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电影影评的时候,经常看到别人说这个电影导演用了蒙太奇思维,这个摄像师采用了蒙太奇的拍摄手法,那个剪辑师用了叙事蒙太奇技法,等等。经常把我们搞得迷迷糊糊,到底蒙太奇是个啥?怎么那么多领域都有它的身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怎么理解电影里蒙太奇手法(导演摄像师剪辑师口中的蒙太奇)(1)

了解一件事情,追溯到源头,才能了解到本质的东西。

蒙太奇(montage),是从法国建筑学上借用来的,原义是“安装,组合,构成”之意,在建筑学中,就是将各种个别建筑材料,根据一个总的设计蓝图,分别加以处理,安装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使它们发挥出比原来个别存在时更大的作用。

文字的解释总是缺少一点画面感。上例子吧。

一块块的砖,瓦,一根根的木头、钢筋,一包包砂石、水泥,当它们个别存放时,就是一堆建筑材料。但是,一经按照工程图纸投入施工,制成门窗、墙壁等,进而组合成厂房,公寓,大厦,这就是一个质的变化,形成了新的东西。

砖瓦变大厦,“蒙太奇”让这些建筑材料发挥了不一样的光芒。

换言之,影视从业者引用“蒙太奇”来说明影视片镜头的组接也是很恰当而生动的。

影片制作中,也是按照剧本或者你想表达的内容,分别拍成很多镜头(画面),然后再按照原定创作构思,把不同镜头艺术地组接在一起,让它形成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等效果,从而组成一部完整的反映主题思想的影片。这些构成形式和艺术方法都称之为“蒙太奇”。

说白了,蒙太奇就是影视艺术表现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导演、摄像师和剪辑师的再创造来实现的。

既然是一种表现影视艺术的形式,那他的表现形式肯定是多种多样,不胜枚举的。

平行式,交叉式,对照式,联想式,还有音响蒙太奇,音乐蒙太奇等等,让人看得是眼花缭乱,云里雾里。

还好,在我们迷茫的时候,总会有一些理论家出来给我们指点迷津,不得不说,理论家有些时候很讨厌,但他们的思维确实让人折服。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亭就提出,从镜头组接方式出发,蒙太奇归根结底只有俩种形式,叙述的蒙太奇和表现的蒙太奇,也就是连续和对列的区分。

举个例子,

我早上起来,穿上拖鞋,走向洗手台,拿起牙刷刷牙

这个就是叙述的蒙太奇手法,动作连续,叙述连续,让人一目了然,明白易懂。

再来看一个表现的蒙太奇

一个衣着光鲜亮丽的绅士在举杯畅饮

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拿个盘乞讨

形成明显的贫富对比。

怎么理解电影里蒙太奇手法(导演摄像师剪辑师口中的蒙太奇)(2)

只要是从镜头组接方式出发,无非就是这俩种。

平行式,交叉式,复现式等等,都属于叙述的蒙太奇;

对照式,梦幻式,象征式等等,都属于表现的蒙太奇。

当然,还有音响蒙太奇,就是我们常看到的,踩着音响的节奏点去剪辑的,这种类型就不属于我们说的从镜头组接方式出发了,还包括音乐蒙太奇,理性蒙太奇,诗意蒙太奇等等这些,都是不同的门派了。

其实我们之所以探讨这个话题,目的不是证明哪一个门派手法最好,我们的出发点,还是说让大家对这些手法有个概念,在剪辑过程中,学会 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让你的作品更出彩。

蒙太奇的分类还让我们懵懵懂懂,可理论家们可不想让我们那么轻松,不停的对其发起挑战,评价蒙太奇创作的作品,平庸,矫情,虚假,失真等等贬义词都用上了。其中以长镜头学派的冲击最大,认为影视片就是“真实的艺术”,最好是“一镜到底”。

事实上,不管什么学派,目的都是希望让影视艺术提升,让观众能欣赏到更多优秀的作品,很多影视片,也是各大学派的集合体,让我们的影视片更丰富,更具欣赏性。

作为一名剪辑师,学习熟悉这些理论,是为了更好的配合导演,更好的去剪辑就行。

最后,来简单实操一下。

看一段简短的描述:

怎么理解电影里蒙太奇手法(导演摄像师剪辑师口中的蒙太奇)(3)

看这段描述,你能想出几种剧情的影视片?

导演说,拍个屌丝日常的镜头。

找了个破旧的出租房,摄像师就开拍了。

素材拿到我们剪辑师手里,按照顺序1345-2,一顿猛操作,出片。

导演说,我们来拍个高富帅的镜头。

找了个大别墅,摄像师又开干了。

素材拿到我们手里,按照顺序12345,一顿猛操作,出片。

导演说,我们来拍个破案片,

找个公寓,布置一下场景,开拍。

素材拿到我们手里,按照顺序23451,后面再接个尸横床上的镜头,出片。

导演说,停停停,导演,你烦不烦呀,收工啦。

这就是蒙太奇的神奇之处,就算是同样的素材,拍成了分镜头,不同的剪辑组接方式,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和影视效果,确实是有点主观性居多,也是剪辑过的视频不能作为“呈堂证供”的最主要原因。

未完待续。。。

如果你对我的故事感兴趣,对影视感兴趣,就一起关注影小白的成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