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洁与alphago第二战(盘点史上四次经典人机大战)(1)

围棋对抗人工智能的终极一战打响了。

从5月23日开始,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o将与现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展开三番棋决战。

早上9时,赛前开幕式正式举行,柯洁、古力、陈耀烨、周睿羊、时越、唐韦星、芈昱廷、连笑等中国棋手到场。

10点半,比赛正式开始,经过猜先柯洁执黑先行。

柯洁与alphago第二战(盘点史上四次经典人机大战)(2)

本场比赛,主办方对于人机大战奖金的设置毫不吝啬——三番棋获胜方将会获得150万美元的奖励,折合人民币1000万左右,而不管胜败,他们的出场费也高达30万美元。

和去年对阵李世石时不同,在时间分配上,当时李世石对AlphaGo的用时是每方2小时,1分钟读秒5次,而此次则是每方用时3小时,1分钟读秒5次,增加用时适当地“照顾”了人类棋手。

不过,即使这样,世界第一柯洁也没有成为被看好的一方。在前辈古力的眼中,柯洁三番战赢一盘的可能性仅为10%,而“棋圣”聂卫平更是直言,柯洁能赢一盘就是烧香了。

事实上,AlphaGo2.0版本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初露锋芒,在和围棋届高手的网络对话中,穿着新马甲master的AlphaGo未尝败绩,60胜1平的战绩让人恐怖。

柯洁与alphago第二战(盘点史上四次经典人机大战)(3)

面对愈来愈强大的对手,柯洁也没有了一年前的“豪言”。发布会上,他的话甚至听起来有些悲壮:“我将尽全力争胜,一决胜负,抱有必胜的信念和必死的决心,不轻易言败。”

除了AlphaGo和柯洁进行的三番战之外,为期五天的围棋峰会还将安排配对赛和团体赛。配对赛中,古力和连笑将分别与AlphaGo组队进行对抗。

而团体赛中,五位由中国顶尖职业棋手将组成战团,以集体智慧对抗人工智能AlphaGo。

AlphaGo是什么?

AlphaGo是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由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的戴密斯·哈萨比斯、大卫·席尔瓦、黄士杰与他们的团队开发。此次对战,采用的是AlphaGo的2.0版本,与之前和李世石对战的AlphaGo1.0版本有所不同,2.0版本采取了新的算法模型。

此前,2.0版本曾使用Master的名字,以在线对弈方式60战全胜,击败了包括柯洁在内的所有挑战者。

柯洁是谁?

柯洁是中国围棋职业九段棋手,目前围棋等级分排名世界第一。1997年8月2日出生,目前还不满20岁。

盘点历史上经典的人机大战

从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人们就梦想造出一种可以完美模拟甚至超越人脑的计算机系统。过去20年中,有4次人机大战给人们留下格外深刻的印象,也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绝佳注脚。

深蓝——蛮算的“硬汉”

柯洁与alphago第二战(盘点史上四次经典人机大战)(4)

1997年5月3日,卡斯帕罗夫在纽约与‘深蓝’对弈

1997年,美国IBM公司的“深蓝”超级计算机以2胜1负3平战胜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深蓝”的运算能力当时在全球超级计算机中居第259位,每秒可运算2亿步。

在今天看来,“深蓝”还算不上足够智能,主要依靠强大的计算能力穷举所有路数来选择最佳策略:“深蓝”靠硬算可以预判12步,卡斯帕罗夫可以预判10步,两者高下立现。

比赛中,第二局的完败让卡斯帕罗夫深受打击,他的斗志和体力在随后3局被拖垮,在决胜局中仅19步就宣布放弃。IBM拒绝了卡斯帕罗夫的再战请求,拆卸了“深蓝”。卡斯帕罗夫虽然后来多次挑战电脑战平,却无法找“深蓝”“复仇”,留下永久的遗憾。

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负责人登格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深蓝”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但用卡斯帕罗夫的话说,它不会因为取得胜利而“感到喜悦”。

浪潮天梭——以一敌五的“铁人”

柯洁与alphago第二战(盘点史上四次经典人机大战)(5)

2006年,浪潮天梭超级计算机挑战人类象棋大师许银川

2006年,“浪潮杯”首届中国象棋人机大战中,5位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最终败在超级计算机浪潮天梭手下。中国人发明的这项充满东方智慧的模拟战争游戏,被中国超级计算机独占鳌头。

值得一提的是,浪潮天梭在比赛中,同时迎战柳大华、张强、汪洋、徐天红、朴风波5位大师。在2局制的博弈中,浪潮天梭以平均每步棋27秒的速度,每步66万亿次的棋位分析与检索能力,最终以11:9的总比分险胜。

比赛异常激烈。柳大华在两局之间中场休息时,直言“艰苦卓绝”。在这场高强度的消耗战中,电脑最终取胜的关键,被认为是其不知疲倦的稳定性。

张强也坦承:“输的原因主要在体力的过度消耗。以往和人比赛,到了最后时刻就是意志和心态的对决了,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谁能不犯错误。但是计算机没有这样的问题。”

从那场比赛开始,象棋软件蓬勃发展,人类棋手逐渐难以与之抗衡。

沃森——察言观色的全才“学霸”

柯洁与alphago第二战(盘点史上四次经典人机大战)(6)

“沃森”VS人类冠军

2011年,“深蓝”的同门师弟“沃森”在美国老牌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中挑战两位人类冠军。《危险边缘》以答案的形式给出线索,如“小时候砍了樱桃树”,选手需要以问题作答,如“是乔治·华盛顿吗”。

参赛者需要大量历史、文学、政治、科学及流行文化知识,还需要解析隐晦含义和谜语等。虽然比赛时不能接入互联网搜索,但“沃森”存储了2亿页的数据,包括各种百科全书、词典、新闻、甚至维基百科的全部内容。

“沃森”可以在3秒内检索数百万条信息并以人类语言输出答案,还能分析题目线索中的微妙含义、讽刺口吻及谜语等。“沃森”还能根据比赛奖金的数额、自己比对手落后或领先的情况、自己擅长的题目领域来选择是否要抢答某一个问题。

“沃森”最终轻松战胜两位人类冠军,展示出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一直是人工智能界的重点课题。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介绍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今天的“沃森”正在主力向医疗卫生业进军,通过对患者的个性化数据、大量病例和医疗文献的“学习”,提供最佳诊疗方案。

阿尔法围棋——有棋风的“深度思考者”

柯洁与alphago第二战(盘点史上四次经典人机大战)(7)

2016年,AlphaGo对战李世石

围棋一直被看做是人类最后的智力竞技高地。据估算,围棋的可能下法数量超越了可观测宇宙范围内的原子总数,显然“深蓝”式的硬算在围棋上行不通。

今年1月,美国谷歌公司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思维”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该公司研发的“阿尔法围棋”人工智能程序去年10月以5:0战胜欧洲围棋冠军樊麾,这是人工智能程序首次在不让子的情况下战胜人类围棋选手。

“阿尔法围棋”的核心系统属于时下最火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拟人脑神经网络,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学习了3000万步的职业棋手棋谱,再通过增强学习的方法自我博弈,寻找比基础棋谱更多的打点来击败人类。“阿尔法围棋”通过策略网络和价值网络来决定棋路,不去计算每一步的可能性,颇有人类棋手“我感觉这样会赢”的味道。

(浙江在线 综合北京日报、新华网、羊城晚报等整理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