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亡国之君的命运大都很不堪,或者被杀或者受辱,鲜有能以体面的身份得以善终者。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汉献帝在被迫退位后,其结局便很幸运,在新朝的待遇等同于外国君主,死后又按照天子的礼仪下葬,委实令其他亡国之君羡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汉献帝。

做了31年的傀儡皇帝(做了31年的傀儡皇帝)(1)

汉献帝8岁登基,做了31年的傀儡皇帝

中平六年(189年),凉州军阀董卓利用大将军何进被杀、洛阳城内混乱不堪的机会,率兵入京夺取政权,随即又废除少帝刘辩,改立年仅8岁的陈留王刘协(灵帝次子)为帝,是为汉献帝。董卓执政三年期间,各种倒行逆施,激起天下诸侯的群起讨伐,中国历史由此进入汉末三国大混乱期。

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与将军吕布合谋,利用董卓入朝觐见的机会将其诛杀。然而在董卓死后,汉帝国非但没有安定下来,反而进入一个更大、更长的动荡期。

董卓被杀后,王允和吕布联合执政,但不久便在如何处置董卓旧党的问题上发生分歧。吕布劝王允尽数诛除凉州军团的骨干将领,以免留下祸患,但王允却以诛杀太滥、有违德化为由予以拒绝,但同时却又迟迟不肯颁发赦罪诏书,导致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因怀疑、恐惧而发动叛乱,并迅速攻陷长安。李傕、郭汜进入长安后,处死王允、驱逐吕布,完全掌控朝廷。

做了31年的傀儡皇帝(做了31年的傀儡皇帝)(2)

董卓倒行逆施,最终被王允、吕布所杀

李傕、郭汜把持朝政长达四年时间,其对献帝的态度比董卓更加恶劣无礼,以至于连正常的宫廷用度、饮食都克扣,并以次充好,少年天子所受的侮辱可想而知。兴平二年(195年),李傕、郭汜为争权兵戎相见,并竞相劫持帝后妃嫔、公卿百官为人质,使得长安城内一片混乱。同年七月,在大军阀张济的调解下,李、郭二人同意献帝一行离开长安,东返故都洛阳。

然而献帝东返洛阳之路绝非坦途,而是充满了杀机。原来献帝一行离开没多久,李、郭二人便感到后悔,于是联合跟朝廷产生矛盾的张济一起,在路上实施劫驾。好在负责护驾任务的将军董承召集白波军为援,才得以在历尽劫难后,于建安元年(196年)七月进入仍是一片废墟的洛阳城。不久,兖州牧曹操西迎献帝,随即又将他前往许都。至此,献帝又成为曹操的傀儡。

做了31年的傀儡皇帝(做了31年的傀儡皇帝)(3)

董卓被杀后,李傕、郭汜控制住汉献帝

此时的汉献帝,只有一个“天下共主”的空头衔,根本没有号令天下的能力,而各地诸侯也根本不拿他当回事儿。按照陈群、桓阶(曹魏名臣)的说法,此时的汉朝“唯有名号,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期运久已尽,历数久已终”(见《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魏略》),若不是曹操及时伸出援手,根本就没有诸侯愿意收留献帝,等待他的只有自生自灭的命运。

其实曹操之所以收留汉献帝,起初并没有取代汉室的念头,只是在多年的征战过程中,看到天下民心思变,汉室实在无法振兴,才产生了由曹家取而代之的想法。就这样,曹操作为曹魏集团的实际创始人,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掏空了东汉政权这座“百年老店”。但由于道义的约束,曹操至死都没有称帝,对于献帝屡次三番地想要杀害他的举动,也并没有实行废黜的举动,真可谓仁至义尽。

做了31年的傀儡皇帝(做了31年的傀儡皇帝)(4)

曹操挟持汉献帝,号令天下

不过在献帝看来,被曹操收留无异于“前门驱虎、后门进狼”,跟在董卓、李傕等人手下委曲求全相比,根本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在这24年时间里,需要献帝做得,除了忍耐还是忍耐。然而这漫长的24年时间,岂是朝夕之间可以熬过去的?所以在忍无可忍之际,献帝也挣扎过、反抗过,然而每一次无不以惨败收尾,并付出众多亲人、亲信的生命。到最后,献帝终于变得心如死灰,再不愿挣扎,而是将命运交给上天决定。

好在上天对待不薄,虽然让他丢失了江山,却又让他成为史上最幸运的亡国之君。公元220年,曹操咽气后,世子曹丕继承老爹的职务,在一番紧张的操作后,终于在年底踢开汉献帝,正式建国称帝。曹丕摘掉东汉帝国的牌子后,对自己的前任还算客气,不仅封刘协为山阳公,还待以外国君主之礼,允许他在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立汉朝宗庙。

做了31年的傀儡皇帝(做了31年的傀儡皇帝)(5)

曹魏建立后,对汉献帝待以外国君主之礼

刘协当了14年的山阳公,于公元234年寿终正寝,享年55岁。获悉消息后,魏明帝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并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一个亡国之君能到如此尊贵的待遇,也算是无比幸运了。

史料来源:《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