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命时报】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冯文静□副主任医师高云海

生活中不少人喜欢挖耳朵。为了迎合人们的这一习惯,市面上诞生了一种“挖耳神器”,即可视挖耳勺。这些挖耳神器自称采用了类似于内窥镜的设计,在挖耳勺前端配备了微型摄像头,可以连接手机,通过安装一个软件来看清耳朵内部,进而更加准确地找到耳屎并将其清理出来。

采耳神器有用吗(挖耳神器别乱用)(1)

这些可视挖耳勺看似很高级,但和专业的耳内镜是无法相比的。绝大多数可视挖耳勺的图像清晰度和色彩辨识度都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清楚地看到耳内情况,极易弄伤外耳道和鼓膜。此外,挖耳“神器”镜头呈现出来的图像是二维的,而真实的耳道是三维且曲折的,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人来说很难感知耳道的深度,也无法辨认鼓膜的正常结构。曾经就有患者使用可视挖耳勺时,把鼓膜上反光的光斑当做异物来挖,结果导致鼓膜穿孔。所以,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并不是实现了可视挖耳就安全了。无论是用普通挖耳勺还是挖耳“神器”,都不建议大家自行掏耳朵。

健康人本就没有必要频繁挖耳。耳屎学名叫“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淡黄色黏稠分泌物,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人耵聍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无论是片状耳屎还是油耳都是正常现象。耳屎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来物的作用,可使外耳道免受病菌、异物和蚊虫等侵害。正常情况下,耳道本身就有自洁功能,人在做咀嚼、张口等动作时耳屎多可自行排出。

若耳屎过多,导致出现了耳闷、耳痛或者听力下降等情况,可以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耳屎比较硬不易取出时,医生会用碳酸氢钠滴耳液先把耳屎软化,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或用吸引器将耳屎取出。健康人如果自行过度清洁耳道,会破坏外耳道皮肤的天然屏障,使皮肤更敏感,反而会出现真菌感染和外耳道肿块等问题。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