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1900年至1911年之间,最为惊心动魄的不是日俄战争,不是废除科举,更不是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弄的两场会操,而是惊动全国、为预备立宪做准备的官制改革,以及为预备立宪而做的各项工作

可以说这一场预备立宪,为之后辛亥革命之后的宪政改革做了非常好的铺垫。不过,也正是这一场预备立宪,让清王朝彻底的寿终正寝。【历史深处】这一期就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预备立宪的前奏1906年的官制改革,因为1906年是丙午年,因此这场官制改革又被称为丙午改制。

官制改革可以看做是清预备立宪的第一步,在清廷发布的1906年9月1日发布的“预备仿行宪政”谕旨中这样说:“故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并将各项法律详慎厘定,而又广兴教育,清理财政,整饬武备,普设巡警,使绅民明悉国政,以预备立宪基础。

可以说清廷的这场预备立宪改革,从管制的改革开始。反过来讲,晚清的这场官制改革,不简简单单是“优化机制,机构调整、冗员裁减”,清廷是希望通过官制改革,为之后清廷的中央帝制向仿照日本的宪政切换做准备。

图1、五大臣及其随员在罗马合影

为了进行预备立宪,在之前清廷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从1901年开始就成立了督办政务处,推进新政改革。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有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知名的就是1905年的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长达一年的时间,最后敲定师法日本、实行立宪。清廷皇族五大臣之一的载泽,为打消各派对宪政改革的疑虑,指出宪政改革的几代好处,包括“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等。

光绪丙午是指哪一年(热闹开场却草草了事)(1)

图2、力主实现宪政的爱新觉罗·载泽

经过激烈的争论,在1906年9月1日发布上谕确定预备立宪开始。其中第一步就是官制改革。“预备仿行宪政”第二天(9月2日),按计划成立“编纂官制馆”;9月4日,官制编纂大臣第一次会议在颐和园举行;9月6日,设编纂官制馆于恭王府之朗润园。9月18日,编纂官制大臣载泽等上“厘定官制宗旨”折,对中央官制改革提出了五方面的建议。在载泽等人的建议中,提出了三权分立,让这次官制改革的核心点,从官吏衙门转移到了专制皇权的权利界定和权利切分上。

光绪丙午是指哪一年(热闹开场却草草了事)(2)

图3、如今已成北大校园的朗润园

说到底,如果这次官制改革的方向是朝着立宪去的话,最核心的内容时界定好皇权的职责范围,同时将大部分权利从皇权转移到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上来。当时参与其中的人,可能都还存着侥幸心理,寄希望于皇权的拥有者能够基于现实的处境,适当的做权利过渡。可如今回头看,他们面临的本来就是一个无法短时间内解开的疙瘩。这一次官制改革可能表面上能够走走过场,可是失败的结局早已注定。纠缠在核心权利周围的问题太多了,而每一方都希望自己的权益不受损,而利益最大化。最后的结果就是无疾而终。

一个多月之后,11月2日,官制改革草案出炉,草案一共25个折件,包括 《厘定中央各衙门官制缮单》、《内阁官制清单》、《各部官制通则清 单》、《军咨府官制清单》、《阁部院官制节略》、《法部节略》、 《资政院节略》、6个 《各院官制清单》、12个 《各部官制清 单》。在这个草案中建议实行三权分立,设集贤院、资政院、都察院、审议院、行政 裁判院5院以制衡内阁。同时建议设立新内阁,内阁涵盖原军机处职责,下设11个部,不分满汉。可以说是一个极为理想的图景。这个草案名为恭亲王奕劻提出,实在由袁世凯主导。袁世凯是三权分立的积极主导者,并四处游说由内阁取代军机。这时候的袁世凯要说他有多大私心,还真说不上。看到趋势,努力向前推进,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光绪丙午是指哪一年(热闹开场却草草了事)(3)

图4、袁世凯

可是草案出路,舆论轩然,几天之后11月6日厘定官制正式颁发的上谕却来了一个大反转。在这个上谕中:内阁、军机处照旧;外务部、吏部、学部照旧;巡警部改为民政部;户部改为度支部,以财政 处、税务处并入;礼部以太常、光禄、鸿胪三寺并入,兵部改为陆军部,以练兵处、太仆寺并入;应行设立的海军部及军咨府,未设以前,均暂归陆军部办理;刑部改为法部,专任司法;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专掌审判;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轮船、铁路、电线、邮政设立专司,名为邮传部;理藩院改为理藩部;除外务部堂官照旧外,各部堂官均设尚书1员,侍郎2员,不分满汉;都察院改设都御史1员、 副都御史 2员,六科给事中改为给事中,与御史各员缺仍暂如旧;资政院为博采群言,审计院为核查经费,均著以次设立。其余衙门毋庸更改。

上谕中只是一些部门名称上的调整,淘汰了一些本已武实权的机构,对三权分立只字未提。昭示皇权为中心的军机处依然存在,而草案中类似与宪政国家的内阁并没有出现。在利益面前,慈禧选择了更为稳妥,也对自己更有利的这个没有太对实质意义的改革。但失败已经注定,宪政改革的路就这样堵上了,哪怕是两年之后再重启,已经没有人对他有现在这样的信心了。不过与【历史深处】一直关注的军事主题相关,成立了陆军部,原六部之一的兵部,加上练兵处、太仆寺合并到了一起。

【历史深处】这一期晚清的这一场官制改革的介绍就到这里,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