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富士山下歌词背景(陈奕迅的富士山下是一首细思极恐的粤语歌)(1)

《富士山下》这首粤语歌是在写一对恋人分手之后,女方苦苦挽留恳求,男方出于无奈又和女的见了一面,他想要劝女的忘记自己。

他们坐在车上,天很冷,又下起了雨,女的一直在哭泣,男的劝她不要再哭了。

女的抓着男的风衣,说这件风衣是我送你的,你为什么一直穿着,你就是没忘记我。

男的说,你越哭越冷,也不要再抓着我的衣服的袖口了,你没发现你把衣服抓得那么皱,衣服的这个地方都变色了,磨得像一朵花了吗?

拦路雨偏似雪花 饮泣的你冻吗 这风褛我给你磨到有襟花

这两个人应该原来在一个公司或者离得很近,男的分手后已经辞职了,但是这女的还是不肯死心。

没办法,这个男的选择了今天再和女的好好说一遍。今天是情人节。

连调了职也不怕 怎么始终牵挂 苦心选中今天想车你回家

女的问说,情人节你为什么不送我花呢?

男的说,原谅我没送给你花,我们已经分手了,分手再痛伤口都会结疤愈合。

我和你的爱情已经死去了,如同坟场,再送你花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原谅我不再送花 伤口应要结疤 花瓣铺满心里坟场才害怕

男的和女的说,人生苦短,如果你说你这一生非我不嫁,那你就等吧!

等到死,等到火化我也不会回头的。你想清楚了,你要等,就要付出一生一世的代价。

女的越来越难过,她想扑过去抱住那个男的。

男的将女的推开,说,拥抱已经没有用了,我的心已经不在你这里了。你必须学会接受分手这件事,才能开始新的爱情。

谁都只得那双手 靠拥抱亦难任你拥有 要拥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

女的说,你忘记我们曾有过很多快乐的时光,我们曾在冬日去富士山旅游。

男的说,那些快乐的时光就留在过去怀念不是很美好吗?爱富士山不一定要将富士山拥有啊。

陈奕迅富士山下歌词背景(陈奕迅的富士山下是一首细思极恐的粤语歌)(2)

这里是写词人林夕的“富士山爱情论”——

你喜欢一个人,就像喜欢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移动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过去。爱情也如此,逛过就已经足够。

曾沿着雪路浪游 为何为好事泪流 谁能凭爱意要富士山私有

男的说,你这些“难过”的感觉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只不过是你的心里一直放大这种“难过”。

这样的“难过”看不见摸不着,就连试管、显微镜下都不存在。

所以这些“难过”是不存在的,是假的,既然是假的你就不要再哭了好吗?

何不把悲哀感觉 假设是来自你虚构 试管里找不到它染污眼眸

男的说,那些过往前尘已经“过去”。你就当做是一块没用的石头,勇敢的把它抛下了。

你去街上走一走看一看,比我好的人多的是,你走出去,就会忘记我了。

前尘硬化像石头 随缘地抛下便逃走 我绝不罕有 往街里绕过一周 我便化乌有

今天是情人节,男的特意选择情人节再和女的决绝的说清楚,他只是抚摸着女子的发端,劝她放下。

情人节不要说穿 只敢抚你发端 这种姿态可会令你更心酸

他们坐在汽车里,女的说要自杀割腕。

男的一直劝说,你不要再这么傻了好吗?!

留在汽车里取暖 应该怎么规劝 怎么可以将手腕忍痛划损

男的说,人生本来就短暂,如果将人生定为百年的时间作为坐标来说的话,那失恋的日子真的是短到可以忽略不计了。

失恋就像是回家(爱情幸福终点)的必经路程,这段路程有多远,算不出,也不重要啊!

人活到几岁算短 失恋只有更短 归家需要几里路谁能预算

男的说,所以,就请你忘掉我们之间的爱恨恩怨,别再说过去有多难忘。

别说我们在东京旅游有多美好,那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樱花都开了谢了几年,这段过去只会越来越远,几年,几十年,直到一个世纪。

我们的故事已经过去了,你不要再想了。

忘掉我跟你恩怨 樱花开了几转 东京之旅一早比一世遥远

女的已经差不多明白了,不过仍还有最后一丝念头,喃喃问,那你为什么还要穿着我送你的风衣?

男的说,所以我一直穿着你的风衣,因为这对我来说只是一件风衣,它的功能是暖和。不是因为是你送的而穿,和你分手就一定不穿。

如果你一定纠结我为什么要穿的话,那我把风衣脱下来还给你,物归原主,我们就此了断了吧?!

你还嫌不够 我把这陈年风褛 送赠你解咒

听完这首粤语歌我们不经感叹作词人林夕创作的高深,而有一点点文言文,有一点点玄妙也是粤语歌的特色。

那么好听的国语歌千篇一律,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国歌”的粤语歌呢?

粤语歌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呢?

