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龙的传人,要了解龙的传说,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许多民族都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但是像中国这样,以龙为荣、为尊,而且各种事物都多少跟龙有点关系的国家却是绝无仅有的。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1)

在中国,带有龙名的地方数以千计,其中又有以数字为题的,如吉林省的二龙、江西省的三龙、辽宁省的四龙;有些以龙的身体为题,如江西省的龙头、四川省的龙角、贵州省的龙额、黑龙江省的龙爪;有些以龙群为题,中国含「龙」字的江河,可查的就有四十多个。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2)

而我们熟识的黄、青、赤、白、黑龙,就分别是:

四川省(黄龙河)

河北省(青龙河和赤龙河)

天津(青龙湾河和黑龙港河)

甘肃省(白龙江)

上海(白龙港河)

黑龙江省(黑龙江)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3)

有以他们名字命名的江河。几乎每一省都、龙潭,还有数不清的龙王庙。也有龙的踪迹。衣有龙袍、龙冠;食有龙虾、龙眼、龙须面;建筑有龙宫、龙亭;行有龙舟、龙车。家具有龙椅、龙床。正月十五要舞龙灯,五月端午要赛有龙葵、龙舌兰、龙须草、龙须菜、龙柏、龙爪槐。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4)

风水宝地叫龙穴,抽水的水车叫龙骨水车,大吊车叫龙门吊。天上和龙有关的名词不下数百。一千年前编辑的《太平广记》搜集的龙的神话小说,就有八十一则。在中国,龙简直无所不在,龙的文化,源远流长。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5)

龙又是原始人的图腾,是一种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虚幻生物。今天所知道的龙的形象综合了各种生物的特征∶蛇身、兽腿、鹰爪、马头、蛇尾、鹿角、鱼鳞断发展变化的。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6)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战争和联合,信奉龙图腾的民族逐渐成为领导,龙的图腾渐成为整个中华民的图腾的形象逐渐被吸收、被充实到龙的形象中去,因此龙的特征愈来愈多。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7)

人们还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我们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看到∶

龙是英勇善战的,它什么强暴也不怕;

龙是聪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预见未来;

龙是富裕的,龙宫成了宝藏的集中地;

龙的本领高强,它能大能小,变化多端,兴云布雨,鸣雷闪电,开河移山,法力无边;

龙又是正直的、能为人民著想的,为了解救人间乾旱之苦,它甚至不惜冒犯天条。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8)

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就是大家熟识的例子。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9)

传说中的龙古人把龙看成神物、灵物,而且变化无常,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既能深入水底,亦能腾云登天。关于龙的传说,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几乎每一本书都有,而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亦不胜枚举。经典如《易经》,便将龙作了一完整系统的论述,并赋以哲学的含义。八卦中整体用龙来说明的就是乾卦,也是《易经》的第一卦。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10)

除这之外,历朝历代都不断有龙的传说和神话出现,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上至黄帝的时代,便有黄帝乘龙升天、应龙助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11)

夏禹治水,传说便有神龙以尾巴画地成河道,疏导洪水;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12)

汉高祖刘邦,传说便是其母梦见与赤龙交配而怀孕出生。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13)

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看到人们常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传说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14)

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15)

当然,传说里有义龙为善,便自然亦有恶龙为祸。随著民智开启,佛教信仰开始传入等因素,民间对龙王的形象有了改变,作为道教传统之一的龙王,亦开始出现反派的角色。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16)

在中国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其中亦不乏恶龙肆虐的故事。就像黑龙江,传说以前便有白龙为祸,后来江边的一个村中,有一家人临产,并诞下了一黑龙。原来黑龙是来帮助除掉白龙的,村民依照其指示支持,最后白龙被除,人们为纪念黑龙而将江取名黑龙江。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17)

四川省的九寨沟有一卧龙湖,湖底有一奶黄色石梁,传说是白龙的化身。九寨沟附近有两条大河,一条叫黑水河,传说以前住著一条大黑龙;一条白龙江,住著一条小白龙。传说黑龙因妒忌九寨沟的风光而将那里的水吸乾,小白龙知道后,便将白龙江的水喷洒到九寨沟,回复其美景。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18)

黑龙知道后便跟白龙展开恶斗,黑龙在不敌时使计放毒,小白龙被逼逃到九寨沟其中一个湖泊中。黑龙为查白龙的下落而惊动了藏族的万山之神,最后被山神所囚,不能再作恶。万山之神为表彰白龙而给它一套金黄色的铠甲,这就是卧龙湖的传说由来。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19)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20)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龙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也有许多典籍和史书著作中提到“四瑞兽”分别为:猰貐、居、貔、狻猊。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天文的四象,也是道家的四灵兽)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21)

蛟龙,螭龙,虬,应龙,都不是龙的正统.龙的正统叫做苍龙!而苍龙过1000年就变为黄龙,黄龙又过1000年就进化为最高级的五爪金龙。在中国商周战国青铜器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种类的龙。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22)

虺:是一种早期的龙,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时期,曾出现在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但不多。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23)

