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在甲骨文中是一只鼎形,或另加意符“卜”写作“鼑”,会卜问之意。郭沫若《卜辞通纂考释》:“古乃假鼎为贞,后益之以卜而成鼑(贞)字,以鼎为声。金文复多假鼑为鼎……鼎贝形近,故鼎乃讹变为贞也。”
古人以火塘为生活、信仰活动中心,鼎为古食器,而进行龟卜必于用火处进行,故“鼎”与“卜”产生了联系。由于“鼎”与“貝”在古文字中形近,篆文遂将“鼎”讹为“貝”,隶变后“鼑”写作“貞”,今简化为“贞”。本义是卜问,占卜,《说文》:“贞,卜问也。从卜,贝为贽。一曰鼎省声,京房所说。”《周礼·春官·天府》:“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媺(měi,同美)恶。”郑玄注:“问事之正曰贞,问岁之美恶谓问于龟。”又《大卜》:“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郑玄注引郑司农云:“贞,问也。国有大疑,问于蓍龟。”贾公彦疏:“先郑曰‘贞,问也’,谓先正其思而后问龟;不谓贞即问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卜部》:“《大卜》:‘凡国大贞。’大郑云:‘贞,问也。国有大疑,问于蓍龟。’后郑云:‘贞之为问,问于正者。必先正之,乃从问焉。’”(郑玄注《周礼》,多引郑兴、郑众父子之说,后人因称郑玄为“后郑”,郑兴父子为“先郑”“大郑”。)
殷周时期盛行“龟卜”,即用火灼龟甲取兆以占吉凶,凡有立君、战争等大事,必先卜问。商代先民对天地神明充满敬畏,每当有想要知道的事情,就会“率民事神求以天启”,“卜以决疑”。龟卜是很郑重的事情,大卜以下,有卜师、龟人、菙(chuí)氏、占人等,各司其职,有负责取龟、制作龟甲的,有负责灼龟的,有负责制作命辞的,有负责观察骨兆裂纹的,有负责统计卜问结果应验与否的。
现存的十多万片甲骨里,几乎每一条完整的卜辞里都载有一个“贞”字。完整的卜辞大约分四部分:序辞(又名前辞),交待占卜日期和贞人名字;命辞,记载所卜问的事情,政治、军事、农业以及日常琐事都有;占辞,根据视兆判断吉凶的文字;验辞,占卜后的应验情况。
武丁之妻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其生产之前,商王武丁曾亲自参与占卜(见《甲骨文合集14002》):甲申卜,殻贞:妇好娩,嘉?王占曰:其惟丁娩,嘉;其惟庚娩,引吉。三旬又一日甲寅娩,不嘉,惟女。
甲申日,贞人(壳殳)占卜:妇好即将分娩,吉利吗?
王(武丁)视占后说:若在丁日分娩,那是吉时,若是在庚日分娩,则会非常吉利。
结果验辞显示「三旬又一日,甲寅娩,不嘉,惟女」。也就是:3月1日,甲寅分娩,不吉利,是个女孩。
“贞”即指卜龟前审定命辞,要“先正其思而后问龟”,“必先正之,乃从问焉”。由“问事之正”引申为正,《尚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孔安国传:“贞,正也。”又引申为端正不移,有坚定的操守,《释名·释言语》:“贞,定也,精定不动惑也。”《新书·道术》:“言行抱一谓之贞。”旧称女子未许嫁曰贞,《易·屯》:“女子贞不字。”《淮南子·说山》:“贞虫之动以毒螫。”高诱注:“贞虫,细腰蜂蠃之属。无牝牡之合曰贞。”鲁迅《春末闲谈》:“老前辈们开导我,那细腰蜂就是书上所说的果蠃,纯雌无雄,必须捉螟蛉去做继子的。她将小青虫封在窠里,自己在外面日日夜夜敲打着,祝道‘像我像我’,经过若干日,——我记不清了,大约七七四十九日罢,——那青虫也就成了细腰蜂了,所以《诗经》里说:‘螟蛉有子,果赢负之。’”
鲁迅所说的“果蠃”即《淮南子》中的“贞虫”,因终生未嫁而得名,据云须收螟蛉义子(实际是打上麻药拖回去,产卵于其中,作自己子女孵化后的食材)以防老。“贞节”指坚定不移的节操,最早是形容男性的,张衡《思玄赋》:“伊中情之信修兮,慕古人之贞节。”后来男人宽以待己,严以律人,将“贞节”转嫁到女人身上,从一而终谓之“贞”,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刘向《列女传·宋鲍女宗》:“妇人一醮不改,夫死不嫁……以专一为贞,以善从为顺。”到了宋代,国力日渐孱弱,文化更趋保守,再加上程朱理学“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推波助澜,南宋朝廷开始对贞节女子进行旌表。