上(极少数为自上而下)的强直:先是腰椎前凸曲线消失,进而胸椎后凸而呈驼背畸形;随着颈椎受累,颈椎活动受限,此时病人体态变为头向前俯、胸廓变平、腹部突出,呼吸靠膈肌运动,最后脊柱各方向活动完全受限,病人行走时只能看见前面有限的一段路面。此阶段疼痛、晨僵均不明显,只在某些仍有炎症活动的部位仍有疼痛。但此时由于整个脊柱发生强直,病人改变姿势时自我平衡十分困难而很容易发生外伤,且外伤很可能为此阶段疼痛突然加重的原因。

  所幸发生完全强直的病例属于少数,80%左右病人能胜任一般工作和生活自理,病变只限于部分脊柱、甚至终生限于骶髂关节。

  强直性脊柱炎还可以出现关节外表现 :包括急性前葡萄膜炎或虹膜炎 ,上行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膜下纤维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以及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脏扩大、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扩张型心肌病和心包炎等。肺部可出现双上肺尤其是肺尖纤维化、囊性变、甚至空洞形成。 肾损害主要为lgA肾病和肾淀粉样变。本病慢性前列腺炎比正常人群多见.

强直性脊柱炎是啥你知道么(关于强直性脊柱炎)(2)

  辅助检查: X线检查,早期病变累及骶髂关节,关节轮廓模糊,关节软骨下有毛玻璃样骨质密度增加带,接着出现关节骨折增生,关节间隙狭窄、消失,发生骨性强直,脊柱早期有骨顶疏松,然后有小关节腔隙模糊、变窄、韧带钙化,椎间盘纤维骨化,椎体间骨桥形成,广泛韧带钙化,脊柱呈竹节样脊柱,实验室检查有轻度贫血,白细胞轻度升高,90%患者红细胞沿降率增高,类风湿因子95%阴性,90%患者HLA-B27阳性。

  一般认为女性发病比男性晚,北京协 和医院报告女性平均发病年龄26.8岁,比男性20.8岁迟6年;作者285例分析结果,女 性发病子均年龄25.4岁,比男性之22.3岁晚3年。 在病情严重性方面,一般认为女性病情较轻,较少整个脊柱受累。

  治疗:

  早中期治疗主要目的在于:1 控制炎症,缓解症状 2 防止脊柱、髋关节僵直或保持最佳功能位置 3 避免治疗所致副作用

  保守治疗概要:

  1 非甾体抗炎药:首选,但强调个体化治疗。短期服药后症状改善,如过快停药,不利于达到抗炎效果,也容易引起症状复发

  2 柳氮磺嘧啶(SSZ):适宜于改善患者外周关节的滑膜炎,而对脊柱关节的病变作用至今尚无结论。目前国内常用。

  3 甲氨蝶呤(MTX):对非甾体抗炎药和柳氮磺嘧啶无效的患者可能有效。

  4新型生物制剂:依赛普,对疼痛缓解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