虬:无角地叫虬,一般把没有生出角的小龙称为虬龙,是成长中的龙。故古文献中注释:“有角曰虬,无角曰龙。”另一种则说幼龙生出角后才称虬。两种说法虽有出入。但都把成长中的龙称为虬龙。还有的把盘曲的龙称为虬龙,唐代诗人杜牧在《题青云说》诗中就有“虬蟠千仞剧羊肠”之句。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24)

螭龙:有角的叫蟠螭,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广雅》集里就有“无角曰螭龙”的记述。对蟠螭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黄色的无角龙,另一种是指雌性的龙,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就有“赤螭,雌龙也”的注释,故在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有龙螭合体的形状作装饰,意为雌雄交尾。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25)

蟠螭

蛟龙:有鳞者称蛟龙,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踔太空。蛟之状如蛇,其首如虎,长者至数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声如牛鸣。倘蛟看见岸边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绕之,使人坠水,即于腋下吮其血,直至血尽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26)

蛟龙

角龙:指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角龙便是龙中之老者了。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27)

应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据《述异记》中记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了翼。相传应龙是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并杀了蚩尤而成为功臣。在禹治洪水时,神龙曾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此神龙又名为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应龙的特征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28)

应龙

火龙:是以火慑势的龙。全身有紫火缠绕,凡有火龙经过之处,则一切物体均被烧焦。蟠龙: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盘曲环绕。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纹,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29)

火龙

青龙:为“四灵”或“四神”之一,又称为苍龙。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将天上的若干星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区,即二十八宿,用以观察月亮的运行和划分季节,并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鸟、虎、玄武(龟蛇相交)四种动物相配,称为“四象”或“四宫”。龙表示东方,青色,囚此称为“东宫青龙”。到了秦汉,这“四象”又变为“四灵”或“四神”(龙、凤、龟、麟)了。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30)

青龙

鱼化龙: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31)

鱼化龙

四海龙王:

东海敖广(青须为东)

南海敖钦(橘须是南)

西海敖闰(白须为西)北海敖顺(黑须为北)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32)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33)

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34)

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由此,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35)

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的「龙王品」就称,「国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两两莫知何计时」,元始天尊乘五色云来临国土,与诸天龙王等宣扬正法,普救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36)

龙王神诞之日,各种文献记载和各地民间传说均有差异。旧时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37)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38)

《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多它]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39)

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40)

文学作品中的龙王

龙在民间文学艺术中都是人格化了的,海龙王有为民造福的,也有与民为害的。在神话小说《封神榜》、《西游记》,戏曲杂剧《柳毅传书》、《张羽煮海》中,都有善恶不同、性格似人的龙王出现。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41)

《西游记》中,有许多关于龙的描写以及龙的故事。随著民智开启,佛教信仰开始传入等因素,民间对龙王的形象有了改变。在这以前,龙王的印象大体都是正面的,但到了佛教开始兴盛后,龙王的地位开始下降,在《西游记》中已变成了配角,甚至是丑角。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42)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的就是大家熟识东海青龙王敖广的龙宫,四海龙王面对孙悟空时也无力反抗,只能颤颤惊惊地献上金刚棒、黄金甲等宝物。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43)

而因为放火烧了龙宫,差点被玉帝处死,幸好被观音菩萨所救,成为了唐三藏的白马的龙王,正是另一个大家熟识的西海白龙王敖闰的三太子。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44)

《封神演义》中亦有龙王的出现。《封神演义》又叫《封神榜》,是明朝中叶至晚叶时期,由许仲琳编定,亦有一说法是由扬州道教思想家陆西星所改作。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45)

《封神演义》是以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故事为主干,描述姜子牙封神的故事,在《封神演义》中亦的确有龙王的出场,四海龙王在周武伐纣的战争中并没有担当任何重要角色。在任何文学作品和典籍中,并没有提及过四海龙王曾参与周武革命的战争。龙王在《封神演义》中的角色,差不多跟在《西游记》中一样,变成了配角、丑角。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46)

在《封神榜》中,哪吒扮演了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的角色。顽劣的哪吒不知自己身上带著的肚兜和腕镯是仙人的宝贝,在九河湾洗澡时将肚兜放在水中,做成了东海震动,连水晶宫也震动起来。东海龙王敖广(亦有一说法称敖光)派人调查,但派去的人却被顽劣的哪吒以宝贝打死了。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47)

敖广再派自己的三太子调查,但三太子也一样被哪吒所杀,更被哪吒剥皮抽筋。最后敖广向哪吒父亲李靖大兴问罪,并声言要向天帝奏告。哪吒心里不服气,追回在路上的敖广揍了一顿。最后四海龙王向天帝上奏此事,抓著了李靖一家解上天庭审判。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48)

这时哪吒一人担当过错,剖腹剜肠、剔骨肉还父母,这才平息了此事。最后哪吒在师傅太乙真人的帮助下复活,并担当了武王伐纣战争中的先锋。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49)

在这以后,在《封神演义》中便没再提到龙王。由此可见,四海龙王协助周朝讨伐商纣的说法,并无确切的神话和传说的背景支持。

龙泉乡的传说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50)

