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等待戈多的主题,你日复一日地在等待什么(1)

以下是忘却鱼鳞同名抖音号、西瓜视频等内容整理之文字版

----------------------------------------------

我刚刚工作的时候,有一位前辈送我一句话,他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随你怎么理解。”

我后来发挥了我神经病水瓶座的风格把它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深度解读和扭曲,这句话给我带来很大的帮助,我理解成了时间是一个工具,在长远的目标下,当下的一切似乎都能消解。

比如说你要去搭乘一班去美国的航班,去的路上是叫出租车还是坐空港巴士,座位是否舒服,空姐是不是好看,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能否赶上这列航班到达目的地。

比如说你想要的是把某个事情当成事业做起来,那么眼下赚不赚钱,加不加班,怄不怄气,都不重要了,在那个长远目标的焦虑面前,当下的痛苦似乎都不那么有所谓。

如何理解等待戈多的主题,你日复一日地在等待什么(2)

而如果你没有那个长远闹心的目标,你会因为眼下的事情感到烦躁,我们的忍耐度取决于我们要的东西有多么难以得到,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要抱怨加班抱怨工作的原因。

这样就解决问题了吗?不一定,如果有一天你发现那个长远的目标坍塌了呢?这是我秉承这个心法很多年之后突然发现的bug,这个远期目标坍塌之后,你会发现你生活里仅有的是日复一日的毫无意义的泅渡,那种颠覆和荒诞的感觉尤其强烈,就好像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戏剧原著《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迫不得已的重复

《等待戈多》是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塞缪尔贝克特写的两个黄昏的事情,是一个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其实没有什么情节可言。

两个潦倒的流浪汉,在黄昏的荒野,一棵几乎要死的树下,等一个叫戈多的人。各种无聊,各种语无论次地。最后有一个男孩,戈多的信使,来说戈多今晚不来了,第一幕就算结束。

第二幕就是第一幕的重复,只是当知道戈多又不来的时候,他们就想上吊,结果裤带一拉就断,于是只能毫无希望地等待下去。等待是进行时,意味着是一种无止尽的状态,而非一次事件。因而第二幕只是对于第一幕的强化,就像日复一日,没有目的的生活。

如何理解等待戈多的主题,你日复一日地在等待什么(3)

戈多是谁,不知道,一直没有出现,他们如此虚掷了自己的人生,把莫须有的砝码押在最虚无的牌局上。

这出戏在全世界演了很多年,换了很多种语言,戈多一直没来。

但是等待成为捱时光的一种目的,一种希望,两个流浪汉苦闷得想上吊。但他们能去死吗?不能,因为他们必须得等待。

在贝克特看来,人生就是这样,既难活,又难死,既有希望,又很绝望,而归根到底还是不明所以的。尽管如此,大家还得等待戈多,而且将继续等待下去。

我们的剧本里本就没有戈多

荒诞派戏剧兴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时候二战刚刚过去,地表深处还散发着血腥味,火药味。

信仰坍塌,生活还在继续。作者贝克特的童年经历了一战,青壮年混在巴黎,后面赶上二战巴黎沦陷了。

他认为人生就是一场艰辛而又虚无的游荡,这么想也情有可原。在每一个极速变化的时代,价值观迅速多元化,随即而来的就是安全感的瓦解,专业、学历、单位、婚姻、家庭甚至是故乡,这些曾经让你感觉到安定的因素,都可能在时代的变革里边的不再能支撑安定感。

如何理解等待戈多的主题,你日复一日地在等待什么(4)

人会失去了对与错,好与坏的基础标准。你会开始质疑自己,到底在期待时间带给你什么,似乎人人都在期盼着什么,但似乎又不能明确自己到底在期盼什么,人们在寻找中忘记了要寻找的东西,在等待中失去等待的意义,就好像戈多,日复一日,却一直不会来。

时间只是一个环形的囚笼

所以时间到底是什么,时间能拯救我们吗?我觉得不能,它只是消耗一切,你的热情,你的失落,正面的,负面的,统统碾轧,全部吞噬。

有的人总以为等等就会有希望,其实戈多不一定来,只是等待的姿态成为一种类似于祈祷的安慰而已,时间的救赎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偶然。

正如剧本开始时的那个故事:“有一个贼据说得救了,另外一个万劫不复。”戈多的信使因为放山羊,就得到戈多的宠爱,而他的弟弟因为放绵羊,就受到虐待,一切都具有不可知性。

如何理解等待戈多的主题,你日复一日地在等待什么(5)

所以等待毫无意义,就好像书里那句台词:“世界上的眼泪自有其固定的量。某个地方有人哭起来,另一个地方就必然有人停住了哭,笑也一样。”所以我们做自己的戈多吧,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时间也不是,要是我们连现在都视而不见,就别指望依靠昨天我们能看见明天或后天。

人总是在谈论昨天,期待明天,等待某种希望的救赎,却从来不正视现在,荒谬无聊地过着现在,犹豫着耗下去,戈多不会来,就好像贝克特在被采访时坦诚的那样,他说:“我要是知道戈多是谁,我就写进剧本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