到了明代,朱元璋大力奖励贞节,以稳固统治。至清代,异族入主中原,更是以此作为思想之桎梏,精神之枷锁,其病态、变态之烈,为历代所未有。有的地方甚至有“搭台死节”的陋俗,清施鸿保《闽杂记》记载:“福州旧俗,以家有贞女、节妇相尚,愚民遂有搭台死节之事。凡女以字人,不幸而夫死者,父母兄弟皆迫女自尽。先日,于众集处搭高台,悬素帛。临时设祭,扶女上,父母外皆拜台下。俟女缢讫,乃以鼓吹迎女归殓。女或不愿,家人皆诟詈羞辱之,甚有鞭挞使从者。”简直毫无人性可言!因贞女节妇太多,《大清会典》规定,30岁以后居孀者或守节不足20年者,皆无表彰资格。你老公死晚了或是你死早了,连入志书的资格都没有!而且守节越苦越好,尽节越烈越好,唯有惨烈,才有建“贞节牌坊”(即封建时代用来表彰贞妇烈女的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的资格。实际上,贞节牌坊就是互相比惨的标志!1914年,袁世凯政府颁布《褒扬条例》,其施行细则规定:30岁以前守节至50岁不改节者,或未及50岁身故,其守节已满6年者,称为节妇;凡遇强暴不从致死,或羞忿自尽,及夫亡殉节者,称为烈妇或烈女;许嫁未婚,夫死闻讯自尽或往夫家守节者,且年限达6年以上,称贞女。同年,《妇女时报》刊登专文表彰孝感一朱姓殉节女子:“朱烈女君之死,非特个人交谊上之光荣也,亦非我孝感一邑之光荣也,亦非我全国女学界之光荣也,是我中华古国对于世界上之光荣也。幸记者有以表彰之。”此时世界已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也已三年过去了!
凡从“贞”取义的字皆与贞卜、吉兆、坚正等义有关。
“祯”的本义为吉兆,《说文·示部》:“祯,祥也。”徐锴系传:“人有善,天以符瑞正告之也。”《诗经·周颂·维清》:“迄用有成,维周之祯。”毛传:“祯,祥也。”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疏:“本有今异曰祯,如本有雀,今有赤雀來,是祯也。本无今有曰祥,本无凤,今有凤來,是祥也。”
“桢”,木名,即女贞,《广韵·清韵》:“桢,女桢,冬不凋木也。”为木樨科女贞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习见的庭园或绿篱树种,可放养白蜡虫。木材细致,供细木工用。果实“女贞子”,椭圆形,成熟时紫蓝色,可入药。女贞树形端庄,经冬不凋,四季青翠,古人将其与守节不移的贞女联系起来,故得此名。
晋苏彦《女贞颂》序:“女贞之木,一名冬青。负霜葱翠,振柯凌风。故清士钦其质,而贞女慕其名。或树之于云堂,或植之于阶庭。”
“侦”同“贞”,有卜问、占卜之义,《集韵·清韵》:“贞,《说文》:‘卜问也。’或作侦。”《礼记·缁衣》:“《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侦,妇人吉,夫子凶。”郑玄注:“侦,问也。问正为侦。”陆德明释文:“侦,《周易》作贞。”卜问时要察看龟甲兽骨上的兆纹,故“侦”引申为探听、暗中察看,《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外令兄弟求其纤过,内使御者侦伺得失。”李贤注:“侦,伺也。”又指探子、间谍,《字汇·人部》:“杜预《左传》注:谍者曰游侦,谓之细作,又谓之间谍。”
“帧”的本义为画幅,《类篇》释为“张画绘也”,《正字通》释为“绢画在竹格也”。“贞”为声符,亦兼意符,“贞”为卜问,灼龟后龟甲会产生裂缝,这称为“卜兆”,纵向的叫“兆干”,横向或斜向的叫“兆枝”,有人专门解读这些卜兆预示的吉凶。也就是说,一块龟甲的卜兆就相当于一幅图画,故“帧”从贞。明汤显祖《牡丹亭·玩真》:“细观他帧首之上,小字数行。”后作量词,用于字画、照片等,《正字通·巾部》:“今人以一幅为一帧。”《清朝野史大观·清朝艺苑》:“追述先世遗意,绘像四帧装册。”将一幅幅的书画装订成册即为“装帧”,故装帧指书画、书刊的装潢设计,其中书刊的装帧包括封面、版面、插图、装订形式等设计。“帧数”是每秒传送帧的数量,一帧就是一幅静止的画面,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形成了运动的假象,我们常看的电影是每秒播放24帧。在电脑游戏中,帧数越高,代表画面越流畅、越逼真。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