每个省都有以「龙」命名的地方,而以龙泉为名的地方亦有好几个。那龙泉在什么地方?一般认为是现在浙江省的龙泉县,在唐朝以前,此地称为龙泉乡,唐朝开始在此建县。龙泉的名字,是因一柄「龙泉宝剑」而来。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51)

据春秋时代越国的史书《越绝书》上有这样的记载∶楚王听说吴国有个干将,越国有个欧冶子,都是铸剑名家。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52)

于是派人用重金请两位名家为楚国铸几把铁剑。二人应聘之后,凿通了茨山,把山中的溪水排乾,找到了铁矿精华,铸成三柄宝剑,一曰龙渊,一曰太阿,一曰工布。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53)

后来因避唐高祖李渊的讳,龙渊剑便改称为龙泉剑。刚才说到的浙江省龙泉县,县城以南有一剑池湖,相传就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也称为龙渊,因此此地才称为龙泉。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54)

但是还有几处地方也叫龙泉。浙江省除了刚才的龙泉县外,亦有一处龙泉在永嘉县。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55)

据《水经注》说,泉眼之中水纹成为蛟龙的形状,牲畜都不敢在这里饮水。河南省西平县也有个龙泉。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56)

古书上说此泉水可以砥砺刀剑,使刀锋坚利。江西有一龙泉场,南唐时曾立为龙泉县,现在叫遂州。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57)

贵州有一龙泉坪,明清时也称为龙泉县,后来改为凤泉县、凤岗县。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58)

龙帝与天帝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59)

龙帝,亦即天帝,也叫玉皇大帝,传说就是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的化身。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黄帝和老百姓在首山采掘铜矿,把开采出来的铜铸成一只很大的铜鼎,放在荆山脚下。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60)

铜鼎铸成时,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升天。黄帝就骑到龙背上去,他手下的群臣还有妻儿也都纷纷往上爬,一共上了七十多人。这时,龙升上天去,剩下的小臣挤不上,一个个都抓住龙的胡须。龙髯受不了重量而断了,黄帝带著的弓也被拉落下来,臣僚们只得抱著龙髯和弓号哭。黄帝升了天后便成为了天帝。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61)

在《史记.天官单点说,就是说黄帝就是黄龙的化身。黄龙即是龙帝,五行属土,位居中央,是龙族之首,也是道教的宗教观中天庭的主宰。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62)

在汉代的典籍中亦有提及∶「黄龙者,四方之长,四方之正色,神灵之精也。能巨,能细,能幽,能明,能短,能长,乍存,乍亡。王者不滤池而渔,德达深渊,则应和气而游于池沼。」,说明了黄龙的形象。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63)

中国龙与印度龙之间的最大差异是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在中国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特别是龙崇拜与政治结合起来之后,龙成为帝王的象征。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64)

而印度龙则是一般的神灵,如佛经中的天龙八部之“龙”,不过是普通的护法神而已,无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印度的动物崇拜中,金翅鸟受到最高的崇拜,而龙经常是金翅鸟的猎物。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65)

在佛典中,龙的“三患”之一便是金翅鸟。传说金翅鸟每天以龙为食,一天需要一条大龙王,五百条小龙。这说明龙的地位远在金翅鸟之下,而中国则相反,龙的地位远在凤鸟之上。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66)

龙生九子

龙长子,名赑屃(bìxì),背驮丹书古碑,龟形而神冥。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67)

赑屃(bìxì)

龙次子,名螭(chī)吻,立檐似兽,双目炯然,上眺碧云天九重,下望幽狱十八层。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68)

螭(chī)吻

龙三子,名蒲牢,铜钟稚龙,声宏远震九海天涯。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69)

蒲牢

龙四子,名狴犴(bì àn),虎首兽身,镇守牢狱,其威如刑,其厉如霸。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70)

狴犴(bì àn)

龙五子,名饕餮(tāo tiè),身覆祭鼎玉案,魂系百味珍馐。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71)

饕餮

龙六子,名蚣蝮,以水为灵江河为魄,一曲桥头河神在。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72)

龙七子,名睚眦(yázì),魂于苍凌游天,气若玄刀斩地。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73)

睚眦

龙八子,名狻猊,炉香熏然升天端,灿金烈火,犹似乎睥睨凡尘事。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74)

狻猊

龙九子,名椒图,螺蚌不束身之锐,凌门倔之竞须眉。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75)

椒图

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所谓“龙生九子”,并非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

但是另一说法则是

1.老大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76)

2.老二睚眦(yázì),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77)

3.老三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78)

4.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79)

5.五子狻猊(suān ní),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80)

6.六子霸下(也有另一种名字,方框内地看成一个字,[虫八][虫夏]),又名XX(bi xi),似龟有齿,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81)

7.七子狴犴(bì’à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82)

8.八子负屃(fùxì),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83)

9.老九螭吻(chīwěn),又名鸱尾或鸱(chi)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龙的由来与传说的故事(怎么能不知道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文化呢)(84)

,