这还要从上个世纪的1949年说起——

陈奕迅富士山下歌词背景(陈奕迅的富士山下是一首细思极恐的粤语歌)(3)

在当时的香港,因为新移民潮而涌进了大量外来人口,使人口总数达到了250万。

这部分移民以广州地区居多,所以整个香港最流行的就是粤语。

香港人有个习惯就是早晨一定会带份报纸坐在茶楼里面喝茶,而有些茶楼就有卖艺卖唱的人在台上唱唱小曲儿。

最早的粤语歌就是从那些小曲里头来的,大多是来自一些粤剧片段,这就是粤语歌最雏形的阶段。

到了60年代,香港电影开始流行,那时候拍的电影在现在看来叫做黑白的“粤语残片”

陈奕迅富士山下歌词背景(陈奕迅的富士山下是一首细思极恐的粤语歌)(4)

包括现在香港电视深夜台还会播放那些片子,可见是有多么好看。

那些粤语残片流行到什么程度呢?在当时卖到了东南亚。

而这些电影里的明星为了宣传,就推出电影的“主打歌”,这些歌曲被制成唱片,这也就是最早的唱片。

不过毕竟那些明星都是演电影的,歌唱的一般般,而且当时候的歌曲都是文绉绉的。

所以那时候的唱片,也只是附属,卖得不好。

而真正改变粤语歌格局的是70年代一个叫做许冠杰的歌手。

陈奕迅富士山下歌词背景(陈奕迅的富士山下是一首细思极恐的粤语歌)(5)

一曲标志性的《铁塔凌云》成为粤语歌的里程碑——“俯首低问,何时何方何模样。回音轻传,此时此处此模样。”

这首歌的特点就是让粤语歌变得简单了,没有原先纯文言文式的手法,更接地气了。

而许冠杰跟着又推出的《打雀英雄传》把一局麻将牌写的淋漓精致;《半斤八两》更是写出打工仔的心酸。许冠杰的歌“鬼马”有趣,风靡一时。

——

但随着词作人黄霑的出现,粤语歌才到了一个大气的新局面。

最标志性的歌曲《狮子山下》,格局大,士气足,激励着一代代的香港人。

陈奕迅富士山下歌词背景(陈奕迅的富士山下是一首细思极恐的粤语歌)(6)

而粤语歌在70年代中后期,终于流行了起来。

当时的美国Billboard排行榜还特意用了Cantopop这个词来定义粤语歌的标签,也就是——粤语流行音乐。

跟着80年代的谭咏麟、罗文、张国荣、陈百强、梅艳芳等将粤语歌带到了最为辉煌的时期。

陈奕迅富士山下歌词背景(陈奕迅的富士山下是一首细思极恐的粤语歌)(7)

不过在那个年代的粤语歌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把日本的歌搬过来换个歌词的。

1985年的时候,有个24岁的青年写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首歌《曾经》给钟镇涛唱。这个人就是上文中大名鼎鼎的林夕,他也是从1985年进入香港乐坛的。

而后到了90年代,四大天王盛行。在香港乐坛的全盛时期也同时是病态时期。

陈奕迅富士山下歌词背景(陈奕迅的富士山下是一首细思极恐的粤语歌)(8)

因为偶像的问题太严重了,唱片公司重视的只有包装而并非音乐创作,这不利于粤语歌的发展。

很快问题就来了,随着90年代的金融风暴席卷亚洲,加上盗版的流行,那些唱片公司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到了00年,唱片公司想了一个自救的办法,就是和卡拉OK合作。

在当时年轻人都去K歌,为了能让歌曲流行起来,在当时候所制作的粤语歌都是那种语调平缓,朗朗上口的,而且都是情情爱爱的歌,口水歌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流行起来的。

陈奕迅富士山下歌词背景(陈奕迅的富士山下是一首细思极恐的粤语歌)(9)

不过这样的口水歌唱久了,普通青年人也觉得没什么意思。

而音乐人缺失,歌手约不到好歌,这段时候香港电影又特别好,《无间道》横空出世后,那些歌星都去拍电影了。

至此,香港乐坛也被重新洗牌了一段时间。

这样的格局应该还是被林夕改变了,在他和黄伟文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出了百年难得一见的陈奕迅。

陈奕迅富士山下歌词背景(陈奕迅的富士山下是一首细思极恐的粤语歌)(10)

他们俩的好歌又都给了陈奕迅,《明年今日》、《人来人往》、《富士山下》、《葡萄成熟时》...

此外还有杨千嬅、古巨基、容祖儿,加上新校长李克勤和老校长谭咏麟的左麟右李。

怀旧、新鲜、多元再度撑起了香港乐坛。

蓦然一回首,这也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时光匆匆,回头再看看《富士山下》的爱情理论——“人活到几岁算短,失恋只有更短。”

时光确实短暂,以为你放不开,分不了的手,在时间的洪流之中,一切都只是一个过程。

如今的你,放下了那个曾经放不下的人了吗?你,还在听粤语歌吗?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陈奕迅富士山下歌词背景(陈奕迅的富士山下是一首细思极恐的粤语歌)(11)

作者:文字怪人

转载:文字怪人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