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23岁中进士,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犹叹生涯终是客冷暖浮沉与谁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犹叹生涯终是客冷暖浮沉与谁闻(人生自是有情痴)

犹叹生涯终是客冷暖浮沉与谁闻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23岁中进士,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

今天复习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如下: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这首词的大意是:我在饯行的酒席前,就想先把归期说定。刚要说的时候,佳人已然无言泪滴,那如同春风妩媚的娇容,梨花带雨,先自凄哀低咽。人的多愁善感,大抵是与生俱来的,情到深处,痴痴傻傻。这种凄凄别恨,伤怀情结,与清风明月无关。

离别饯行酒宴前唱的送别曲,不要再按旧曲填新词。清歌一曲,就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不要在乎是否离别在即,此时只需将这洛阳城中的牡丹看完看够。你与我相携同游,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的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欧阳修的这首《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旨在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全词在转变与对比之中,展现了欧阳修对美好事物的怜惜,对人世无常的悲慨,两种情绪,两相对比,形成的一种很强的张力。这种豪兴,正是欧阳修词风的最大特色,也是欧阳修个人性格的最大特色。

欧阳修有情吗?当然有。“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中天明月、楼台清风原本无情,只因痴情人眼中观之,遂皆成伤心断肠之物。可是欧阳修的高明,在于他能将人生的悲欢离合看透,所以他提出了积极的态度,他感发出了应对离别的办法:“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奉劝、鼓励大家,别沉溺于悲欢离合的伤感情怀,要积极地去生活,积极地去欣赏世间所有的美好!

欧阳修这一首《玉楼春》词,明明蕴含有很深重的离别的哀伤与春归的惆怅,然而他却偏偏在结尾中写出了豪宕的句子。王国维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出了此词的高妙,所以他说:“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从儿女情长中带出人生的大哲理,无怪乎后世对这首词评价如此之高!

2021年4月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